吊打日軍的ZB26輕機槍:彈匣到底是直的還是彎的?

2020-12-09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吊打日軍的ZB26輕機槍:彈匣到底是直的還是彎的?

抗日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槍械裝備就是"ZB26機槍"了,這款明星機槍伴隨著中國軍隊很多年,尤其是在抗戰時期,在輕機槍裡面,是裝備最為廣泛的。比如在電視劇《亮劍》中,捷克式輕機槍是李雲龍最喜歡的武器之一。這款性能優異的輕機槍是在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使用最多一款輕機槍,性能優於日軍的歪把子輕機槍,是吊打日軍的神器。經常在對射中,占據優勢,後來日軍不得不在ZB26輕機槍基礎上研製了96式和99式輕機槍,可見這款優異的輕機槍的名氣有多大。

抗戰中使用的ZB26輕機槍

當然,在《亮劍》播出之後,就誕生了很多關於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但是抗日劇出現的眾多"ZB26機槍"有的是直彈匣,有的是彎彈匣,外觀五花八門,非常具有迷惑性。這款優秀而常見的輕機槍的彈匣到底是直的還是彎的?先從槍說,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大量裝備有ZB26機槍及其仿製品,同時還有英國的7.7mm勃然機槍(也叫布倫,當時的官方音譯是勃然),還有加拿大製造的7.92mm的勃然機槍,通常簡稱為79勃然機槍。

孫德勝手中的山寨版ZB26

ZB26機槍外形特點就是槍管上有密集的散熱片,這一設計是希望通過散熱片來增加槍管的表面積,使散熱的效率更高,還有一大特點就是ZB26的瞄具位於槍身左側,通過圓形的轉盤標尺調節標尺。ZB26機槍的槍口消焰器上有開孔設計。

ZB26機槍使用的是20發的梯形直彈匣,ZB26機槍打的是7.92mm毛瑟彈,毛瑟彈的彈殼曲度小,20發彈匣也不需要彎曲。所以說,可以肯定的是,ZB-26輕機槍的彈匣是直的,不過這個在一些老的電影和影視劇中還是用的原版道具,比如在原版《亮劍》中,使用的就是ZB26的直彈匣型號。

ZB26機槍長這樣子的

英國的7.7mm勃然機槍進入中國的數量很少,大部分裝備該槍的也是遠征軍,英國勃然機槍是ZB30機槍的衍生品,內部結構沒有太多區別,英國勃然機槍的外形特徵就是取消了槍管上的散熱片。英國勃然機槍採用的是30發的彎彈匣,7.7mm子彈彈殼的曲度和地緣比較大,而且英國人認為20發彈匣的火力持續性差,就設計成了30發的彎彈匣

7.7mm勃然機槍,注意彈匣與56沖的不同

79勃然機槍是根據援華法案提供給我們的機槍,由加拿大製造,該槍的原型是7.7mm勃然機槍,但是考慮到我國當時的主流彈藥是7.92mm毛瑟彈,就把口徑改成了7.92mm的。該槍的外形特徵和7.7mm勃然機槍非常相似,有以下幾點不同,一是簡化了標尺,原先的圓形標尺改成了簡單的立式標尺,二是該槍使用的是20發的梯形直彈匣

79勃然機槍

看到這裡各位大概已經能從外形分清楚這幾種機槍了,為什麼很多的抗日影視劇中的ZB26機槍和79勃然機槍插的彎彈匣,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出現的那挺79勃然機槍插得56式自動步槍彈匣,還有大量的抗日劇中的ZB26機槍都是插的56式自動步槍彈匣。當然這個也經常有網友吐槽。

改膛過的79勃然機槍

在新中國成了後,我軍的裝備過於雜亂了,算然大部分武器都是使用7.92mm毛瑟彈,但是這些槍械已經遠落後於時代了,而且這些槍械的使用壽命不一,不利於武器制式化進程。在我國確定了未來武器制式化路線後,逐漸用新式武器替換掉了這些老舊武器,然而這些武器也沒有成為庫存物資,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的兵工廠開始改造這些武器,將各式機槍和步槍的口徑改成7.62mm,使用56式步槍彈,這些改過膛的武器主要提供給民兵使用,也是讓這些老舊武器在民兵隊伍中繼續發揮餘熱。

改膛的ZB26機槍

同時改造的武器不僅僅是步槍和機槍,衝鋒鎗的口徑被改成了7.62mm,使用50式衝鋒鎗的彈匣,但是隨著56式槍族的產量越來越大,這些改進後的武器也逐漸從民兵手中被替換掉了。

改膛過的湯姆遜衝鋒鎗

這些武器也有一部分被銷毀掉了,還有一部分就被改成了影視道具槍,現如今我國的影視劇中出現的這些道具槍大多都被改進過,所以經常出現ZB26等機槍插著56式自動步槍彈匣的這樣的迷惑行為,而且認槍也要從多個角度和細節去看,不能只盯著最大的外形特徵去看,要多結合細節才能判斷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