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輝:引領教師教育自覺的四條法則

2023-07-16     校長傳媒

原標題:李光輝:引領教師教育自覺的四條法則

作者|李光輝(四川省平昌縣青鳳小學校長)

如何激發教師教書育人工作的主動性和熱情,考驗著校長的管理藝術。

所謂教育自覺,是指教育者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能自覺實踐、反思、學習、創新,以滿足不同學生內在發展的需求,促進每個孩子的最好發展。校長的管理藝術就是要激發教師主動教書育人的熱情,引領教師教育自覺。

01

尊重——讓教師對職業多一份敬意

現代學校管理倡導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尊重體現的是一種人格平等,也是個體的基本需要,尤其是教師,對尊重的需要更為強烈。感受到被尊重的教師,不僅會多一分自信,而且會對教師身份多一些敬意。

尊重教師就是要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權利,尊重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獨特感受。每個教師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都有其獨立存在的生命尊嚴和生命價值。在學校管理上,他們有參與的權利,有表達的慾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創造的慾望;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有自己的交往方式。

他們是一個個發展中的人,也有犯錯或失誤的可能。如果學校的管理制度都是在教師的充分參與中形成的,他們就會自覺遵守;如果學校的管理行為是建立在對他們的尊重之上,他們會樂意合作參與;如果在他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少一些強制的行為,他們就會多一些主動和創造;如果他們行為不當,管理者不是抓住不放,而是給予善意的幫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教師的心靈多一些對話,他們會自覺糾正。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他們會感到輕鬆愉快,進而對自己的工作多一些追求,對自己的職業多一份認可和敬意。

02

欣賞——讓教師對工作多一份熱愛

欣賞教師的前提就是要信任教師。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信任是開啟心扉的鑰匙。得到信任的老師就會多一分自信,多一縷陽光,多一些活力與激情,多一些展示和交流。信任帶給教師的是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力量。

欣賞教師的藝術就是要善於發現每個教師的閃光點,諸如關愛學生、樂於合作、嚴謹認真、改革創新、樂觀向上等。

這些閃光點可能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中,也可能在課外輔導的真愛中;可能在師生之間的親切交往中,也可能在同事之間的親密合作中;可能在與家長溝通的藝術中,也可能在學校發展的美好建議中。如果及時給他們點贊,學校就會充滿美的氣息,處處感受到美的芬芳。

欣賞教師的秘方就是善於用心靈的潛望鏡看待教師,用包容的胸懷、寬容的智慧誠摯幫助,從內心深處觸動每一個教師。

寬容對道德的震撼有時比懲罰更強烈。要講究語言的藝術,在善意的言語中潛藏著問候和關心,在和顏悅色的批評中表達真正的期望和愛護,在用制度去引導他們的行為時也不忘給他們成長的機會。

被人欣賞的教師不僅會感受到自豪,而且會懂得欣賞別人,也才會對教師職業多一份熱愛。

03

引領——讓教師對教育多一些追求

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但真正的教育藝術又無跡可尋。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原則,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要真正落到實處,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每個教育對象,採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或教育教學方式。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只有走進他們的心靈,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鳴。面對每個不同的孩子,教育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只有不斷創新的藝術。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教育有一種高度自覺,而這種自覺必須基於對教育的真正理解,對孩子的真正熱愛,對教育規律的真正把握,對教育科學的不懈堅守,對教育實踐的不斷反思和創新。這種自覺必然存在於一個有著共同的教育理想、教育志趣的教師團隊。

培養一個教育高度自覺的教師團隊,領導的引領是關鍵。西方管理學專家認為「領導者的成功定律,是由99%的魅力與1%的法定權力構成」。學校管理者不能僅僅把自己當作一個行政人員,而應該是先進教育理念的傳播者,是師生的學習領袖,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導師,是教育發展改革的先行者。

要善於傾聽、作風民主,引導教師形成共同願景;要深入課堂多觀察,在探討引導教學的同時張揚教師的個性;要走近教師,共同教研,讓教師不僅把教研當作改進教學的需要,而且要把教研當作一種生活常態,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讓教師樹立教育科學精神,在求知與創生中探索教育的真諦;要敢為人先,開拓創新,帶領老師始終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讓教師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要營造一種學習交流氛圍,與教師一起讀教育名著,交流學習心得,分享先進的教育理念,讓教師把學習當成一種需要,不斷涵養自己的教育思想,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要構建激勵機制,讓教師有追求、有盼頭、有進取的方向。

如果讀書、學習、交流、合作、研究、創新能成為一個團隊的生活常態,教師的教育自覺就會成為一種自然,教師對教育就會多一些追求。

04

服務——讓教師對發展多一些憧憬

教師職業很神聖,但教師並非神,而是普普通通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需要,這種需要可能體現在生活、家庭、工作以及自身價值實現等方面。這些需要的滿足,正是推動教師教育自覺的強大動力。只有了解教師的需要,尊重教師的需要,才能更好地為教師服務;也只有滿足教師的需要,才能激發教師的職業熱情,從而讓教師對自身的發展多一些憧憬和嚮往。

一方面,學校要善於為教師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校園環境。譬如建設休閒式的校園書吧,讓教師不僅能品味書的馨香,而且能感受茶的溫暖;多組織一些趣味活動,讓教師活起來、動起來,彰顯每個教師的活力;關心了解教師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多和教師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讓教師得到心理滿足等。一個溫馨幸福的校園帶給教師的是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另一方面,要善於給教師搭台,助推專業成長。譬如通過座談、討論等活動,廣開言路,讓教師主動參與學校管理;建立師徒關係,讓新教師在名師優師的陪伴中迅速成長;搭建學習交流平台,請進來走出去,讓教師敞開胸懷打開眼界,感受不一樣的教育風采;開展各類教育教學活動,讓教師有充分展示的機會;幫助教師總結提煉,讓教師多一些成功的感受;支持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出版專著、發表論文,讓教師多一些職業的夢想。只有感受到生長和成功的教師,才會感受到教育本身的生命力。

管理的本職就是服務。如果從服務的角度思考管理,管理者就會少一些行政命令,多一些傾聽與調研;少一些會議與事務,多一些溝通與交流;少一些檢查和評比,多一些研究和指導;少一些批評和說教,多一些生動和有趣。

服務,既要幫助教師克服生活與工作中的困難,讓教師安心、踏實工作,又要給教師搭建發展的平台,創造成功的機會,讓教師的需求得到滿足,讓教師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讓教師的才智得到充分展示,讓教師的教育理想得到激揚。

來源|《四川教育》2023年第6期

延伸閱讀:

「好校長」需要扮演的四個角色——校長如何引領學校改進實踐

葉瀾: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準

2022年引發校長共鳴的10大名家觀點,引領未來教育新征程

周冬妮:引領教師寫好講好學校的故事

張文鋒|好校長:學術志趣引領,搭建人才一體化培養的「立交橋」

一個好校長引領出一所好學校

李鎮西:我們是否正在兢兢業業地摧毀著孩子的幸福與創造力?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542d41aab9b1b1f9e1526c39adbdd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