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最後180天,一天要吃10頓飯,像鴨子一樣晃晃悠悠地走路

2022-04-17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袁世凱的最後180天,一天要吃10頓飯,像鴨子一樣晃晃悠悠地走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朝政府,然而最終北洋新軍的統領袁世凱卻趁機竊取革命果實,當起了民國大總統。作為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袁世凱對共和民主的興趣並不大,從當上臨時大總統的那一刻起,就做起了稱帝復辟的美夢。

劇照

但是歷史潮流不可能倒退,稱帝復辟就意味著冒天下之大不韙,這也是為何袁世凱在稱帝後只坐了83天的龍椅,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被趕下台來。但或許這短暫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是袁世凱認為自己最為風光的日子。

在中國封建時期,皇帝作為九五之尊,享有最尊貴的身份,最榮耀的地位。而袁世凱之所以對稱帝擁有「執念」,無疑是希望自己能夠像歷代封建皇帝一樣,掌握最高的權力,肆意滿足自己膨脹的慾望。因此在1915年12月,袁世凱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並舉行了登基儀式。

一時之間,舉國沸騰,各地方紛紛爆發了護國運動,不到三個月之後,袁世凱被迫取消了帝制。而僅僅在三個月之後,袁世凱就因尿毒症而不治身亡。從高峰到低谷,再到離世,袁世凱的最後一段人生可謂充滿了傳奇。袁世凱這生命最後的180天,又是如何「精彩」而「悽慘」呢?

在登上皇位之後,袁世凱就開始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展現作為皇帝的尊貴,特權。而在吃方面,袁世凱可以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吃貨」。根據當時的總統府管家陶樹德之後的回憶,在袁世凱生命最後的180天裡,他每天要吃10頓飯,平常走起路來就像是一隻鴨子一樣晃晃悠悠。

在稱帝之後,袁世凱尤其鍾愛大補之物。事實上,在年輕的時候,袁世凱也有這個喜好,經常食用大量的人參、鹿茸。更為奇葩的是,他還專門僱傭了兩名奶媽,每天為他提供「人奶」。而當上皇帝之後,袁世凱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早到晚,袁世凱都命人安排好了吃食。

首先在凌晨五點的時候,袁世凱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湯。一般都是用專門的土雞中藥熬制的雞湯,但這並不算是早餐。在洗漱完畢之後,早餐也就準備好了。早飯的花樣通常很多,動不動就是十幾、幾十道菜品,比平常人家逢年過節還要豐盛。燕窩、魚翅是必不可少的,反正就突出兩個字,滋補。

早飯過後,午飯之前,袁世凱往往還要進食兩餐。第一餐往往是鹿茸,再加上一些可口的配菜,吃完這些之後便是茶品和點心,不管吃不吃,袁世凱都至少會喝一杯用上等中藥材沖泡的熱茶。

很快之後,就到了午飯的時間,中午的正餐自然是一天中最為豐盛的。各種菜肴接連從御膳房中端出,很多都是平常人家中稀見的。用完正餐之後,僅僅半天的時間裡,袁世凱就已經吃了五頓飯。而接下來的半天還有各種珍稀補品,分門別類地呈上來,晚上更有各種肉食,蛋奶等等。

整個一天下來,袁世凱一般要吃上十頓,有時甚至更多。長期的過度滋補,讓袁世凱的體重直線飆升,肥頭大耳,走起路來晃晃悠悠,就像一隻鴨子一樣。除此之外,各種補品胡吃海喝,肉食不斷,也讓袁世凱長期受到牙疼、便秘的困擾,久治不愈。

但這樣的生活,也只持續了不到三個月。在短暫的享受了帝王的待遇之後,袁世凱灰溜溜地退下了帝位。面對全國各地爆發的起義,袁世凱無暇顧及,身心俱疲,用各種補品堆砌的身體,也「轟然倒塌」,僅僅三個月之後就因尿毒症去世。

劇照

即使是在封建時期,只知享樂的皇帝也斷然不會有好的下場,更何況在民主觀念深入人心的民國時期。一味地追求尊貴與地位,將廣大的人民拋之腦後,違背歷史的潮流,只會遭到人們的唾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688658d913195e57dfdea91704199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