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港片已經過了黃金時代。特別是在大批香港影人「北上」內地之後,純正的港片更是屈指可數。幸好,還有人在堅持,努力拍一些本地化的故事和人物,講述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人生百態。
提起純正港片,今年的《智齒》當屬最大熱門,但它過於極端和癲狂,少了些人文氣息,相比之下,《濁水漂流》和《手捲菸》更全面一些,也有更熟悉的港味元素。
之前《濁水漂流》大熱,但因為文藝氣息太濃,還是有些觀影門檻,受眾不算多。而這次的《手捲菸》,是典型的犯罪類型片,港味濃郁,是港片影迷們最熟悉的「配方」,自然能引發更多共鳴。
影片表現了港片特有的「97焦慮」,準確的說是97之後的故事。一群被時代遺棄的「華籍英兵」的人生起伏。
97前夕,這群為香港服務了超過百年的團體宣布解散,英國人走了,許多成員被留下來,拿不到英國國籍,留下的人大多生活並不如意。
林家棟扮演的退役華籍英軍關超,因為前幾年的次貸危機,炒股失敗,不得不蝸居於重慶大廈,加入暴力社團營生。兄弟之間也因為各種問題越走越遠。
獨自打拚的關超雖然時運不濟,但生活還算過得去。在一次黑吃黑中,南亞古惑仔文尼意外得到一批關超老大的毒品,地方傾巢而出要抓住他,可文尼意外地闖進了關超的家。一邊是陌生人,一邊是不敢得罪的老大,重情義的關超陷入了兩難。
陰差陽錯,命運糾纏。兩人從相互猜忌到握手聯合,關超走入命運的十字路口,進退失據,如臨深淵。
港味的精髓在於「市井百態」,說的是普通人的故事,甚至有可能是底層邊緣人。故事不歌頌偉大,不為成功人寫讚歌。小人物、失敗者的辛酸苦楚,無疑更能引發共情。
這部《手捲菸》里,都是被時代拋棄的人,全是底層人士,講述的是失敗者的高度內卷。
除了那些熟悉的元素,這次《手捲菸》還聚焦了南亞裔族群的生活。
其實,這些南亞人早已在香港生活多年,影片中,他們多數是南亞二代,土生土長在香港,說著純正的廣東話,除了外表,其實與本地港人無異。
但因為族裔外表,他們大多只能混跡底層,就像片中的文尼一樣。
在光鮮亮麗的城市風景線背後,文尼代表的南亞裔是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有人為還債鋌而走險;為了利益,彼此出賣。
但作為傳統代表的關超,卻信奉「義氣」,所以願意花費20年時間償還兄弟簽下的債務。不愧對別人,不虧欠自己。
當這個社會黑白難辨、是非不分,善良就成了奢侈品;在黑暗的叢林中,傳統的義氣成為了最後的準則和底線。而關超無疑象徵著傳統和過去。至於其他表征隱喻,大家可以自行領會。
即便拋開政治性隱喻和社會層面,《手捲菸》依舊是一部小巧精緻、設計精巧的、好看的類型片。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導演陳健朗雖然是新人導演,但演員出身的他其實在港片混跡多年。他在《踏血尋梅》《過春天》里都出演過角色。
師從陳果,即那位拍出《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香港有個好萊塢》等名片的大師。
所以,影片港味實在夠濃,特別是像廟街、重慶大廈這樣的地名出現時,無數影迷對於港片的經典記憶就被喚醒。更遑論林家棟、何華超、錢小豪、袁富華、太保一同出現在這部電影里,實在是令人上頭。
正如杜琪峰說的,只要還有人堅持拍片,香港電影就不會死。
希望《手捲菸》這樣的影片能夠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