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材猛漲,磷酸鐵鋰電池美了,新能源汽車也會跟漲?

2022-04-13     懂懂筆記

原標題:鎳材猛漲,磷酸鐵鋰電池美了,新能源汽車也會跟漲?

相信這段時間大家對「妖鎳」這個詞都不會陌生。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幻,用於製造不鏽鋼、三元鋰電池的金屬鎳價格出現持續波動。3月11日,據央視財經報道鎳價已經突破了每噸 10 萬美元大關;到了3月16日,暫停多日的倫鎳恢復交易,價格又跌穿交易所規定的漲跌停板(±5%),倫敦金屬交易所只好再次因技術性問題緊急喊停交易。

紛紛擾擾的市場變化中,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就是車價了。據摩根史坦利估計,鎳價飛漲將導致一輛純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增加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323元。其中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搭載了三元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

畢竟,鎳是三元鋰電池重要的正極材料,因此有資深行業人士大膽預測,不久後價格將繼續抬升的「妖鎳」,很有可能「消滅」高鎳電池甚至三元鋰電池。

同時,或許會有更多的新能源車企積極擁抱磷酸鐵鋰電池,讓其成為動力電池主流的技術路線。那麼,這些行業「預言」是否會成真?鎳價繼續上漲會毀掉三元鋰電行業嗎?又將對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價格造成哪些影響?

銷售終端「勸退」三元鋰顧客

「現在店裡都是儘量推磷酸鐵鋰版本的車型。」

上一周,經歷了連續兩個交易日累計大漲250%之後,鎳價每噸已經突破 10 萬美元的大關。就在同一天,銷售主管張旭海(化名)也接到了一個令他相當頭疼的消息。

作為上海浦東一家新能源汽車4S店的銷售負責人,他當天收到了經銷方下發的通知,要求儘量「只銷售磷酸鐵鋰版車型的訂單」,並將訂單比例納入門店考核。

「儘管主力的車型目前都有三元鋰、磷酸鐵鋰兩個版本可選,但還是有很多顧客選三元鋰,畢竟三元鋰電池的低溫續航表現,要更好一些。」他告訴懂懂筆記,接到通知後,門店只能開始「勸退」購買三元電池版本車型的顧客。

張旭海透露,經過一番討論,有銷售人員提出用於「勸退」顧客的話術: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更為安全,目前廠家全力排產鐵鋰的車型,因此提車周期會更短。

「只是這些理由有點兒站不住腳,比較虛呀,大家只能硬著頭皮上了。」至於簽了購車協議並繳納定金的用戶,門店也要求對應的銷售人員盡力協商,能換成鐵鋰版本的儘量換過來。

據張旭海了解,除了他所在門店外,同一汽貿集團旗下部分代理其它新能源品牌的門店,近期也陸續收到車企通知,要求主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車型或版本的銷售,減少三元鋰電的訂單。

那麼,車企主推磷酸鐵鋰車型銷售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廣州一家車企從事研發工作的許先生告訴懂懂筆記,目前車企主推鐵鋰車型,主要是因為三元鋰電池的採購成本大機率要繼續上漲。

「新能源車企其實都有三元鋰電池儲備,但隨著鎳價的進一步上漲,未來三元鋰的採購成本上漲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一部分車企對此只能未雨綢繆。因為一旦三元鋰電芯漲價,車企要麼自己扛,要麼就只能停產相關車型。」

顯然,以前三元鋰電車型漲價的路子,暫時是行不通了。對此他解釋道,由於製造成本的上漲,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新能源車企宣布上調零售價格,其中包括他所在的車企,以及比亞迪、零跑、上汽等近20家品牌。

由於再度上調部分車型價格,容易給車企口碑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會產生負面解讀,影響後續的銷量。因此,廠家只能去力推原材料成本、供應都相對比較穩定的磷酸鐵鋰車型。

許先生認為,隨著未來鎳價的上漲,三元鋰製造、採購的成本上升,會有更多的車企轉投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陣營,並普遍搭載在旗下中、低端車型上。

「至於高端車型,高鎳三元鋰短期仍會是主流,但車輛零售價格的上漲已是必然。」無獨有偶,近期就有媒體報道特斯拉再度漲價,旗下部分高性能、長續航版的車型,售價均漲價約1萬元左右。

如何這樣漲下去,三元鋰電還扛得住嗎!?

鐵鋰加速蠶食三元鋰份額?

目前「妖鎳」價格大漲,是否會導致三元鋰電池被磷酸鐵鋰「消滅」呢?

要知道,高鎳價下看似「贏麻了」的磷酸鐵鋰電池,但在2020年之前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棄兒」。由於其能量密度較低、低溫性能相對較差,即便成本較低,普遍也不被新能源車企看好。

只不過在2020年之後,一度被行業所輕視的磷酸鐵鋰才逐漸回歸大眾視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2月,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了7780.1MWh,同比增長247.3%;1~2月累計裝車量達16654MWh,同比累計增長203.1%,增速可謂飛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磷酸鐵鋰已經占動力電池裝車總量的60%(甚至更多),徹底成為行業C位。

「相比三元鋰,磷酸鐵鋰更方面性能優勢都不明顯,但架不住成本優勢突出呀!」深圳一家動力電池企業的技術人員徐浩(化名)向懂懂筆記透露,相比磷酸鐵鋰,三元鋰更容易被「卡脖子」。

首先,三元鋰正極材料為鎳、鈷、鋰。除去與磷酸鐵鋰相似的碳酸鋰需求之外,鎳與鈷都是比較稀有的資源。需要強調的是,相比鎳,鈷其實更加珍貴。其中,剛果(金)鈷礦產量占全球產量超六成。

至於鎳礦企業,產量排名第一的諾里爾斯克在俄羅斯。2020年,全球鎳礦企業中的前十企業,澳大利亞占了三席。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大概排名第十,年產量2.86萬噸。

可見,由於三元鋰電池對於稀有資源的過度依賴,一旦相關稀有資源漲價,製造成本自然應聲大漲。

「大家都認為,最近一、兩年新能源車企傾向用磷酸鐵鋰電池,是因為安全性較高。我覺得並不是,主要是相比三元鋰,鐵鋰的價格更低。」徐浩坦言,車企集中「探索」鐵鋰,大概是從去年開始的。

這背後最大的誘因,在於新能源補貼退坡之後,車企都面臨終端售價的壓力。如果車企極力保價、換取銷量,那麼就必須想盡辦法降低整車成本。

於是乎,磷酸鐵鋰電池便成了車企降低成本的法寶之一。

即便在目前碳酸鋰價格高漲的前提下,同樣是50kWh 的電池包,磷酸鐵鋰成本要比三元鋰低5000~10000元——這對車企而言吸引力巨大。

「如今加上鎳價大漲,成本差距將更加明顯。」徐浩分析,即便鎳價未來逐漸穩定,隨著新能源補貼退坡,車企也會積極轉投磷酸鐵鋰。一旦鎳價大漲,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將會隨之大幅上升,加速蠶食三元鋰電池的市場份額。

令人疑惑的是,全球鎳價大漲環境下,隨著新能源企業轉投磷酸鐵鋰電池懷抱,以往成本居高不下、生產原材料「卡脖子」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嗎?

擁抱鐵鋰或難解燃眉之急

從2021 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開始搭載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讓曾經的行業「棄兒」成了車企相互爭搶的香餑餑。

由於需求激增,磷酸鐵鋰產量開始供不應求,這一點從價格走勢中可見一斑。鑫欏資訊數據顯示,目前磷酸鐵鋰的市場成交價格約為8.7萬元/噸。而在2021年年初,磷酸鐵鋰的市場成交價還不到4萬元/噸,同比漲幅已經高達126%。

在磷酸鐵鋰供不應求、價格高漲的基礎上,新能源車企扎堆轉投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路線,其實也面臨著一系列隱憂。

徐浩擔心,這種趨勢也會加劇磷酸鐵鋰電池供應短缺、提車周期長的問題。

「磷酸鐵鋰從『極寒』到『大熱』,讓很多電池企業都沒想到。」徐浩告訴懂懂筆記,從去年開始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大幅增加開始,部分動力電池企業開始宣布擴產,同時還有新電池工廠開始投資建設。

據鑫欏資訊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以中核鈦白、川恆股份、司爾特、廈鎢新能等為代表的多家新企業,產能建設規劃已經超過150萬噸。預計到2022年底,國內預計新增產能總和將達到98.5萬噸。

只不過,有將近七成產能的投放節點,是在2022年的下半年。也就是說,短期內磷酸鐵鋰電池產能仍將緊缺,市場價格或繼續上漲。

數據來源:ICC鑫欏資訊

今年1月,乘聯會公布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為350萬輛,並預測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其滲透率將達到22%左右,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會持續居高不下。

與此同時,作為磷酸鐵鋰電池傳統的「大客戶」——新能源商用車也在政策引導、鼓勵之下,出現銷量大漲的勢頭。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月新能源商用車銷量為1.2萬輛,同比增長了66.6%。

「也就是說即便換上了磷酸鐵鋰電池,新車的成本、產能壓力仍會很大。」許先生透露,在磷酸鐵鋰新產能徹底釋放之前,算上「缺芯」影響,新能源汽車提車周期長仍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值得慶幸的是,最近一、兩年,主流新能源車企的暢銷車型,大部分都有磷酸鐵鋰版本可選,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間的切換調整,想必比停產廉價電動車的決策要更簡單些。

【結束語】

不難看出,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導致鎳價上漲,短期內對於磷酸鐵鋰而言既是利好、也是挑戰。至於三元鋰電池,儘管成本上漲、份額遭到蠶食,但仍會是高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路線。

值此市場格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會出現變化,磷酸鐵鋰或將因「妖鎳」而徹底坐穩行業C位,長期來看這又是利好還是利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5763f7df15bc7ad8385f8bd545c4c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