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坦克為何還沒上前線?烏克蘭春回大地,淤泥竟能吞噬豹2坦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西方的新聞報道中多次評價在波蘭等國訓練的烏克蘭坦克兵,認為其學習操作西方坦克非常迅速,能夠熟練掌握駕駛西方坦克的訣竅。比如挪威軍方官員就稱讚烏克蘭坦克兵,很快就學會了如何操作奧斯陸捐贈的8輛豹2A4主戰坦克。
「事實證明,烏克蘭人在學習新的西方坦克方面相當出色。它更容易使用,因為它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操作,」挪威國防學院的Palle Ydstebø中校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於車內的舒適性和空間比舊的蘇聯坦克要好得多。」
然而,雖然烏克蘭已經多次表示接收了西方的主戰坦克,並時刻做好準備開赴前線,但卻至今都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烏克蘭的西方坦克被投入一線。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烏克蘭人如此謹慎呢?顯然,春季的來臨是很重要的原因。
圖片:陷入沼澤的豹2A4主戰坦克。
4月份是烏克蘭當地著名的「泥濘季節」。
去年也是這個時候俄軍發起了進攻,但大量技術裝備陷入了烏克蘭平原上的各種淤陷,導致不得不拋棄昂貴的坦克裝甲車輛。同理,烏克蘭的「泥濘季節」不但可以讓俄軍行動速度大受影響,也將影響更加沉重的西方主戰坦克。
「泥濘季節」一般存在於冬季地面結冰、春季會解凍的地方。冬天,土路和其他小徑下面的地面會被凍硬,然後被一層一層的雪覆蓋。隨著溫度升高,雪和地面表層開始融化,但是水無法穿透仍然結冰的地下,就容易形成深而粘的泥漿,使道路變得泥濘不堪。
圖片:陷入淤陷的俄軍BTR-82A輪式步兵戰車。
此外,大量的雨水也會造成地面泥濘的狀況。
因此,「泥濘季節」一般發生在融雪和大雨過後的春季和秋季。烏克蘭就是處於會發生「泥濘季節」的地區,甚至有一個專業術語——Rasputitsa(意為路況不好的季節)來形容烏克蘭的春季。
以「豹」2A4主戰坦克為例,戰鬥全重55.15噸,一旦遇到柔軟的爛泥時就會沉下去。烏克蘭平原土壤鬆軟,只有正常的道路才有較高的承重力。俄軍在去年往往就是沿著公路擺出「一」字長蛇陣,因為除道路以外的其他地方,車輛下陷的幾率太高,一旦脫離公里,很多坦克都陷入其中。
這種狀況烏克蘭手中的西方坦克一樣會遇到,淤陷的坦克如果想要爬出來,不但需要有其他車輛的牽引,還必須高速運轉自己的發動機,這導致發動機容易受到損傷。
圖片:惡劣的地形使得俄烏戰爭中坦克只能夠沿著公路推進,一旦離開道路就會淤陷。
春節糟糕的地形或許是烏克蘭的西方主戰坦克短時期內沒有部署到前線的主要原因,如果這些金貴的西方坦克沒有被擊毀,反而是被烏克蘭的大地所吞噬,那就玩笑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