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觀可感!從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宿遷元素」「宿遷貢獻」

2023-01-15     速新聞

原標題:可觀可感!從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宿遷元素」「宿遷貢獻」

可觀可感!從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宿遷元素」「宿遷貢獻」

1月15日上午,江蘇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在南京開幕。省委書記信長星主持大會。省委副書記、省長許昆林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總結過去五年和2022年成績,安排部署未來五年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具體規劃2023年重點工作。

報告很多方面的內容都和宿遷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蘊含著宿遷這座城市為全省大局貢獻的力量,引領著宿遷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當然,其中最讓宿遷人眼前一亮的,一定是那些實打實的 「宿遷元素」「宿遷貢獻」。

宿遷元素

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積極打造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支持宿遷建設『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範區」。

近兩年來,宿遷市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支持宿遷建設『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範區」的重大機遇,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關於支持宿遷「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意見》,制定編排491項重點改革任務,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著力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力加強對上爭取,81家省級部門出台專項支持政策文件78份,與宿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8份。縱深推進集成改革,全面深化示範區建設「179」工程(一個目標體系、七項系統集成、九大改革舉措),兩年新增國家級改革試點37項、省級試點120項,國家再生水利用配置、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省級全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省級不動產智能登記等5項試點為全省唯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宿遷改革創新的引領性、探索性作用不斷彰顯。

黃河故道流經豫魯皖蘇四省八市,全長728.3公里。宿遷地處故道中段,流經16個鄉鎮(街道),長114公里,區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宿遷將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作為「十四五」重大發展戰略,舉全市之力建設綠色水美生態廊道、富民增收經濟廊道、城鄉一體示範廊道、文旅融合展示廊道。通過近幾年的強力推進,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成效顯著。

宿遷元素

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開工建設濰坊至宿遷鐵路等項目」「開工建設宿連航道二期工程」。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黨的十八大以來,宿遷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年來,全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627億元,其中「十三五」時期完成投資較「十二五」時期增長52.2%。「公鐵水」暢聯水平全面提升,立體交通網絡體系不斷完善,為宿遷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特別是2022年,宿連高速一期、宿連航道一期等加速建設,徐淮路、通湖大道、洋河大道等完成改造,北京路、347省道等建成通車,外聯內暢交通網絡不斷完善。

宿連航道二期工程全長43.7公里(其中整治里程42.3公里),總投資41.5億元,是國家、省、市水運發展規劃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是全省幹線航道網「兩縱五橫」布局中「最北一橫」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計劃於2025年建成通航,將滿足1000噸級船舶通行,徹底打通宿遷東向出海通道,形成宿遷外向型經濟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嶄新局面。

以實幹出成績,用奮鬥顯擔當。省政府工作報告總結的成績中,自然有 「宿遷貢獻」。

2022年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一

報告原文:

2022年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為89.1,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7%以上,均居全國第一,物聯網、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等10個集群獲批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一,五年累計培育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86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9家,累計新增境內上市公司274家。

宿遷貢獻

去年,宿遷市以20條重點產業鏈為抓手,大力實施鏈主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增開票銷售超百億元企業2家、A股上市企業1家、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獨角獸企業1家,創成省星級上雲企業332家、智能工廠6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了3.5個百分點,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9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2165家。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正增長,

規模居全國第二

報告原文:

持續提振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加快回補,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4.28萬億元,實現了正增長,規模居全國第二。

宿遷貢獻

去年,宿遷市實施現代服務業「三大行動計劃」,出台「促進消費20條」,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全力穩住商貿物流,皂河龍運城、蘇州街等建成運營,預計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7.9%、全省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正增長,創成中國快遞示範城市。

生態環境質量創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

報告原文: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創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PM 2.5 年均濃度下降33.3%,優良天數比率、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分別提升5.2個、30.4個百分點。

宿遷貢獻

去年,宿遷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PM 2.5 濃度同比改善2.6%,國省考斷面優Ⅲ水體比例達92%。

糧食總產量達753.8億斤、再創歷史新高

報告原文:

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78萬畝,2022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753.8億斤、再創歷史新高。

宿遷貢獻

去年,宿遷市現代農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十九連豐」,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農業主導產業群鏈綜合產值達840億元、同比增長12%;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超72%,「宿有千香」和「霸王蟹」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一體化發展成為顯著特徵

報告原文:

大力實施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全面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工作,著力做好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大文章,一體化發展成為顯著特徵。

宿遷貢獻

去年,宿遷市堅持內外兼修、融合融通,科學劃定「三區三線」,「三生」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改造老舊小區15個、棚戶區153萬平方米,新改建公園綠地65萬平方米。

鄉村面貌展現新姿。新搬遷改善農戶2.4萬戶,創成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2個,成功入選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支持城市。

重大設施加快推進。洪澤湖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等有序實施;宿連高速一期、宿連航道一期等加速建設,徐淮路、通湖大道、洋河大道等完成改造,北京路、347省道等建成通車。

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報告原文:

聚焦民生「七有」目標,紮實推進民生實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2022年年初安排的12類5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宿遷貢獻

去年,宿遷市始終堅持發展為民、發展惠民,著力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百項民生實事圓滿收官、完成投資218.17億元。

富民增收基礎更牢。出台保企業穩就業惠民生12條,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

公共服務質量更優。深入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位供給等工程,15所中小學校建成投用、新增學位3.2萬個;加快完善公立醫療衛生體系,市傳染病醫院完成改擴建,創成省定基本標準村衛生室300個。

社會保障托底更穩。實施全民參保「幸福行動」,全年基本養老保險新增參保13.5萬人;推進醫保惠民行動,醫療保險覆蓋率保持在98%以上;紮實開展救助幫扶、兜底保障、臨時救助等工作,困難群體生活更有依靠。

速新聞記者 田慶伍 紀雅囡

製作:杜之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4b508167beff0cc20d6a870d5d5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