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平行娛樂-葉公子」原創
袁泉有一張長相歐化的臉,眼窩深邃、鼻樑高挺,眼睫垂下時,整張臉都寫滿了心事。
睜開眼睛時,明亮的眼球藏在深深的眼窩中,帶著迷離而朦朧的霧氣,透著欲羞還說的渴望。
她不善交際,多數時間喜歡一個人呆著,享受孤獨是她的最愛。
每當看到袁泉時,總會為她身上不可名狀的寂寞和高冷傾倒。
這個喜歡孤獨而高冷的女子,為何偏偏會被夏雨「吃」的死死的?
——葉公子的疑問
01與世無爭的袁泉
「與世無爭」是所有和袁泉接觸過得人對她的評價。
不管是在電影拍攝現場,還是在話劇排練現場,袁泉閒暇之餘總是靜靜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默默觀察周圍的一切。
不管現場多喧囂,多熱鬧,她所在的角落好像永遠排除在這個世界之外。
劇組有人閒下來,會跑過去和她聊天,她總會用明亮真誠的眼神看著對方,等對方說完了,她才會不急不緩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袁泉的世界中,永遠帶著安靜、疏離和沉默。
袁泉,1977年出生在湖北,小時候的袁泉就像個洋娃娃,歐化的樣貌甚至比現在更突出。
袁泉的爸媽都是知識分子,爸爸在體委上班,媽媽在學校當老師。
袁泉在上四年級時,突然有一天,有一些陌生的老師去她學校挑選有京劇潛質的學生,袁泉就被選中了。
就這樣,不到11歲的袁泉就為自己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要隻身一人去北京上學。
懷著對未來無限的憧憬,懷著對吸取無限的好奇心,袁泉開始了自己新世界的征程。
媽媽把她送到北京後,只陪了她一個禮拜,就回家了。
不到11歲的袁泉開始獨自面對未來的生活,送走媽媽,回到宿舍後,看到媽媽給她買的零食和衣服,她就忍不住哭了。
在袁泉的記憶中,雖然和父母家人相隔千里,但家人之間的愛卻從來沒有缺失。
在中國戲曲學院附中上學的日子裡,書信成為她和父母溝通最好的方式。
那時,她還是個孩子,對未來充滿憧憬和無助。
她在給父母的信中說:「下星期又要扳腿了,我真害怕。基本功還是那樣,絲毫沒有進步。老師說我還不夠刻苦,我聽了心裡非常難受,因為我覺得已經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收到遠方小女兒這樣的書信,父母也會忍不住偷偷落淚,但他們依然會給予遠方的袁泉以無限的愛和力量:
「做父母的理解你,心疼你。我們絕不會在你竭盡全力仍暫時達不到目標的情況下,還要你去拚命。泉泉,切記住,在挫折面前不氣餒,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振作起來吧。」
父母的愛鼓勵著她,督促著她一直前行。
學戲曲的7年間,她和父母一共通了近300封書信,每一封信中都透著袁泉的撒嬌,透著父母深沉的愛。
7年間,袁泉的生活很單調,除了練功就是練功,唯一的樂趣就是讀父母的信。
在無數個訓練痛苦的時光里,在無數個咬牙堅持的瞬間,這些愛像帶著源源不斷的動力般,鼓舞著她不斷進步。
02繼續前行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路上吃過的苦,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不會白白經歷,它們總會在我們的人生中留下點什麼。
在戲曲學院吃過的苦也成就了袁泉,在未來的時光中,她優雅的身姿、紮實的唱功、靈動的雙眼,都為她未來的演繹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6年,袁泉憑藉紮實的功底,一下考入了中戲,和章子怡、秦海璐、梅婷等人成為同學。
其實,當時袁泉是被中戲和背影同時錄取了,就在袁泉猶豫不決的時候,給她藝考的常莉老師卻給她的父母去了一封很長很長的信,向他們表達了自己對袁泉的欣賞,希望這個姑娘能來中戲。
父母沒有給袁泉做決定,依舊如多年前一般,讓袁泉自己拿主意。
最後,袁泉選擇了中戲,就像11歲那年,她自己決定去上戲曲學院一樣。
和她的同學們比起來,袁泉不是一個勤奮的好學生,上學期間,她的同學們已經都開始紛紛出去拍戲了,她卻一直不慌不忙。
自小自己打理生活的袁泉,好似對什麼都胸有成竹,她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知道什麼時機最適合自己。
大二那年,《春天狂想曲》中,她第一次出演女配角,就一舉拿下了國內能拿的所有獎項。
這是大眾在熒幕上第一次記住這個叫袁泉的女孩兒,電影中的她笑起來帶有感染力,哭起來讓人莫名跟著難過,她的臉上總是寫滿了故事,讓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究。
袁泉的起點很高,一出道就被大眾關注,被導演誇讚,找她拍戲的人也絡繹不絕,但卻被她全部推掉了。
她回歸話劇舞台,就像剛剛學習走路的孩子,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話劇排練中,她為此痴迷,為此忘乎所以。
所幸,她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她在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能深深抓住觀眾的心。
她的同學劉燁曾經在媒體前表示:「袁泉是我們班裡最厲害的,我和她直接不在一個層次上。」
就在很多人紛紛都投身影視劇行業時,袁泉卻極少出演影視劇,看一下袁泉出道以來的歷程表就可以發現,她基本上每年只接演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而其他的時間,她全部用來演了話劇。
從《琥珀》到《簡愛》,再到和黃磊的《暗戀桃花源》,再到《活著》,她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角色中。
但在接演的話劇的過程中,袁泉卻總是讓自己「受傷」,不是身體上的,是心靈上的。
就如張國榮對陳凱歌說:「我就是程蝶衣。」
袁泉在出演任何一個角色之時,她也會是那個角色,為了更深層次的挖掘人物的靈魂,她會一次次的沉浸其中,一次次讓自己變成角色中的人物,讓自己受傷,再自我修復。
這個過程是很痛苦,很折磨的,可袁泉從未放棄,相比影視劇來說,她覺得自己更適合戲劇舞台,所以願意投入一切。
或許是因為自小獨自在外,也或許是因為內心的敏感,袁泉總能很快的梳理出自己和人物之間的共同點,慢慢的,不急不躁的變成「她」。
03袁泉和夏雨
滿身疏離、冷靜自持的袁泉,讓大眾唯一感受到煙火氣的就是她和夏雨的感情。
兩人在大學相識,夏雨是學長,已經出演過多部電影,已經是雙料影帝。
袁泉是學妹,也已經成為當紅小花,兩個焦點人物的戀愛,總是會讓很多人關注。
那時,他們一起走在校園裡,總是會引起很高的回頭率。
多年後,想起和夏雨的愛情,袁泉把它形容為「人生中最瘋狂的事」。
夏雨在操場打球,袁泉會抱著半個西瓜等他休息;
袁泉排練,夏雨會買一杯咖啡送過去;
看見夏雨走過來,袁泉會帶著羞澀的笑跑過去。
這段被成為「金童玉女」的愛情,一直成為中戲最火的話題。
即使是被全民關注,袁泉依然不會在公共場合大肆討論他們之間的事,因為她太習慣沉默,太習慣低調。
樹欲靜而風不止,儘管袁泉不想被關注,可是這對大學戀人,還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
不管再愛的情侶,一旦到了感情的倦怠期,總是會面臨一些問題。
夏雨和袁泉也在交往7年之後,出現了大眾熟知的七年之癢,爭吵、冷戰,成為兩人之間經常出現的問題。
當時,兩人已經一起簽了同一家經紀公司,公司也一直以「恩愛情侶」來打造他們,誰曾想人生總是會充滿很多戲劇性。
有段時間,兩人決定分開冷靜一段時間,因為天天遷就彼此真的太累了。
離開夏雨的袁泉像失去了生命的光,除了每天工作工作好像再也沒有任何樂趣。
而卓偉則爆料,夏雨因為和高圓圓排練話劇而暗生好感,兩人走到了一起,甚至還發出了兩人在地下車庫的照片。
袁泉的電話被記者打爆,由其經紀人出面表示,兩人已經分手。
這時,外界才知道,兩人是真的分手了。
04愛,從不會失去
分手後,夏雨、袁泉和高圓圓,在很長時間內,都成為話題的熱搜人物。
兩人分手後,袁泉第一次為《孤獨的花朵》做宣傳,被主持人問道夏雨,問到這張專輯中的「孤獨」是否因為夏雨。
袁泉的淚瞬間就濕了眼眶,一向淡定自持的她第一次出現了慌張,第一次語無倫次,哭到不能繼續採訪。
那個永遠淡定的,永遠遊離在世界之外的,永遠疏離的袁泉不見了,我們見到的是一個失去愛人的小女孩,是一個為愛哭泣的少女。
後來,卓偉說那些地下車庫的照片是P的,那段夏雨和高圓圓的新聞是假的。
袁泉和夏雨和好了。
不管那段新聞是真是假,相信袁泉都願意相信是假的。
此事過後,袁泉成長了,她的眼睛依然明亮,可是眼神中卻多了很多故事。
很多網友不明白,這麼「高冷」的袁泉,為什麼還是選擇夏雨呢?
或許這個答案,只有袁泉自己能回答,外人無權干涉。
此後的袁泉,在感情生活中更加低調,她不想讓自己的愛情成為別人的榜樣,成為別人口中的笑料,她惟願他們做一對普通的夫妻。
她藏起自己少女的心事,藏起自己年少時想嫁給夏雨的憧憬,只默默的等待著,守護著,一切順其自然。
現在的袁泉已和夏雨相守20載,儘管有風雨有波折,卻最終迎來了艷陽天。
20年過去,袁泉的臉部更加消瘦,在《我的前半生》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她和少女時期的差別。
她的眼窩更加深陷,眼角也有了細細碎碎的皺紋,臉上有了更深層次的閱歷感。
她將自己裹在黑白灰色的羊絨大衣里,抬著高傲的臉,眼神中透著精明能幹和疏離,依然那麼高冷,那麼孤獨。
據傳,她的冷靜自持在孩子媽媽中也廣為流傳,有一陣子,她給孩子報了畫畫班,每周末兩小時上課時間,其他家長全部都在玩兒手機,只有她,自始至終都在看書。
多數家長都認出她是袁泉,想和她拍照留念,想和她搭話,可都被她隔離在世界之外,不好意思去打擾那個安靜看書的女人。
她的世界太美好,太疏離,好像有一道門,讓她和這個世界完美的隔離。
反觀夏雨,這幾年玩滑板,曬書法,畫畫,活的熱情洋溢,袁泉卻始終安安靜靜。
或許,這就是夏雨能把袁泉「吃」的死死的原因:一個似冰,一個似火,互相冷卻也互相溫暖。
在經過轟轟烈烈的熱戀期,跌跌撞撞的成長期,袁泉和夏雨都變得成熟而強大,都不再被外界事務所影響,才過上了自己安靜的美好生活。
如今,他們的三口之家其樂融融,安穩而美好,這就夠了。
—END—
原創作者:葉公子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