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減少,這家耐克、阿迪的越南代工廠大裁員,將影響近6000名員工
由於訂單減少,台灣寶成集團旗下的越南寶元鞋廠將裁汰 3000 名工廠員工,另外 3000 名員工不再續約。
這就意味著寶成集團這一輪大規模裁員將影響近6000名員工。中國台灣寶成集團全稱為寶成國際集團,1969年成立於中國台灣。2008年,寶勝國際股票於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官網顯示,寶成集團的主營業務是生產製造批發休閒運動鞋、服裝與配件, 為Nike(耐克)、adidas(阿迪達斯)、Reebok(銳步)、New Balance、Asics(亞瑟士)等50多家國際知名品牌提供設計製造及生產服務。
成立五十多年來,寶成國際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運動休閒鞋代工商,旗下代工廠分布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越南、印度尼西亞、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年產量超3億雙。在全球名牌運動鞋及休閒鞋市場中,寶成集團有約20%的的市場占有率。也就是說, 每5雙全球名牌運動鞋中,就是由寶成集團生產製造的。法新社透露,此番寶成集團的裁員主要集中在集團的越南代工廠。來自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勞動局的一份公開文件顯示,此次的3000名被裁員工和受影響的3000名不續約員工均來自寶成集團在當地的越南寶元鞋廠。此番裁員,也實屬寶成集團的無奈之舉。
去年12月,多家海外商業媒體報道,兩大運動品牌巨頭耐克和阿迪達斯2023年將減產30%至40%。相關人士透露,品牌減產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的持續影響以及俄羅斯業務的暫停。包括寶成集團在內的製造工廠也早早接到了品牌的通知, 將從今年夏季開始減少供貨量。以最主要的越南工廠和印尼工廠為例,工廠的開工率已從原來的83%左右下降到61%。供貨量減少,自然也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工人。
業內估計,由於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減產的局面也許會持續到2024年,各大代工企業未來極有可能還會迎來多輪裁員。
同時,這也凸顯了兩大運動鞋巨頭 Nike 和 Adidas 的困境。
據 Business of Fashionn 近期報導,Nike 和 Adidas 兩個品牌均面臨了庫存過剩難題。
目前, Nike 倉庫中持有價值 93 億美元的庫存,年增 43%;而 adidas 倉庫中持有價值 67 億美元的庫存,年增 73%。
這一情景與 2021 年天差地別,當時受困於物流延誤、需求高企,訂單無法及時供應,人們買不到鞋,但等到貨品供應逐漸正常,卻因經濟及流行轉變,造成貨品堆積卻難以銷售。
運動鞋高速增長階段,已結束
但這些鞋品類卻在增長
2021 年,調研公司 NPD 每個季度都在發正增長報告,到了 2022 年,這種紅利肉眼可見地在減少。
根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數據,2022 年全球運動鞋銷售額總計 1524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2.7%,但與 2021 年 19.5% 的增幅相比大幅放緩。到 2027 年,運動鞋將達到 3.6% 的年均增長率。
美國全球行業分析公司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 Inc. 發布報告,預測全球鞋類市場到 2026 年將達到 4214 億美元規模,其中運動鞋細分市場的增長將趨緩,至復合年增長率 2.9%。
換句話說,運動鞋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結束,即將進入成熟階段。
此外,據 BOF 公司近期報告,2019 年至 2022 年底,男性運動鞋的總體市場銷售份額下降了 5%。與此同時,穆勒、樂福等學院風休閒鞋類在同一時期增長了 5%。
聯名專款不再吃香
過去,運動品牌大廠與名人合作推出專門款式產品,總能刺激市場需求,但近期這一情況已不復見。
以 Nike 為例,在二級市場中,此前「一鞋難求」的 Jordan 1 Dark Marina Blue 和 Jordan 1 Heritage,目前的交易價格已經低於其原始零售價值,說明名人鞋已難以炒作,需求也在減退。
而 Adidas 更受困於 Yeezy 的反猶太言論,而結束雙方合作關係。數據分析,Yeezy 運動鞋系列占 Adidas 2021 年收入的近 7%,合作解除預計將使 2022 年的凈收入減少 2.46 億美元。 而這系列商品也只能在庫存堆積。
耐克阿迪因應市場變化
而改變策略
名人合作收效減低之下,Adidas 轉向啟用「復古」運動鞋迎合市場風格偏向,隨著品牌引導其名下 Gazelle、Samba 等系列運動鞋逐漸恢復市場熱度。
Nike 則是高調宣布與美國藝術家湯姆 · 薩克斯 (Tom Sachs) 合作,共同推出一款「通用」運動鞋,試圖匹配消費者當下更加多樣的場景需求。
兩大廠更動銷售策略的具體成績仍待檢驗。
來源:鉅亨網、鞋界教授、介面新聞、環球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