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354個,總投資額逾1745億元——
衡陽:構築投資窪地,崛起產業高地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徐德榮 唐曦
新年伊始,衡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就率隊奔赴多地招商引資。
「製造立市、文旅興城」,宏大的發展戰略,呼喚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
衡陽市大力開展精準招商,強力推進「湘商回歸」。 2023年,衡陽市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354個,總投資額1745.37億元,其中百億元以上重大招商項目3個,「三類500強」項目40個。近日,衡陽市入選2023年全省商務系統「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真抓實幹激勵名單。
突出優勢招大引強
——5張「產業名片」引來大批產業鏈關鍵項目
1月20日,記者來到位於衡陽松木經開區的福邦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新辦公樓正在進行土建施工。
福邦新材料是由深圳新宙邦、日本觸媒等4家公司共同投資的中日合資企業,主要產品為雙氟磺醯亞胺鋰,是鋰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有著廣泛應用。
2023年,看好衡陽項目的發展前景,投資方與世界500強豐田(通商)達成合作,決定追加投資建設三期項目,推動福邦新材料年產能提升至1.5萬噸,項目預計2026年投產。
「衡陽鹽滷資源豐富,『三酸兩鹼』材料占湖南80%以上的市場份額,對於我們項目發展來說,有著無可比擬的資源優勢。」福邦公司總經理曾愛國說。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衡陽市持續擦亮核技術應用、先進位造、有色金屬、文化旅遊、現代農業5張「產業名片」,聚焦資源精準招商,突出優勢招大引強。
衡陽市圍繞主導產業,發布招商引資項目彙編,並推出穩增長22條、園區18條、湘商回歸專項行動三年實施方案等,進一步激發各地各部門各領域招商引資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2023年9月,衡陽市啟動「金秋九月·相聚雁城」招商主題月活動,全市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紛紛帶隊北上南下洽談對接、敲門招商,各產業鏈牽頭單位積極參與,精準開展主導產業鏈式招商引資對接活動。
衡陽市成立市級招商小分隊,派出精兵強將,加強與在外湘商的對接和聯繫;聘請21名知名專家學者和優秀企業家代表為衡陽招商引資「代言」;選派年輕骨幹力量赴深圳開展招商引資沉浸式培訓;發揮異地商會作用,在衡商大會、湖南輸變電高峰論壇等重大活動中牽線搭橋,促進項目合作。
總投資100億元的廣州工控衡南產業園一期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耒陽先導稀材二期項目……2023年,一大批占據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項目落子衡陽,不僅有規模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綜合效益好的「大塊頭」項目,還有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的前沿項目。
引來「一個」帶回「一群」
——近5年70%以上新增規模企業來自「衡商回歸」
1月15日,記者來到位於衡陽西渡高新區船山時間谷的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一塊塊「南嶽」「芙蓉」牌手錶不斷下線。
2003年,盛世威得公司創始人唐靈軍南下廣州創業,經過多年打拚在鐘錶行業占領一席之地。
2014年,唐靈軍回鄉成立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公司投產,但很快也遇到了難題:生產手錶的表殼、錶帶、錶針、表把、表面、機芯等配件都來自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異地供貨既不方便也不划算。
唐靈軍想,乾脆搞個「船山時間谷」,把鐘錶業的老鄉都喊回來發展。
經過與市、縣領導和園區負責人溝通協商,大家一拍即合。園區出地、出政策,唐靈軍負責「拉人」回鄉。
2019年6月,唐靈軍先後走訪廣州、佛山、深圳近300家鐘錶企業,耐心向企業介紹衡陽縣的營商環境、資源優勢和優惠政策等。
本著對唐靈軍的商業信任和對家鄉的情懷,不少外地衡商紛紛向「船山時間谷」彙集。目前,園區已入駐鐘錶上下游企業88家,正式投產42家。
這是「湘商回歸」的典範。近年來,衡陽市大力推進「衡商回歸」。利用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重要傳統節日,組織衡商大會、座談會、懇親會等活動,以鄉情引老鄉回故鄉;以異地商會、駐地招商聯絡處等為紐帶,引來「一個」帶回「一群」,吸引常寧紡織產業基地、衡東印章文化產業園、耒陽童車小鎮等一批「老鄉項目」相繼落地投產。
2023年,衡陽市累計對接湘商2681人,全年全市湘商回歸新增註冊企業111家,實際到位資金367.18億元。近5年,全市70%以上新增規模企業和80%新增企業投資,均來自「衡商回歸」。
創新機制促項目落地見效
——2023年新引進項目開工率達75.1%
1月13日,投資10億元的百陽集團汽車精密零件新材料深加工生產基地簽約落戶衡陽高新區,預計年產值40億元。「項目從洽談、考察到簽約僅兩天,客商如此果斷拍板,就是看好衡陽優良的營商環境。」衡陽市商務局副局長曾雯敏表示。
「五制一平台」就是衡陽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聚焦重大項目全周期建設管理服務推行的創新機制,包含備案監督制、承諾兌現制、規模榜單制、清單管理制、現場觀摩制,建設重大項目「雲調度」平台。
「我們將招商引資項目全部納入『雲平台』信息系統監督管理,並梳理項目建設困難問題、解決措施和責任分工『三張清單』,同時由各縣(市、區)和園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承諾,明確重點建設項目開工時間、年度投資、建設進度。」曾雯敏說,所有項目都備案存檔,市一級統籌監督項目按計劃推進,並督促兌現招商引資承諾。
在「五制一平台」機制推動下,2023年,衡陽市新引進354個5000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已註冊350個,註冊率達98.9%;已開工266個,開工率達75.1%。
新項目落地見效,既有項目原地倍增。衡陽市大力實施工業企業原地倍增行動,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近3年,全市有46家企業產值增長50%以上、50家企業稅收增長50%以上。
特變電工投資建設的特變電工雲集5G科技產業園,3年便實現年產值達70億元。今年,特變電工計劃增投50億元,在衡陽建設特高壓數字化雙基地項目。建滔化工入駐衡陽20餘年,持續投資近50億元,成為衡陽鹽滷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頭部企業。
衡陽市持續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深入開展企業聯點幫扶、「三送三解三優」、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等行動,堅持優化營商環境「九嚴禁」,給企業吃「定心丸」。同時,創新推行「市校企合作引才」模式,破解企業「高精尖缺特」人才引育瓶頸。
前不久,全國工商聯發布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主要調查結果。衡陽市在全國地級市中排第29名,較2022年上升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