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產業招商清單: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最新投資動向【附關鍵企業名錄】

2024-05-09     前瞻網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鋰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各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持續推動,鋰電池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憑藉其顯著的全球競爭力,快速躋身世界前三,成為國際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5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鋰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徵求意見稿)和《鋰電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徵求意見稿) 。其中提出,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受鋰電池重磅政策刺激,中國鋰電池行業反應熱烈。5月9日,A股新能源板塊出現飆漲,其中多家鋰電池相關企業漲幅顯著,如天賜材料、億緯鋰能、華友鈷業等漲幅超過6%,寧德時代、天齊鋰業等龍頭股也漲超3%。

東莞證券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本次政策修訂稿注重企業技術創新,對鋰電池及四大主材的產品性能要求全面提升。在當前鋰電池行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該政策將有助於加快落後產能的出清,防止低價無序競爭,有利於擁有技術優勢和優質產能的頭部企業提升產能利用率和盈利修復。同時,修訂稿還注重產品質量和低碳環保,為企業出海做積極鋪墊,有利於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擴大,各地政府對招商引資的資源投入和重視程度也在持續上升。在這一背景下,國內主要鋰電池產業玩家紛紛加大投入,加快技術研發和產能布局。他們通過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不斷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積極應對市場的挑戰和機遇。

那麼,當下國內主要鋰電池產業玩家的動向如何?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披露的數據,2023年1-11月,我國動力鋰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三的企業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和中創新航,市場份額占比均在5%以上,其餘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均在5%以下。其中,寧德時代市場份額占比為42.9%,是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龍頭企業。

企查貓資料顯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12月16日,註冊資金為244,238.5(萬人民幣)。自成立以來,憑藉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前瞻性的戰略布局,成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

寧德時代先後與寶馬、宇通、上汽、戴姆勒、豐田、特斯拉等汽車巨頭建立合作關係,逐步在動力電池領域樹立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擴張,寧德時代的供應鏈布局也日益完善,目前已在海內外建立了十三大生產基地,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穩定的動力電池解決方案。

據寧德時代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收入達到2946.7億元,同比增長40%,歸母凈利潤為311.4億元,同比增速高達77%。扣費凈利潤269.8億元,同比增長68%;毛利率為21.92%。公司營收和毛利大增主要受益於新能源車業務的快速增長。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寧德時代的客戶群體不斷擴大,覆蓋了Model 3、Model Y、AION Y、極氪001等多款熱銷車型。2022年寧德時代最大客戶為特斯拉,配套 22.58GWh,占比 18%。

寧德時代在技術創新方面同樣不遺餘力。近日,公司發布了神行PLUS電池,這款全球首款實現1000公里續航的磷酸鐵鋰電池,不僅支持4C超快充,而且10分鐘即可補能600公里。

此外,寧德時代在鋰電材料及回收業務方面也積極布局。1月30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在廣東省佛山市佛北戰新產業園大塘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總投資不超過238億元。該項目將建設具備50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含兼容過程料)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製造等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很明顯,「寧王」開年首個大項目,直指鋰電材料及回收業務。

動力鋰電池行業前景分析

近年來,中國動力鋰電池產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擴張。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截至2023年6月,我國動力鋰電池產能已達到驚人的1860GWh/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勁需求推動下,這一數字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攀升。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更是預測,到2025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產能可能超過3000GWh/年。

然而,產能的迅速擴張也帶來了行業內的供大於求問題。2023年,鋰電池行業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下降,電芯和電池級鋰鹽的價格降幅分別超過50%和70%。這種趨勢不僅反映了市場競爭的激烈,也預示著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長期來看,我國動力鋰電池價格將保持下降趨勢。這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是供應端,隨著動力鋰電池資源和材料產能規模的不斷擴大,供應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從而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二是製造環節,隨著動力鋰電池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低成本技術路線的持續研發,規模效應和科技溢價將進一步降低動力鋰電池的成本。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鋰電市場形勢的巨大變化是眾多跨界者遇阻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以來,隨著各路資本的湧入,電池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日益凸顯,競爭進一步加劇。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海外市場的增長空間成為了中國動力鋰電池企業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中國動力鋰電池企業已經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以寧德時代為例,2023年前三季度,得益於特斯拉等汽車整車廠對磷酸鐵鋰電池的青睞,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的裝機量同比增長近兩倍,市場份額已經追平韓國電池巨頭LG新能源。其他中國廠商在海外市場上的表現也呈現上漲趨勢。

面對本土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海外市場的廣闊空間,中國動力鋰電池企業正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以尋找新的增長點。這一趨勢不僅有助於緩解國內市場的供需失衡問題,也有助於提升中國動力鋰電池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拓展,中國動力鋰電池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9e1a61200c2a830e00dce6640e30c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