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監高帶頭增持,古越龍山吹響黃酒復興衝鋒號

2023-06-23     財經無忌

原標題:董監高帶頭增持,古越龍山吹響黃酒復興衝鋒號

文 | 白嘉嘉

曹操吩咐熱酒一杯。

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等關羽取華雄首級後,「其酒尚溫」。

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曹操為關羽溫的那一杯黃酒,自然成為了中華文化中的一道符號。

6月13日晚間,黃酒第一股古越龍山(600059.SH)披露,公司董事長孫愛保,副董事長、總經理徐東良,董事、副總經理柏宏,董事、副總經理呂旦霖,董事、副總經理、總會計師李維萍,董事謝鵬,監事會主席楊文龍,監事劉紅林,監事王鈴鈴,副總經理胡志明,副總經理劉劍,副總經理徐岳正,副總經理萬龍,董事會秘書吳曉鈞等14名董監高,一起出手,合計增持163萬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份的0.179%,增持金額合計1589萬元。

這在中國黃酒行業上市公司里,尚屬第一例。

董監高真金白銀出手增持,顯然是向市場釋放信心與利好。 古越龍山公告稱,董監高增持,是基於公司發展的良好態勢及對未來發展的充足信心,出於對公司估值的理性判斷,同時為進一步增強黃酒自信,引領行業發展,提振市場信心。

資本市場很快就給出了反饋,古越龍山股價第二天立即漲停,隨後股價最高漲至11.57元/股的近期高點。

本文試圖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麼說黃酒市場「潛力巨大」?

2、作為行業龍頭的古越龍山,憑什麼扛起「復興」大旗?

3、古越龍山未來還會打什麼牌?

黃酒已經走進復興前夜

黃酒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其釀造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約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

幾千年來,中國人對黃酒青睞有加。

悠久的歷史、濃厚的文化沉澱以及廣泛的產區,使得黃酒在當時成為了中國的第一大酒類。在明清時期,來自紹興的黃酒「興盛於京稷」,釀酒技術更是無可爭議的「國粹」。

然後始於清末的戰亂,導致社會民生凋敝、糧食緊缺,黃酒行業逐漸式微,物美價廉的白酒才得以快速成長——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裡,白酒占據了中國酒類80%以上的市場份額。

社會昌盛則黃酒興。 這是漫長的數千年黃酒歷史中,一個不成文的規律。

近些年,隨著國家實力穩步提升,國人文化自信也正在逐漸增強,漢服文化、博物館旅遊的興起,意味著當代年輕人,對中華歷史的深度認同,並不斷摸索途徑深度感知歷史中的人事物。

顯然,黃酒文化的復興,實際上是流傳千年的中華主流文化的回歸,是當代年輕人對中華歷史的再感知,如滔滔大河,勢不可擋。

「黃酒是中國酒文化的代表,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今年的一次會議上強調說。

「黃酒已經走進復興前夜」已經成為了行業里的共識。這其中,作為黃酒行業的領軍人, 古越龍山成為了推動和振興黃酒復興的「旗手」。

而黃酒本身酒體蘊含的「溫」、「暖」的特質,也和我們中國人「不疾不徐」的風雅相襯——你很難想像,在蘭亭集會中,文人雅士們如果曲水流觴時,喝的是一杯高度烈酒,那又會是怎樣的場面?

某種程度上來說,黃酒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事,就是把蒙住黃酒光芒的那些歷史灰塵撣去,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到黃酒的價值。」古越龍山董事長孫愛保曾經分析說。

除了在中華文化及精神象徵上的獨特價值之外,黃酒的「低度」和「健康」,也和時代的消費趨勢產生了同頻——一種新的消費觀和飲酒偏好。

相比於其他酒類,黃酒度數較低,在8%到20%之間,適度飲用不僅不會給身體造成負擔,微醺帶來的舒適感,更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緊張生活中難得的消遣。

黃酒對身體健康的積極影響,順應了後疫情時代大眾對健康的重視。

在現知最古的漢族醫學方書《五十二病方》中,記載了內外用黃酒配方30餘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也有類似的描述:「酒有開佛郁消沉積,通膈噎而散寒飲,治泄瘧而止冷痛。」

這份流傳自6000年前的「養生秘方」,在得到現代科技的加持後,煥發出了更強的活力。

在一個名為「基於古越龍山黃酒生物活性物質鑑定及健康功效研究」的課題中,解析了黃酒中各功能因子,調控提升黃酒健康養生價值,甚至在其中摸索出了一項名為「篩選高酯低醇酵母+乳酸菌調控」的技術,令黃酒的「健康養生」成色更足。

傳統中華優秀文化的回歸浪潮,再加上年輕一代新的消費觀的護航,讓黃酒產業在整個酒類市場,有了被價值重估的時機。

「價值投資的內核,就是尋找被低估的公司進行投資。」巴菲特對他的那些信徒們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而所謂的低估,很多時候是像獵手一樣發現別人尚未發現的投資標的。

巴菲特的搭檔、99歲的查理·芒格的這句話則是對巴菲特最好的補充:

「當很多人還不以為然的時候,就是你悄悄入手的最佳時機。」

長期被市場低估,但又被時代重新選中的黃酒賽道,不正如此嗎?

扛起「復興」大旗,古越龍山潛力十足

在二級市場,回到黃酒賽道,你要尋找標的物反而變得簡單了。

受疫情影響,2022年黃酒行業遭受重創。數據顯示,2022年規模以上黃酒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呈現下降趨勢,跌幅在20%以上。

但作為行業龍頭,古越龍山展現了韌性。

財報顯示,2022年古越龍山實現營業收入16.20億元,同比增長2.75%;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比增長0.63%。

作為一家國有企業,古越龍山展現出了國企的責任和擔當,這些年不遺餘力地推廣黃酒文化,給整個黃酒行業創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

同時,古越龍山高管團隊的專業水平和對行業一些前瞻性理解,也展現出很高的水平。

董事長孫愛保提出 「高端化、年輕化、全球化、數字化」四大戰略 ,著重強調打好「文化牌」與「健康牌」。

四大戰略中,高端化就是不斷開發高品質、高顏值、高價值的產品,年輕化是主動接近、擁抱年輕人,全球化就是持續推進「越酒行天下」,數字化就是推進生產、管理、銷售的數字化。

正是因為這些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布局,我們看到古越龍山財務數據背後,展現出的積極的「另一面」。

比如,走出江浙滬,將黃酒推向全國,擴大消費者基數。

去年9月,古越龍山北方市場5家專賣店同時開業。目前古越龍山江浙滬以外的營收占比,已經從2018年的兩成左右,升至2022年的近四成。

比如,線上銷售的大幅度增長。

2022年,古越龍山實現線上銷售1.33億元,同比增幅達11%。

線上銷售的增長,一方面意味著銷售渠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說明,古越龍山的產品正在獲得年輕人的青睞——他們是線上的主力購買者。

比如,消費場景的多元化和年輕化。

為了創造更多的場景與年輕消費者「邂逅」,古越龍山在推動果酒「梅珀」市場化之餘,還將目光瞄準了「狀元文化」。

6月6日,古越龍山在互動平台表示,針對高考生,公司近期準備在南京狀元酒樓及紹興各策劃一場狀元宴活動,部分區域可憑錄取通知書領取狀元紅酒。

線下步履不停,古越龍山在線上的快速增長,從側面印證了年輕消費者對黃酒的消費慾望正在逐漸提升。

比如,在高檔黃酒品類中的突破。

從整個黃酒行業來說,最令人振奮的是,古越龍山在高端酒領域站穩了腳跟,為行業撐開了天花板。

從收入結構來看,古越龍山2022年酒類營收實現營收15.61億元,同比增長3.41%。其中,中高檔酒實現營收11.05億元,是主要的核心構成。

穿透冰冷的財務數據,我們看到的是古越龍山從高管團隊開始,上上下下都懷有對黃酒的赤誠之心,逆勢拓展,增強自身發展潛力,而本質上,這也是企業長久布局的開花和結果。

手中有牌,才能邁入高質量發展

回歸商業基本邏輯,直面高質量發展的命題,外界更關注,「行業第一股」古越龍山還會打什麼牌?

財經無忌認為,古越龍山至少已經有四張牌捏在手裡了。

第一張牌,是一個智能化「黃酒大腦」。

為了保障產品品質,持續提升生產效率,古越龍山搭建了一套「一粒米到一滴酒」全產業鏈數字化質量管理模式,並將在於今年落成的黃酒產業園(一期)中投入運作。

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一期)

在產業園中,大數據將被鑲嵌入酒母培育、能源供給、產品進出庫等環節,據估算,可以提升勞動效率60%以上,節約用工80%,解決物流搬運強度高和招工困難的行業痛點。

第二張牌,是一座世界第一大黃酒酒庫。

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指示擴建的「中央酒庫」,是黃酒行業的「聖地」之一。

如今,古越龍山將其改為了直播基地,向消費者直觀展現「從田間到車間」的黃酒釀造過程,講述品牌文化故事的同時,順勢抬升銷量,達到品效合一。

第三張牌,是以「只此青玉」為代表的高端黃酒。

作為大眾飲品,黃酒釀造門檻相對較低,售價始終「親民」,與隔壁幾乎「人均高端化」的白酒相比,呈現市場集中度不高,品牌多且小的特點。

而古越龍山的高端大單品「只此青玉」,則為整個黃酒行業開闢了一條高端化的道路。先後在多個城市、國家舉辦品鑑會,獲得世界級認可。

作為「全村的希望」,「只此青玉」備受呵護。藉助「只此青玉」系列的經驗,古越龍山將有更多的信心去開拓高端產品。

第四張牌,是一門世界通用的語言。

美酒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如今正在成為古越龍山駛向海外市場的船帆。

今年5月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紹興黃酒與文都紹興」聯合推介會,也成為了古越龍山的品鑑會。

會上,日本發酵學第一人、東京農業大學教授小泉武夫表示,自己50年來看遍了酒的世界,一次次造訪美酒產地品鑑研究,最終尋獲的好酒便是紹興黃酒與日本清酒。

日本發酵學第一人、東京農業大學名譽教授小泉武夫

其實,本次推介會是古越龍山「越酒行天下」全球交流之旅的開始,古越龍山後續將持續開展「港澳行」、「歐洲行」,在全球範圍內掀起「只此青玉」熱。

在古越龍山的2023年規劃中,擴大海外市場是其中的重頭戲,其中包含:落地海外品鑑館、跨境電商、海外倉等項目;在舉辦品鑑會、沙龍的同時,藉助Tiktok、Facebook等媒體平台進行全球推廣,深化與全球酒企的合作;落實紹興酒侍酒師資格認證制度等。

在2022年5月的古越龍山2021年度股東大會暨上市25周年發展大會上,孫愛保曾以發人深省的「六問」表達了自己的期望。

古越龍山上市的25年,是不是臥薪嘗膽的25年?是不是奮發圖強的25年?是不是弘揚國粹的25年?是不是國釀傳承的25年?是不是厚積薄發的25年?是不是蓄勢待發的25年?

一年過去,答案逐漸浮出水面。

隨著董監高身先士卒投身資本戰場,吹響「誓師大會」的號角,黃酒復興的質變時刻正在到來。

而這最後一段路的平坦與否,則取決於企業與上下游能否戮力同心,將提振的士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動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579a01ea0c548ba8d6b4072bb54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