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B級車不選,型格憑什麼「安利」我買單?

2023-12-07   優視汽車

時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卷得不能再卷,今時不同往日,市場上各式各樣的車型令消費者應接不暇,同等預算甚至能淘到越級產品,一台車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牢牢站穩腳跟,沒點真本事真不行!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做到持續熱銷,那就真的是難上艱難了!廣汽本田型格,從6月開始到現在銷量排名一直靠前,6月接近2萬,7、8月均萬輛水平,根據最新數據顯示,9、10月均賣出了近1.5萬輛,這是很多新能源產品都眼紅的數據。型格上市至今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18萬輛,穩居A+級頭部陣營,廣汽本田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就把型格打造成A+級車市場的一個爆款品牌。至於它是怎麼在內卷時代站穩腳步的呢?作為一個車主,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一開始選車的時候就奔著「運動」去的,所以外觀得是運動那一掛的,型格有三廂運動轎車和兩廂掀背轎跑兩種車身類型可選,在個性運動與家用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最重要的是,型格還提供了6種車色和高端造型可選,比如熾熱黃和翡絢藍等專屬車色,各有魅力。其實有很多別的車型都有可取之處,差不多預算我也有看過福特蒙迪歐,確實也足夠運動,但是配色實在是太過日常、單調,讓我沒有什麼心動的感覺。最終我選擇了HATCHBACK 2.0L e:HEV銳·豪華版,畢竟我對於它溜背的造型毫無抵抗力。

買車當然不止看臉,內在同樣重要,對於我們男生來說,一輛車好不好,機械素質很關鍵。動力配置方面,型格有手動擋(MT)、自動變速器(CVT)以及混合動力(e:HEV)三種選擇,構建起同級少有的的「性能矩陣」,能夠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我之前所以選擇混動版,完全就是看重它的省油,在這個油價飛漲、電動車橫行的時代,低油耗確實很討喜,我的車開了兩萬多公里了,現在的百公里綜合油耗是5.1L,雖然沒有官方油耗那麼低,但使用成本確實算低了,起碼我自己用著很滿意。它確實很省油,但這不代表它開起來就「不爽」,混動版車型搭載的是廣受歡迎的本田第四代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最大功率135kW,峰值扭矩315N·m,動力表現媲美某些3.0L V6 發動機。開起來就是起步有力,中後段加速有勁,越堵就越省油,完全契合我的用車需求。

當然你預算不多就可以選擇汽油版,標配1.5T地球夢VTEC發動機,整合了高效渦輪增壓器、先進的EGR冷卻技術以及高剛性曲軸和油底殼等技術元素,沒有高功率和低功率版本之分,全系列車型開起來都充滿活力。如果你還是情懷玩家,那手動版本就非常適合你,市面上常見的都是低功率發動機+MT組合,而型格的6MT車型從一開始就搭載了高功率的240 TURBO發動機,入門即可擁有性能和駕駛樂趣,無需額外的配置升級。

顏值有了,機械穩了,那配置就得跟上了,畢竟這是個內卷的時代,我可以不用,但你不可以沒有。除了該有都有的配置之外,型格車上還有幾項配置很戳我。比如卡片鑰匙、無線充電、氛圍燈這些都給我帶來了極致的舒適和便利。還有其他車款搭載的12揚聲器BOSE音響,不管是通勤路上還是在車裡呆著,怎麼聽歌都是一種享受。而在最常用的智能車機方面,全新的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繫統真的值得一贊,雖然車上有保留物理按鍵方便盲操作,但人嘛,總有想要偷懶的時候,這系統就派上用場了。幾乎就是能用口就不用手,開車的時候完全可以解放雙手,既方便又安全。

e:HEV車型最讓我滿意的是標配主動降噪和主動聲浪控制,這其實是可以提高我開車時的體驗感,既能舒適安靜也能偶爾激情。或許在很多年以前,日系車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車機老舊,但這個標籤其實早就應該撕掉了,現在的日系車機都可以很好使,體驗感絲毫不比一些新勢力差。其實蒙迪歐的內飾都很不錯的,大聯屏有一定科技感,但它的系統運行邏輯還是有可以進步的地方,可能這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吧,都體驗過之後給我的感覺就是,型格雖然是A+級的定位但有媲美甚至超越B級車的體驗。

作為用戶,車輛的安全性同樣需要考量。型格作為採用Honda Architecture新架構打造的旗艦車型,使用了最新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將駕乘人員以及所有道路參與者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特別是在被動安全方面,全系標配10個安全氣囊以及行人保護系統,這對於我們這些用戶來說自然是喜聞樂見了,而且不僅在同級別車型中很罕見,甚至在更高級別的汽車中也不常見。另外型格的整車結構基於高強度平台設計,採用高張力、輕量化的鋼材和結構加固技術,因此也獲得中保研碰撞測試三項核心項目全優秀(G)評價,用戶更放心了。

全文總結:

綜合多方面來看,型格是一款值得「種草」的性能車,它不僅設計獨具特色,還在安全配置和性能表現方面表現出色。不論追求時尚感還是看重性能、亦或是注重安全和科技的家庭,型格都能滿足你的需求。性能車往往在智能舒適或安全配置上有短板,但型格做到了真正的全方位高配,別人的頂配就是型格的標配,說它是20萬內最值得購買的性能車我覺得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