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術家才旦卓瑪,嫁大6歲軍官丈夫,晚年卻白髮人送黑髮人!

2024-09-30   家多寶

導讀才旦卓瑪,這個名字背後藏著的不僅是音樂的輝煌,還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從一個農奴少女到全國知名的歌唱家,她的人生經歷簡直就像是一部傳奇電影,充滿了坎坷與感動。想知道她是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堅持自己的夢想,並用音樂傳遞愛與希望的?接著往下看,絕對不容錯過!

新東方大國第一代藏族歌唱藝術家才旦卓瑪,一個名字,是所有老一輩人都不會陌生的,而她的名字,更是成為了我們那個時代中最耀眼的名字。

她的人生經歷,其實也可以代表著整個時代,因為她所經歷的,恰恰就是那個時代最為殘酷的現實。

而這樣的人生經歷,也使得她從一個農奴少女,變成了全國人民都知道的歌唱家。

而她的命運,在解放軍到來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因為她意識到了,原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就是救世主。

所以當才旦卓瑪聽到解放軍唱起歌謠時,也開始為這支歌唱起來,這支歌就是《唱支山歌給黨聽》。

這首歌的誕生,也正是標誌著,東方大國第一支紅色藝術歌曲的誕生,這也開啟了才旦卓瑪之後的歌唱生涯。

她也憑藉著《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歌曲,在1964年和《東方紅》首演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

不過就算是成名之後,才旦卓瑪也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苦難經歷,她一直保持著謙遜和樸實的品質。

雖然她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她依然選擇用簡單樸素的生活來度過自己的晚年,她說「我是貧民出身的,沒有富貴出身」。

因為她知道自己所走過來的路有多麼不容易,所以她更加懂得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在舞台上的才旦卓瑪,在熱情洋溢之餘,更多的則是表現出了對黨的感恩和對人民的熱愛。

這些美好與感動,也正是深深打動著每一個觀眾,因為她用自己真摯的感情和真誠的心,在舞台上演繹著每一首歌曲。

除了對黨和人民的感恩外,才旦卓瑪還有著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她在1993年時去世,享年78歲。

而在才旦卓瑪去世後不久,有人在寺廟裡看到了一個披頭散髮、衣衫襤褸的老婦人在地上乞討。

當人們仔細打量這個乞討者時,才發現原來她就是當年風華絕代、聲名鵲起的才旦卓瑪。

但是這樣的傳言並不為真,事實上才旦卓瑪也沒有窮困潦倒,在世時就有許多傳言說她去世了,但她一直都沒受過乞討。

而才旦卓瑪乞討者的說法產生的原因,則是才旦卓瑪女兒的離世,導致了才旦卓瑪內心深處隱藏多年的傷痛爆發出來。

因為女兒年輕時就離世了,所以當時的情況下,藏族文化是禁止畫像和擺靈位的,所以根本沒有任何能夠讓才旦卓瑪思念女兒的方式。

所以這段時間內,才旦卓瑪拿著女兒小時候穿著精美漢服、披頭散髮、嘴角含笑、像極了仙女般女兒小時候容顏的照片,在家中流淚懷念女兒。

儘管這段時間很短暫,但是才旦卓瑪如此之前所積攢下來的名聲和錢財都沒有放棄藏族文化和倫理道德規範。

但是儘管如此說法並不屬實,但是這也正好說明了才旦卓瑪這一生從未忘記自己曾經受到過的苦難,並且深深懂得母愛是何等沉重。

即使到了晚年,她依然會用女兒小時候一次被拍下來的照片懷念女兒,並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紀念女兒。

而才旦卓瑪用行動表明自己不屈服於任何困難,在逆境中更加顯現出自己頑強不屈的性格,並最終獲得幸福和成功。

結語才旦卓瑪的一生讓人感慨萬千,她不僅是藝術的代表,更是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徵。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多麼艱難的過去,都無法阻擋追求夢想的腳步。這樣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思和點贊!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