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過後,大棚草莓迎來豐收。威海市首家國家級生態農場——位於文登區米山鎮西鋪頭村的栗景種植專業合作社3個草莓採摘大棚里,一壟壟綠意中點綴著鮮紅,清甜的果香撲鼻而來。隨著頭茬草莓成熟,西鋪頭的草莓採摘期將持續到今年5月。
將草莓一顆顆小心摘下來,按品質進行挑選、包裝,按照訂單填寫地址發貨……進入1月份,村民王占明和工人們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42歲的王占明於2023年選擇回鄉當起「新農人」。如今,他的兩棚草莓壓根兒不愁賣,這幾天的價格約在30元/公斤,最高時賣出50元/公斤。王占明說:「看著草莓苗一天天長大,心裡特別有成就感!」
西鋪頭村早在2013年就建起了草莓大棚。為保證草莓品質,栗景新天地按照國家無公害標準進行生產和管理,施用大豆等有機肥。技術員馬廷基說:「咱這個草莓主打一個自然生長放心吃,很多回頭客信賴咱這的草莓品質,上市以來一直供不應求。」
西鋪頭的草莓咋就能賣上價?朝著栗景新天地的西南角走去,映入眼帘的是西鋪頭村與北京林業大學共建的山東省翰藍生物組培實驗室。馬廷基說:「在品種上,我們引來專家對村裡代代繁育的草莓進行脫菌脫毒、育苗改良,草莓產量、抗病能力都提高了30%。咱的草莓大棚平均年產3000公斤左右,還實現了提前1個月上市。」
有了科技「背書」的栗景新天地,幾乎每年都為大棚「上新」。今年,玲瓏翠大櫻桃、雲朵玫瑰等新品種也種進了大棚里。這讓越來越多的西鋪頭村民看好精緻農業的前景。如今,除了4個大棚的雲朵玫瑰外,剩下的30餘個大棚全被村民們承包一空。王占明說:「村裡從承包租金、銷售渠道、科學管理等各個方面都給了大力支持,我對新的一年充滿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威海市將統籌推進87個樣板片區建設,打造精緻化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目前,以西鋪頭村為中心的栗景樣板片區,不僅建立了標準化種植基地,還聯合周邊村莊共同發展果蔬種植,耩南莊葡萄、西鋪頭藍莓、東下莊村花生柿子等一批特色農業逐步走向規模化、產業化,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杜曉瑩 通訊員 孫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97e55c38181d0e21d57c07eade0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