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意外懷孕,被媽媽大罵,性無知真的該孩子背鍋嗎

2019-12-18     福娃談育兒

13歲的陳心(化名)馬上就要上初中了。

有一天媽媽李女士在洗澡的時候忽然發現陳心的體型體態有了一些變化,決定帶她去醫院。

檢查結果表明,陳心已經懷孕4周多了

聽到這個結果李女士當行紅了眼眶,又氣又急。

反觀陳心呢,在一旁玩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做手術就好了嘛,沒事的。"

李女士聽了更是生氣,"你知道人流有什麼後果?!你以為隨隨便便就好了嗎,你是傻子嗎?"



陳心小小年紀懷孕固然讓人吃驚,但是最讓人心裡一緊的是她對"性"的認識。

陳心的態度代表了如今一部分青少年,他們對"性"充滿好奇和不屑--在他們"前衛又酷炫"的世界中,"性"也只是讓他們更酷的一件裝飾--對"性"沒有絲毫正確的認識。關於性,有多無知就有多危險。



不少人覺得"懷孕無所謂,大不了打胎嘛",因此絲毫不注意相關措施,導致人工流產率極高。

數據顯示,在2009年到2019年這十年里,中國女性的人工流產人次從500萬快速飆升至1300萬,而其中的大部分是未成年人。


曾經一項針對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調查顯示,76.1%的初中生不了解人工流產的危害;67.3%的初中生和45.5%的高中生不了解如何正確、有效的避孕。



杭州市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何茶英曾經見過以為做了13次人流的女孩,而她當時只有20齣頭。

有的小廣告宣傳什麼無痛人流,仿佛人流就像感冒一樣喝杯藥就好了。

但是人流真的沒有危害嗎?多次人工流產可能導致感染、月經不調和宮腔黏連等;部分嚴重的還會繼續引發不孕,或是在懷孕後引起習慣性流產、早產,導致胎兒甚至孕婦死亡等問題。


其次,性知識不足,除了會有意外懷孕等危害,更嚴重的是讓孩子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給了性侵犯者可乘之機。



在過去的十年里,全國各級法院一共審理了約12000起猥褻兒童案,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至少7名兒童被性侵。

不要以為只有女孩才會受到性侵,數據表明,猥褻兒童的案件中,其中10%發生在男童身上

這些數據並不是聳人聽聞,正相反,這些只是實際發生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多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不曾公諸於眾。



另外,可能因為受文化等影響,不少中國家長對性教育避之不及。

"你是從垃圾桶撿來的"這一常見說法,就說明了家長對於性教育有多"害怕"。更有甚者,有的家長覺得"性無知"才是一個孩子純潔的體現。

因為大人覺得"都是小屁孩,被人親親抱抱也無所謂",不知給多少潛在的兒童性侵案件製造了溫床

因為家長和學校不教,孩子只能靠視頻錄像帶等學習。家長們,想一想,你放心讓那些那些非正規的、粗製濫造的小視頻來教育孩子嗎?



近年來,社會上不斷呼籲家長和學校重視性教育。

性教育不僅僅指教孩子們如何做"羞羞"的事,它更是一門系統的科學,包括性生理知識、性心理問題、性別教育、異性人際關係教育、性自我保護教育等。

幫助孩子用客觀包容的心態去了解自己的身體,更從容地面對自身的變化,如男孩的遺精、女孩的初潮等。



正確的性教育可以幫助孩子處理好生理和心理問題,能有效防止孩子沉迷網絡色情內容和未成年懷孕。

良好的性教育讓孩子們學會如何識別性侵犯、保護自身安全,是孩子們不受性侵害的城牆,是家長們不可忽視的一步。

不少家長也苦於不知如何給孩子開展性教育,面對孩子的問題真是又尷尬又好笑。

其實,性教育應該從小開始,甚至2-3歲當孩子可以理解更多的語言時,而不是大家往往人為的青春期。越早開始性教育,越少尷尬。



因為性教育包含的範圍很廣,所以應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孩子在不同的年紀會遇上不同的和"性"有關的問題,家長應該"對症下藥"才能幫助孩子建立更全面的性知識網絡。


1.5歲以下的孩子

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教會孩子識別自己的身體器官,包括"小弟弟"、"小妹妹"。

簡單了解性別的區分,明白自己和爸爸(哥哥、弟弟)或媽媽(姐姐、妹妹)的不同。



上幼兒園後,因為集體生活的到來,需要教會孩子如何如廁。

並且因為當孩子成長到一定時間後,會對自己的生殖器官特別感興趣,會"邀請"小夥伴來看。這時家長要在家裡區分開男孩和女孩上廁所的時間,教會孩子"保護和尊重個人隱私"的意識,要告訴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建立起對自己身體負責的意識。

還需要幫助孩子明確如何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小背心小褲衩蓋住的部位不能隨便給別人看或者觸摸。



孩子對生殖器官感興趣,經常會伸手去觸摸,這時候就是幫助孩子了解生殖器官構造、功能等的好機會了。家長可以藉助教育視頻、普及性知識的兒童繪本等。但是也別完全忘了自己也要首先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呈現給孩子一個"不遮不掩"的態度。


最後要告訴孩子警惕"奇奇怪怪"的行為,比如有人故意看了自己小褲衩裡面的地方,要及時告訴家長。幫助孩子提早建立起防護意識: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美好,要隨時注意保護自己。


2.5歲以上的孩子

隨著年齡和能力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可以理解更深刻的問題。

這時家長可以適時引入對婚姻和家庭的講解,讓孩子理解這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有要負的責任。家長還可以進一步講解什麼是性行為,如何避孕、如何防止性疾病傳染等實際問題。



另外,對於"社會性別"的探討也可以開始了。

什麼是性向?什麼是身體權?為什麼有的夫妻沒有孩子…等等一系列關於人們自由和選擇的問題可以幫助孩子用更平和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孩子對"性"的無知和"無畏",很大原因來自於家長的避而不談。

但是你不談,這些事情就不會發生嗎?你不談,那些猥褻孩子的壞人就不會做壞事嗎?家長應該認識到性無知所帶來的危害,積極開始性教育,保護孩子,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L15IG8BMH2_cNUgCk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