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1歲的胡蝶去世,彌留之際,她笑著說:你看,蝴蝶飛走了

2023-01-11   cos老撕雞

原標題:1989年,81歲的胡蝶去世,彌留之際,她笑著說:你看,蝴蝶飛走了

1989年春天,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一幢住宅里,一位81歲高齡的老人因病與世長辭。這位病逝的老人,正是民國影后胡蝶。她在彌留之際曾看向窗外一臉釋然地說:「蝴蝶要飛走了……」

16歲考入電影學校,17歲以藝名「胡蝶」參演電影,25歲當選「電影皇后」,並主演了中國首部左翼電影《狂流》……胡蝶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風雨飄搖的時代里綻放。

作為中國早期最著名的女演員之一,胡蝶見證了中國由默片時代向有聲時代的發展;

在主演的百餘部電影作品中,胡蝶扮演了各個階層的各類女性形象,塑造出眾多的經典人物,與中國的電影業共同成長起來。

(1)

1908年的春天,位於上海提籃橋怡和碼頭附近的一所民房裡,傳出女嬰的啼哭聲。住在這所民房裡的,就是胡蝶一家人,而這個啼哭的小嬰兒便是剛來到世間的胡蝶。

只不過那時候她還不叫胡蝶,而是被父親名為「胡瑞華」。

待這個胡蝶稍稍長大後,家人便為她請來一位先生作為啟蒙老師。 良好的家庭教育,培養了胡蝶喜歡讀書的習慣。長年跟隨父母在天津、廣州、北京等地輾轉遷居,開闊了胡蝶的眼界。

16歲那年,胡蝶一家返回上海。也就是在這一年,胡蝶考入中國第一所培養電影演員的學校——中華電影學校。

從小就懷有演藝夢想的胡蝶,在這所學校經過9個月的培訓後,便結束了自己的學習生涯。因為電影學校宣布關閉,胡蝶等人則成為該校唯一的一批學員。

但訓練時間短暫,並不意味著胡蝶毫無收穫。她不僅學習了基本的表演技巧,更收穫了「胡蝶」這個藝名。

作為學員中的優秀者,胡蝶被中華電影公司看中,畢業之後就當了演員。雖說她參演的第一個角色不過是《戰功》中一個賣水果的女孩,但是導演徐欣夫卻對她的表現讚賞有加。

「胡小姐,第一次在我們這裡上鏡還不需要返工的演員,你是第一個!」徐欣夫曾這樣說過。

敬業精神外加過人天賦,使得胡蝶越來越受到導演的青睞。漸漸地,她的合作開始多起來,並且還從配角成為了主角。

(2)

在發展演藝事業之初,胡蝶不僅獲得了導演的欣賞,還遇到了讓自己一見傾心的男子。他就是同在《戰功》電影里參演的演員林雪懷。

那時的他們,一個美麗優雅,一個英俊瀟洒,兩人又常常一起參演一部電影作品,因此在工作中兩顆心慢慢地走近。

林雪懷是胡蝶的初戀,而沉浸在幸福中的胡蝶,則盼望著未來的甜蜜生活。交往兩年後,胡蝶和林雪懷正式訂婚。

胡蝶真可謂是愛情事業雙豐收,她不僅相繼參演了《梁祝痛史》、《白雲塔》、《火燒紅蓮寺》等電影作品,並且由於演技精湛而得到人們的喜愛。

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1931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公映。主演紅牡丹的演員,就是胡蝶。

隨著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影掀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胡蝶」的名字愈發知名起來。然而,胡蝶在電影表演方面的成就越高,她與林雪懷之間的感情狀況就越糟。

最終,曾經相愛的兩人被爭吵和矛盾徹底消磨掉了內心原有的情感。

胡蝶的第一段戀情自此戛然而止。

(3)

情場上的失意並沒有讓胡蝶變得消沉,尤其是她相繼參演了根據張恨水小說改編的《啼笑因緣》(1932年)、中國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1933年)等優秀電影作品,她早已成為蜚聲影壇的「第一美女」。

至此,胡蝶走上了她演藝事業的頂峰。並且,在結束上一段戀情後,又認識了一位名叫潘有聲的商人。

也正是在與潘有聲交往的過程中,胡蝶出演了《姊妹花》《漁光曲》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電影,還前往蘇聯參加莫斯科電影節。

上個世紀30年代,隨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華大地戰火橫飛。在電影公司毀於炮火之後,胡蝶和潘有聲只得登上郵輪,前往香港避難。

雖然演藝事業被戰爭打亂,但胡蝶在香港也過了一段安穩日子。

可是,當胡蝶剛剛復出不久,她與與王元龍主演的愛情片《孔雀東南飛》剛剛在香港上映,日軍的鐵蹄就踏上了香港。以往的平靜生活不復存在,一度被視為「和平樂土」的香港也失去了和平。

日軍占領香港後,人稱「中國通」的和久田幸助來到胡蝶家中,遊說胡蝶跟日方合作拍電影。胡蝶還是有些骨氣的,她斷然拒絕了日方的「邀請」。

然而,日軍並未就此罷休,反而愈發變本加厲起來,他們不僅對胡蝶一家人進行嚴密監控,更是威脅胡蝶登上了一艘前往日本的輪船。胡蝶謊稱自己懷有身孕,這才得以逃回香港,並輾轉回到大陸。

其實,胡蝶為了能夠順利返回大陸,早已做了充分準備。但即便如此,她那數十箱存放珠寶首飾和財物的行李,卻依然在逃亡的途中不翼而飛。

逃回大陸的胡蝶,重新開啟了自己的電影表演事業,還數次登台義演,宣揚抗日理念。同時,她也在為自己丟失的財務而焦急不安——那是她的全部家當,是她數年的積蓄,更何況,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就在胡蝶窮愁之際,權勢滔天的戴笠主動出力,為自己心中的女神尋回了這些價值不菲的行李。

對於這些往事,晚年的胡蝶曾說過:「對於個人生活瑣事,雖有訛傳,也不必過於計較,緊要的是在民族大義的問題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

在那樣一個複雜的年代裡,胡蝶自然有自己的苦衷。為了生存,她即便心有不甘,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4)

戴笠去世後,胡蝶終於和潘有聲再續前緣。從此他們兩人遠走高飛,過著平靜的小日子,而胡蝶也再度投身自己的演藝事業,她主演的《春之夢》、《錦繡天堂》等電影,深受觀眾好評。

但是,胡蝶的演藝生涯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或許是自己無法面對過去的一些經歷,或許是在影壇深耕數十年早已疲倦,胡蝶宣布告別影壇,從此消失在公眾視線。

改回本名「胡瑞華」後,胡蝶開始與潘有聲一起打理家庭生意。豈料這種平和而又忙碌的生活並未維持太久。確診了直腸癌的潘有聲不得不將生意全部交給胡蝶,可胡蝶並不精通經商。在潘有聲病逝之前,他們的產業已經被折騰得所剩無幾。

既然自己無力經商,那麼就重返影壇吧,畢竟生活總要繼續下去。1959年,胡蝶重返影壇。即便那時她已告別影壇近十年,可她的演技與熱度絲毫不減當年。

1966年,58歲的胡蝶在參演完李翰祥執導的電影《塔里的女人》後,再次宣布告別影壇。這一次,她是真的離開了這個成就她榮耀也帶給她苦楚的演藝圈。67歲那年,原本獨居在台北的胡蝶遠赴加拿大溫哥華,在那裡定居下來,走完她人生旅程的最後一段路。

81歲那年,胡蝶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她在一次意外摔倒之後,身體更是急劇衰弱下來。到了彌留之際,胡蝶望著窗外的天空,輕輕說著,「蝴蝶,要飛走了……」

一代「電影皇后」,就此香消玉殞。

胡蝶,生於春天,逝於春天。

她有過絢麗無比的影壇生涯,也有過傳奇坎坷的人生經歷。在大銀幕上,她飾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榮獲了許許多多的榮譽。

有人說,她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豐碑,是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