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公安局崆峒分局西大街派出所:深耕「楓橋經驗」 夯實「主防」根基

2023-12-14     海淀公安

原標題:甘肅省平涼市公安局崆峒分局西大街派出所:深耕「楓橋經驗」 夯實「主防」根基

甘肅省平涼市公安局崆峒分局西大街派出所:深耕「楓橋經驗」 夯實「主防」根基

西大街派出所民警對幼兒園老師和員工開展防範暴力侵犯培訓。

甘肅省平涼市公安局崆峒分局西大街派出所成立於1980年,是公安部評定的一級公安派出所,地處平涼中心城區,主要承擔轄區內黨政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住宅小區、學校幼兒園的治安管理任務。榮獲全國「青少年維權崗」稱號,榮立集體三等功3次。黨的十八大以來,1名民警被公安部、共青團中央通報表揚,1名民警被評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

為更好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西大街派出所緊扣「派出所主防」職能定位,以「兩推四防一實現」社區警務工作模式為抓手,探索形成了劃定一個網格、落實一個機制,實現矛盾不上交;組織一次聯席、搜集一次民意,實現平安不出事;設立一個窗口、推行一次辦結,實現服務不缺位的「333」楓橋經驗工作法,構建了符合轄區實際的「打防管控宣」協同推進工作新格局。

創新工作機制 精耕細作社區警務

西大街派出所劃定一個網格、落實一個機制,實現矛盾不上交。在轄區劃定4個警務區,每個警務區由1名民警負責,統籌「警格+網格」「民警+多方力量」資源,配備2名輔警共同開展「一標三實」基礎信息採集維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打處違法犯罪、防範宣傳等各項工作,有力推動了社區警務工作精細化開展。

該所立足轄區治安實際,組建以善做群眾工作、業務能力過硬、工作作風紮實的副所長馬淑靜為骨幹的「馬大姐說事室」,形成了矛盾糾紛「紅黃藍」排查三色預警機制。將矛盾糾紛劃分為紅、黃、藍三個等級,藍色級矛盾糾紛由社區民警現場調處並登記備案,黃色級矛盾糾紛由「馬大姐說事室」專職調解員指導跟進,紅色級矛盾糾紛由「馬大姐說事室」牽頭,聯合多方力量調處化解,化解後的矛盾糾紛落實回訪制度,做到「小糾紛不出派出所、大糾紛不出街道辦」,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杜絕小矛盾演變成大問題,年均化解矛盾糾紛160起,確保了轄區治安秩序持續和諧穩定。

堅持民意導向 全力防範安全隱患

西大街派出所組織一次聯席、搜集一次民意,實現平安不出事。堅持問題導向,每月與共建單位、社區、服務對象組織一次警民溝通座談會,彙報派出所工作,通報需要警民聯防共治的問題,徵求意見和建議,提出落實整改方向,使轄區內各單位、各部門、各社會群體、人民群眾參與到平安建設中,共建平安同心圓。

針對收集到的問題,西大街派出所堅持以民意為導向,結合上一個月轄區發案情況,積極組織開展糾紛調解、證件辦理、排憂解難、法制宣傳、徵求意見「五上門」活動,並抽調精幹力量快偵快辦群眾反映突出的案件,全力以赴防範各類安全隱患,轄區接警量、發案率大幅下降,有效築牢了「平安不出事」的防火牆。

優化窗口服務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西大街派出所設立一個窗口,推行一次辦結,實現服務不缺位。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戶籍窗口「一窗通辦」試點工作為契機,以爭取服務窗口「零差評」為抓手,優化警力配置和工作模式,把戶政、交管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開具等服務群眾事項一律統籌到戶籍大廳集中辦理,確保群眾只進一扇門,只跑一趟路,辦成多件事。

針對行動不便、時間不便等特殊群體,西大街派出所突出上門服務、特事特辦服務、預約服務、微信服務、延時服務等「五服務」舉措,2022年以來,共辦理各類戶政業務8500餘人次、補換領駕駛證等交管業務130餘人次,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790餘人次,為困難群眾開展上門服務49人次,提供延時服務260餘人次。

守護平安,為民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西大街派出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守正創新、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勇毅前行,用實際行動詮釋為民初心,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不斷書寫為民服務新篇章。

來源:中國警察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6a796546638e012d39de829341a3d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