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1號罰單來了!231億財務造假才罰這麼點兒……

2022-02-14     地產情報站長

原標題:證監會1號罰單來了!231億財務造假才罰這麼點兒……

2022年A股的第一張罰單,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

財聯社今天一則報道,把中國證監會1月4日的公告翻騰出來,引發輿論震驚——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續造假多年,涉案金額高達231億;公司及8名相關高管因財務造假累計被罰755萬元人民幣,3名公司主要負責人被處罰3到10年市場禁入。

這財務造假能力,賈躍亭都要直呼後繼有人啊。

01 造假催「肥」的金正大

對城裡人來說,金正大這個名字可能有點陌生,因為這家公司乾的是肥料生意,面向的是廣大農村市場。

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主營業務為多種農業肥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他們的復合肥銷量曾連續多年位於國內榜首。

2010年9月,金正大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此後營收業績一直持續走高,2017年營收規模達到198.34億元人民幣,創始人萬連步也因此被譽為「肥料大王」。

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金正大本該大有可為。可惜,這番好光景沒能長久維繫。

在大股東的領導下,金正大開始實行高速擴張戰略,但績效不佳,出現負債。公司內部管理也出現了混亂,經營性現金流大幅流出,金正大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同時,由於近年來農耕的過度施肥現象導致酸鹽鹼土面積占耕地面積比例增多,為了環境考慮,各種「低肥」「零肥」政策陸續出台。金正大老牌肥料的銷量逐漸減少,而開發的新產品效果並未達到預期,整體業績開始下滑。

2019年4月,為金正大服務多年的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對金正大的2018年年報給出了保留意見。隨後,證監會下發警示函,開始對金正大財務狀況進行調查。

根據證監會公告,金正大主要存在三大違法事實:

一、通過虛構貿易業務虛增收入利潤。

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金正大及其部分子公司,通過與供應商、客戶以及其他外部單位的虛構合同,開展了無實物流轉的虛構貿易業務,累計虛增收入230.73億元,成本210.84億元,利潤總額19.9億元。

二、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

在金正大的客戶關係中,諾貝豐農業、富朗生物、諾泰爾化學三家公司的實控人都是萬連步的妹妹萬雅君,由於萬連步與萬雅君為關聯自然人,因此,諾貝豐應該是金正大的關聯法人。

但在2018與2019年的年報中,金正大並未按照規定將金正大與上述三家公司的關聯關係如實說明,其相關業務交易也沒有得到披露,導致巨額資金被劃入金正大體外資金池。

三、部分資產、負債科目存在虛假記載。

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金正大通過民生銀行等4家銀行向其他7家參與了虛構貿易業務的公司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共10.28億元,而金正大對這些票據未進行帳務處理,導致在2018、2019年年報中分別虛減應付票據與其他應收款9.28億元、10.28億元。

除了虛減之外,金正大還有虛增問題。通過虛構生產過程與出庫過程,金正大虛增利潤總額1.418億元,虛增應付款、工資等負債1435.84萬元。

根據公告信息,由於金正大的財務造假事件發生在2019年新《證券法》修訂之前,按照法律「從舊兼輕原則」——即優先考慮適用舊法規定,對於以上三個重要違法事實,中國證監會最終做出處罰決定,總計罰款755萬元:

一、對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150萬元罰款;
二、對萬連步給予警告,並處以240萬元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120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120萬元;
三、對副總經理李計國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
四、對財務部經理、財務中心總監唐勇給予警告,並處以55萬元罰款;
五、對崔彬、高義武、顏明霄、鄭樹林、徐恆軍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針對此次事件中的主要參與人物,證監會還發布了市場禁入決定書,對萬連步、李計國以及唐勇三人分別採取10年、5年和3年的市場禁入措施。

02 遍地是坑的股市

放眼股市,財務造假的情況已是屢見不鮮。

前有樂視A股造假演說PPT夢想,後有瑞幸美股血坑老外,就連這幾年不溫不火的港股,也有輝山乳業這類企業進行財務造假。出現造假的行業也是五花八門,從傳統的農林牧漁到新時代的網際網路應有盡有。

造假頻繁出現,為何屢禁不絕?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在我國財務造假的違法成本太低。

雖然2019年修訂的新《證券法》已經在2020年開始正式實施,但最高1000萬元的罰款對於不少公司來說,依然是九牛一毛,遠遠抵不上做假帳換來的高收益。因此不少公司在造假帶來的利潤面前選擇鋌而走險。長此以往,自然會讓那些瘋狂逐利的人前仆後繼地財務造假,最終形成大面積造假的惡劣生態。

以金正大為例,在虛增收入230.7億元的情況下,證監部門的罰款總額才755萬元,差不多是虛增收入的0.03%。與之相比,在美股被曝財務舞弊的瑞幸咖啡就沒那麼「好運」,花了1.8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罰款,同時被強制退市,才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

根據國證大數據不完全統計,在2019、2020、2021這三年間,中國證監會因財務造假處罰A股上市公司約84家,且比例逐年遞增,2021年達到了35家,在當年的4685家上市公司中占比0.75%,比2019年受處罰的約22家公司數增加了59.1%。

好消息是,2021年開始實施的新版《刑法》加大了力度,對於財務造假數額特別巨大、後果特別嚴重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最高可處以15年有期徒刑。

有了刑法的威懾,相信上市公司再有造假的企圖,實控人和高管們也要掂量掂量了。這下再被揪住造假,可就不是罰幾十萬幾百萬就能搞定的了。

03 結語

截止到今日收盤,金正大的股票ST金正收盤價為2.79元每股,總市值91.68億。

榜姐發現,金正大高層人員近期也出現了變動。2022年1月15日,金正大發布公告,聲明董事長兼總經理萬連步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股東,總體減持至總股本的4.79%,但仍為實際控制人,公司實際控制權不會發生變更。

隨後17日,金正大再發公告,稱董事長兼總經理萬連步、財務負責人兼副總經理唐勇遞交了書面辭職報告,但辭去職務後仍在公司任職,在股東大會選出新的董事之前,其職能及工作照常繼續。

錯認了,歉道了,罰款補上了,職也辭了,金正大的造假要翻篇了嗎?

當然不是,隨著正式處罰的落地,意味著投資者們可以正式開始向法院遞交材料向金正大提起訴訟和索賠。

金正大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75e8a3027c570e99bec6ce185a143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