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接到警察電話:「這筆生意做不得!」

2024-10-12     上游新聞

近日,在廣州做皮鞋外貿生意的梁某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稱自己有筆生意做不得!原來,梁某一筆貨款金額為4.9萬餘元的交易,對方所支付的「貨款」,是重慶龔阿姨被「假警察」騙走的9.2萬餘元的其中一部分。在得知此事後,梁某連忙停止發貨,沒有造成損失,龔阿姨近日也收到了這筆被騙走的款項。

賴阿姨被騙的轉帳記錄

龔阿姨從事的是保潔工作,賺的一分一毫都是辛苦錢。前不久,她突然接到了一通陌生電話,對方在電話里自稱是「外地警察」,用嚴厲的語氣告訴她:「你的銀行卡涉嫌一起詐騙案,現已被通緝,必須配合警方調查!」之後還稱把龔阿姨的電話轉接至上級公安機關,電話中不斷強調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

「當時我肯定心頭一下子就慌了,覺得自己肯定是被冤枉的,於是就上當了。」龔阿姨因為害怕,沒有即時掛斷電話,在對方準確說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更加信以為真。對方進一步要求按照指引完成「資金審查」,這才能洗清嫌疑,否則將對其進行拘留、凍結銀行卡上全部資產。

已被嚇昏了頭的龔阿姨,按要求一步步配合操作,甚至不顧簡訊警示,將手機收到的多個驗證碼都告知了對方。沒過多久,當她打電話詢問時,結果無法接通,對方已完全失聯,這才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勁。

接著,隨即前往銀行查詢,發現自己卡里的9.2萬餘元存款,在短短几分鐘內,從800元至49500元不等,分多筆被人相繼全部轉走。眼看著辛苦積攢的存款化為烏有,急哭的龔阿姨趕緊報警求助。

「這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你自己手機收到的驗證碼怎能隨便告訴陌生人。」七星崗派出所接警後,民警立即做出判斷,並幫助進行騙術套路拆解。

同時,民警火速啟動「反詐止付」程序,仔細核查被騙資金流向,發現其中多筆轉入不明「數字人民幣錢包」被拆零轉走,但其中最大一筆金額為49500元,轉至一個廣州的銀行卡帳戶,且全部資金尚未轉移。民警立刻止付凍結該涉案帳戶,將受害人損失降到最低,並加緊追查涉詐帳戶卡主身份信息。

經查,該帳戶所有人梁某在廣州從事皮鞋外貿生意,有人通過網絡付款向其購買產品,而這筆「貨款」正是龔阿姨的被騙資金,所幸民警及時止付並說明原委,梁某當即停止發貨並未造成財貨損失。民警分析,其購貨客戶在某個環節很可能存在涉詐嫌疑,計劃用買貨的方式達到「洗錢」目的。

近日,在確認資金歸屬、完成相應手續後,民警把成功止付的4.9萬餘元被騙資金全數返還給受害人。龔阿姨非常感動,再三向民警全力追損表達誠摯感謝。民警也再次對其展開詳細的反詐宣傳教育,並指導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

警方提醒:「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辦理案件,也不會經網際網路送達通緝令,更沒開設任何「安全帳戶」或進行所謂網上「資金審查」操作,如此情況,皆為詐騙。即使對方能夠準確報出個人資料,也不要相信。另外,手機簡訊驗證碼和銀行卡密碼等個人信息,切不可輕易告訴他人,不要隨意接聽陌生來電,不點擊、掃描不明連結或二維碼,如遇可疑情形,可撥打96110諮詢或直接撥打110報警。商家在遇到突如其來的生意,尤其是「大單」買賣,也要注意核實對方真實身份,避免遭受損失。

上游新聞記者 何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85d5ab84fee8f1beba7eb5d99f2e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