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說七年之癢。在生理上,人體的細胞會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隨著舊細胞的死去,新細胞華麗誕生。
由於不同細胞代謝的時間和間隔的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正好約需要7-10年,也就是說,「我們約每七年就是另外一個人」。
7年之後我就不是我了?這可難免有披著科學外衣胡說八道的嫌疑。不過,關於細胞的年齡,確實有正經的研究。
細胞的年齡有多大?
細胞不會開口說話,我們怎麼才能得知一個細胞的年齡呢?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中心(Karolinska Institute)的約拿斯•弗里斯恩教授(Jonas Frisén)從考古學中得到了靈感——碳14濃度可以作為細胞年齡的標記。
碳14是碳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來自宇宙射線對大氣層的衝擊,半衰期5730年,在大氣中的含量是比較穩定的。
上世紀,人類在地面上進行了許多次核試驗,額外的放射線使得大氣中碳14濃度顯著升高。而在1963年的一紙禁令後,地面上再無這種能夠產生大量碳14的來源了,因此隨著擴散和與大洋水體的交換,大氣中的碳14含量又快速下降。
而對於單個細胞來說,從誕生之日起,DNA就幾乎不再發生物質交換,其中所含的碳14也就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碳14的自然衰變在幾十年的尺度上微乎其微),等於當時的大氣碳14濃度。因此先測定生物體細胞DNA的碳14含量,再與大氣的碳14濃度變化曲線相對應,就能夠推出該細胞誕生的時間。
人體的細胞種類比較多,不同細胞的壽命也不同:紅細胞也平均只有120天可活,壽命稍長一點的 肝臟細胞約有300-500天的壽命,而看似終身不變的人體骨架約每10年也會重新更換一次。如果把這些不同種類的細胞綜合起來看, 整個人體內細胞的平均年齡大約為7-10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NY8Lm8BMH2_cNUgTv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