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好對聯讓人津津樂道。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獻上獻上3副才華橫溢的極品對聯,讚頌千古奇女子,讓人拍案叫絕。
第1副:思親淚落吳江冷;望帝魂歸蜀道難。
這是寫三國時期孫夫人的對聯。所謂孫夫人,也就是劉備與東吳聯姻所娶的妻子,史書不見其名,民間稱為孫尚香。
按照《三國演義》描述,劉備與孫尚香感情深厚。後來東吳方面以吳國太病重誆騙孫尚香回吳,孫尚香就留在了吳國。
等到夷陵之戰劉備兵敗,孫尚香聽說劉備戰死,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
據說歷史上的孫尚香和劉備感情並沒有那麼親密,也沒有「殉情」的行為。但《三國演義》中的孫尚香形象,顯然更符合老百姓的想法,因而成為大家記憶中的經典形象。
此聯乃是根據《三國演義》而作,短短14個字,將孫尚香的形象刻畫得頗為生動。
上聯寫孫尚香「孝」的一面,體現出孫尚香對於母親吳國太的懷念和孝心,也為孫尚香離開劉備的行為做一種解釋:「夫與母不能兩全,為了成全孝道,只能離開丈夫返回吳國。」
而下聯同樣是對孫尚香的行為做解釋,通過孫尚香「望西痛哭」的行為,體現了孫尚香對劉備的深厚情意,也對老百姓解釋:「孫尚香並沒有辜負劉備,就讓我孫尚香與劉備一起離開人間吧!」
換言之,此聯所寫乃是孫尚香不能兼顧孝與愛而最終完成了孝與愛的兼顧,塑造了孫尚香「道德完人」的形象,讓讀者能夠體諒孫尚香的行為,更敬佩孫尚香的奇烈。
聯語用字精準,一「冷」一「難」,借景抒情,情意纏綿,讓人感受到孫尚香波瀾起伏的內心,感受到孫尚香淒涼無奈而又悲壯可歌的一生,感受到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
第2副:世間多少奇男子;終古從無一婦人。
此聯所寫同樣是一位奇女子,乃是為楚漢時期的漂母樹碑立傳。
漂母就是洗衣服的大娘,她可憐落魄無依的韓信,給韓信施捨了剩飯。
韓信感動不已,說以後要報答漂母。漂母卻說:「男子漢不能闖出事業,卻要寄人籬下。算了吧,難道我是想要你的報答嗎?」
韓信由此奮發向上,最終成為了名震天下的大將軍。後來,韓信功成名就,找到漂母,贈送千金,這就是「一飯千金」的典故。
此聯最妙的地方在於一語雙關,借古人來抒發自己的感慨。
所謂「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英雄常有而賞識英雄的人不多。
世間多少奇男子,言外之意是又有幾個能像韓信那樣脫穎而出,像韓信那樣出人頭地呢?
換言之,世上許多奇男子,根本遇不到漂母這樣「識英雄於未遇」的人,早已經餓死了,早已經在「枯魚之肆」待著了。
終古從無一婦人,是對漂母的極端推崇。作者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慨,大概他自己也是懷才不遇,也渴望遇到漂母這樣的人,渴望得到一絲溫暖的慰藉。
這種「懷才不遇」的感慨,是具有普適性的,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很多人都會對自己的遭遇憤憤不平,覺得人間不公,覺得社會暗黑。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連城》說:「一笑之知,許之以身,世人或議其痴。彼田橫五百人豈盡愚哉!此知希之貴,賢豪所以感結而不能自已也。顧茫茫海內,遂使錦繡才人,僅傾心於峨眉之一笑也。悲夫!」
韓信與漂母的遇合,之所以成為千古佳話,正是因為極其難得。故而,「終古從無一婦人」的讚嘆,雖然看上去誇張,卻顯示出人們對漂母的無限敬仰。
第3副:谷鈴如訴舊愁來,蜀道秦川,過客重談楊李事;墓粉還將秋色補,雨塵雲夢,傷心何似漢唐陵。
看對聯的內容,大家都能輕易明白,這是寫楊貴妃的對聯。作者前往貴妃墓前,感嘆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的纏綿愛情,嘆息兩人愛情的不得善終,傷心感慨,盡在不言中。
此聯最妙之處,在於文辭雅麗,用典自然。
上聯以「雨霖鈴」溝通今古,顯出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不但在當時是一段恨事,在後世也是不朽的傳說。
下聯以江山衰頹來襯托美人逝去,也是高明無比的手法。
世人懷古,一如李白所言「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滄桑萬古,無法釋懷。而作者在馬嵬坡感嘆美人之死,感受到天意的無情,心中之傷心震撼,不亞於親眼見證繁華王朝的崩塌。
換言之,藉助對比之法,楊貴妃的美人芳魂便擁有了穿透時間的魅力,讓人們無限懷想追慕。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看到優秀的,我會寫入文章里。
失業在家,寫文餬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讚賞、收藏和轉發!1塊錢是情,2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