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 人類進化?科學家意外發現人體新器官,可抗癌症副作用

2020-10-24     北美報告

原標題:喜訊 | 人類進化?科學家意外發現人體新器官,可抗癌症副作用

人類真的進化了嗎?

雖然2020年是悲情的一年,但科學家們仍在努力地探索人體新奧秘。

近日, 荷蘭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人類從未知曉的新器官,該發現或將有助於減少一些癌症治療產生的副作用。

圖源:荷蘭癌症研究所/放射治療與腫瘤學(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荷蘭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人體鼻後喉嚨的上部發現了新的唾液腺。該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16日的《放射治療與腫瘤學》(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雜誌上。

參與該研究的Wouter Vogel博士稱,「一開始我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們很驚訝,同時也很懷疑。因為這一發現不符合我們對唾液腺的既往了解。」

以往的醫學記載中,人類只有三個唾液腺——舌下腺、頜下腺和腮腺,分別位於舌頭下方、下頜下方和臉頰後部的下頜背面。它們分泌唾液,幫助我們咀嚼、吞咽和消化食物,並保持我們的口腔濕潤及牙齒健康。

圖源:網絡

從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鼻子後面的鼻咽區域內只有微小的唾液腺。而參與這項最新研究的專家表示, 新發現的這一唾液腺器官很可能是用來浸潤和潤滑喉嚨的上部的。

研究人員透露,他們在結合使用CT和PSMA PET-CT掃描前列腺癌細胞時發現了這一新的腺體。該腺體長約3.8厘米,位於一塊稱為「咽鼓管圓枕」的軟骨上,而人類最大的唾液腺有5.8厘米長。

圖源:荷蘭癌症研究所/放射治療與腫瘤學(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在PSMA PET-CT掃描中,醫生向患者注射了放射性「示蹤劑」,它會與前列腺癌細胞中升高的蛋白質PSMA結合。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掃描方式還可以很好地檢測唾液腺組織。

根據這項研究, 人體的喉嚨里有「從前被忽視的雙側唾液腺組織」,科學家將其稱為「小管腺」。研究人員檢查了至少100名患者,證實他們全部具有這一腺體。研究人員們還解剖了兩具屍體的鼻咽區域,也發現了相同的結果。

圖源:thegreenjournal.com

研究報告稱, 使用放射療法治療頭頸部癌症的醫生一直盡力避開主要的唾液腺,因為對它們的損傷可能會造成患者進食、說話或吞咽困難。

然而, 醫療人員從未意識到這第四套腺體的存在,並且仍在輻射該區域,從而導致對患者腺體的損害;而這一新的發現可以降低接受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產生副作用的機會。

Wouter Vogel博士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科研人員計劃展開研究, 找到在輻射治療中避免傷害這一新腺體的方法。

圖源:CTVNews

Wouter Vogel說:「對大多數患者而言,從技術層面上可以實現避開對這個新發現的唾液腺的輻射,就像對其他已知唾液腺的應對一樣。」

「我們的下一步計劃是,找到不傷害這些腺體的最好的方法。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則患者或將面臨較少的副作用,這將有益於他們在接受治療後的整體生活質量。

作者:軒軒

/世相 富二代華女花5億保釋,槍殺前男友拋屍案判無罪!但受害者母親…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PV1XHUBURTf-Dn5mk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