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是中華燦爛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角,我國歷來就是白酒大國,酒文化沿襲了數千年之久,讓國人對於白酒這個神奇的東西,有著很深的情節。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我國三十多個省市中,各地的風土人情獨具特色,各有不同,所以,人們對於白酒的推崇程度也是不同的。
在我國,北方人喜烈酒,這與當地人直爽豪邁的性格特點有關,還與當地的天氣及自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所以,在北方更容易誕生好酒量的漢子。
然而在南方,他們的酒量也不差,或許在北方人眼裡,總會覺得南方男人是吃完早餐都要用紙巾輕輕抿一下嘴唇的文雅的小男人形象,這你就錯了,南方人的酒量也不是吹的,就拿江蘇來說,同樣不缺漢子,這不還有一種說法嘛,叫做「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此話並非空穴來風。
所以,北方和南方在酒量上非要比個高低,分個勝負的話,還真不好說,但是如果說哪的男人更捨得在酒上花錢,那就非以下這幾個地方莫屬了,因為他們是全國公認的愛喝好酒,會喝好酒,因此也更願意在酒上花錢,快看看有你家鄉嗎?
一、廣東省
廣東人不愛喝酒?廣東人全國酒量墊底?廣東人喝酒佛系?都是假象,因為據往年的相關數據顯示,廣東省的酒水消費排行是常年位居全國第一的,這其中與2點原因有關:
廣東省經濟發達,商務會議眾多,在洽談生意時,當然少不了好酒來撐場面。
廣東人愛養生,這是全國公認的,因此他們在喝酒時一般都是只挑好酒,且要是純糧的,就像這款緣得仿台酒一樣,在廣東一些地區就很常見。
這個酒,是產自貴州茅台鎮的一款優級醬香酒,原料上臻選優級小麥和地道糯高粱,赤水河河水,最後再有傳統的「12987」釀造工藝加持,每一滴都顯得彌足珍貴。
作為一款仿台純糧食酒,外表採用深色包裝,高端大氣,作為商務用酒也是再合適不過了,酒體微黃透明,無雜陳,無懸浮物,酒液掛本明顯,有著老酒獨有的黏稠度。
開封后,滿屋盈滿酒香,醬香純正,幽雅細膩,略帶一絲窖香;輕抿一口,微甜,微酸,生津感較強,中段略苦,但不澀不幹。酒體包裹成團,宛如軟玉,滑潤無比。
入口爆香醇厚,能品出微微的酸味,生津感明顯。中段回甜甘冽,果香和窖香迸發而出,醇厚沒有雜味。酒液入喉,唇齒留香,全身暖暖的,沒有太過的辛辣感,隔天想到還會流口水!
所以,這個酒會被很多廣東人喜愛,而這樣的好酒,在廣東更是數不勝數。
江蘇省
江蘇人,歷來給外省人的感覺就是小家碧玉、溫文爾雅、溫潤如玉,甚至有人說,江蘇的風是軟的,水是軟的,人也是軟的。但是這個軟可不是性格軟,而是氣質軟。
很多人覺得江蘇人表面上一看就是「不能喝酒」的他們喝起酒來是有多麼勇,特別是在蘇北地區,就連喝酒很厲害的山東人都要敬三分。畢竟,「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小綿羊」這句話可不是胡亂吹噓的。
不過,江蘇人也很願意在喝酒這件事上花錢,畢竟,江蘇也是我國的經濟大省,一直以來就是富庶之地,所以,江蘇省內也誕生了很多的好酒,比如「三溝一河」、分金亭、沛公酒等。
三、河南省
河南人喝酒有4個「怪習俗」,一是到場自帶酒;二是喝酒配涼菜;三是喝酒必講由頭;四是啤酒和白酒不混。總之,你要問河南人到底有多能喝?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能吃到涼菜算我輸」。
「中原大地最長的路,是河南酒桌上的套路」,這是對河南人喝酒規矩最形象的詮釋在,在河南人的酒桌上,上完菜後,要先喝3杯開場酒。然後,倒酒、勸酒、端酒等規矩之繁多,更是一杯接著一杯停不下來,所以經常有人在熱菜還沒上齊之前,就醉倒在酒桌上了。
雖然河南人喝酒很豪爽,能夠一直喝,來者不拒,但是他們喝酒也不是亂喝,還是比較挑剔,只喝純糧好酒,因此,他們也很願意在酒上花錢,花在酒上的錢雖然不像廣東人那樣大方,但也絕對不吝嗇。
四、山東省
山東人喝酒熱情、直爽,表面看似強悍,實則十分細膩周到,山東人喝酒戰線拉得很長,一喝兩三個小時都是最基本的,此外,山東人喝酒也是白的,啤的都喝,所以說,如果和山東人喝酒,沒點酒量都不敢上桌。
山東人除了喝酒厲害,他們還很願意在酒上花錢,畢竟喝酒那麼厲害,酒量那麼好,當然要喝好酒了,加上山東沿海,所以自然也是不差錢的,甚至有人曾說「山東人是站在喝酒鄙視鏈頂端的」。
不過,也有人說,山東無好酒,山東酒不出名,要是你也這樣認為,那就錯了,像一品景芝、孔府家、景陽岡、扳倒井、蘭陵王等等,都是酒質好,但就是名氣不大,但是這些酒也是山東近600億市場的有力支撐。這樣看來的話,你還會覺得山東人不捨得在酒上花錢嗎?
寫在最後:中國飲酒人數眾多,如果是論酒量,那內蒙古和東北三省、雲南、貴州也絕對是榜上有名,但要是論哪個地方的人最捨得在酒上花錢,我覺得還是上面這4個省比較有名,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