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0多歲的農村老人告訴我:羊有異食癖,它們不僅吃草,還吃泥土、骨頭和糞便,甚至還會模仿人類誘拐小雞吃,而且一旦到了繁殖期,羊就會變得極度暴躁、好色,還經常向人類發動瘋狂的撞擊。那麼,羊為什麼喜歡吃草?它們的異食癖又是怎麼來的呢?
關於家羊
羊是古代六畜之一,分為山羊和綿羊兩種,它們都是牛科動物,關係和人類與大猩猩差不多,在外觀上綿羊身體豐滿、體形較胖,頭上長著螺旋狀的彎角,而山羊則身材健壯、四肢修長,頭上的羊角如尖刀,看起來很有殺傷力。
據記載,人類在10000年前就已經開始馴化家羊了,不過羊本性難馴,而且脾氣暴躁,尤其是在發情期的時候,為了吸引母羊的注意,公羊經常生死相向,據說打架的撞擊聲隔個山頭都能聽到。
家羊的瞳孔是方形的,這在西方是邪惡的象徵,因此很多影視作品都把惡魔塑造成「羊角怪人」,不過和人類圓形的瞳孔相比,方形瞳孔的視力更加清晰,視野範圍可達320度,這讓羊不用轉頭就能看到四周的一切,十分逆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家羊雖然是反芻動物,但羊膻味並不是它們的分泌物,而是由脂肪中的石碳酸產生的,因此在吃羊肉的時候,只要去掉脂肪膻味就消失了。
那麼,羊為什麼喜歡吃草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家羊其實是一種典型的雜食類動物,它們不僅喜歡吃草,還會吃一些小動物來打牙祭,只不過羊的捕食能力太差了,因此只能以草為主食。
1.草類分布廣泛,比較容易獲取
據英國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家羊和熊貓在幾十萬年前都是吃肉的動物,但後來地球氣候發生了巨變,它們平時吃的動物因無法適應環境而滅絕,所以為了生存,家羊和熊貓只能「改行」吃草了。
畢竟青草相對於肉食,不僅隨處可見,而且很容易就能得到,吃起來也極其方便,雖然營養不如肉類,但勝在量多,只要延長食草者的進食時間,還是可以填飽肚子的。
而且家羊的捕食能力很差,它們的牙齒很平、很鈍,只能咬死小雞、小鴨,面對體型稍大一點的兔子都毫無辦法,速度也退化嚴重,短距離衝刺能力極弱,所以只能以青草為主食。
此外,青草分布廣泛,進行搶食的競爭者很少,這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戰鬥,讓家羊可以安心地進食,不會受到意外的傷害,客觀上延長了自身的壽命。
2.家羊是反芻動物,就算是乾草也能全部消化
家羊的消化能力極強,它們有4個胃,分別是瘤胃、網胃、皺胃和瓣胃,其中瘤胃的功能是浸泡和軟化粗纖維,網胃與瘤胃能分泌消化酶,進行化學性消化,而瓣胃的作用則是研磨和壓榨,將乾草徹底消化。
家羊還是典型的反芻類動物,它們白天僅初步嚼碎,就將青草全部咽進胃中,到了晚上再反芻到口中慢慢咀嚼,最後在重新咽回肚裡消化,因此進食效率極高。
家羊的瘤胃很大,大約占據胃部60%的面積,而且裡面還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是由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原蟲組成的,產生蛋白酶能將家羊胃裡90%的纖維素成功分解,進而促進消化。
家羊的消化道也很長,大約是它們體長的30倍,尤其是負責吸收的小腸,比大腸足足長了10倍,可見家羊的消化能力是多麼的恐怖。
3.羊的生理結構,決定它們只能以草為主食
一般來說,動物的飲食都是由其生理結構決定的,因此人們將動物分為雜食動物、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不過雖然羊是雜食動物,但還是以青草為主食,因為它們的生理器官十分特殊。
家羊與人類不同,它們雖然也吃肉,但經過千百萬年來的進化,它們的器官在構造上已經不適合消化肉類了,而且長時間的吃草,讓家羊的戰鬥力越來越差,無法像食肉動物那麼兇猛,只能成為被狩獵的對象。
在這樣的環境中,家羊自然只能以青草為食了,不過幸運的是,家羊的消化系統十分強大,能將粗糙的草類充分吸收,並全部轉化為營養,這是很多動物都達不到的事情。
可以說,無論是羊吃草,還是狼吃肉,都是它們的天性,也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更是維繫生物鏈的重要一環。
家羊的異食癖是如何產生的?
羊的異食癖是指家羊喜歡舔食和啃咬一些不正常的東西,比如瓦礫、糞便、紙張、骨頭等等,這是由飼養環境、食物和基因等多種因素引起的,時間長了,對家羊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
造成家羊異食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環境因素
羊是一種很活潑的動物,它們天性愛動,喜歡自由,但是人工飼養的羊一般都關在羊圈裡,而當羊圈面積過小或者光照、通風較差時,羊的心理就會出現問題,甚至為了發泄四處啃咬,久而久之,便出現了異食癖的情況。
2.營養因素
家羊體內一旦缺乏銅、鐵等微量元,它們就會到處亂舔,從而引發異食癖,而且這種行為還會導致家羊的身體,無法充分吸收營養,造成營養不良,導致胃裡的微生物就會銳減,並出現胃部疾病。
3.蟲害因素
養過羊的人都知道,家羊的身體很脆弱,不僅經常患病,還總是被線蟲、蛔蟲等寄生蟲寄生,這些寄生蟲會和家羊爭奪營養,導致家羊生長遲緩,最終出現異食的現象。
家羊為什麼不能成為寵物?
羊在古代貿易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們不僅可以提供羊肉,還可以提供羊皮、羊毛,對人類的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過可惜的是,家羊在六畜中的的地位一直不高,而且完全不能成為寵物。
1.人類馴養羊的目的,就是為了吃肉
人類馴化家羊的歷史,已經有一萬年了,而最開始馴化的目的,就是為了吃羊肉,因為羊肉性質溫熱,含有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味道鮮美、肥而不膩,是很多心目中最好的美食。
所以羊是不會成為寵物的,而且寵物都是有固定作用的,比如養條狗能看家、養只貓能抓老鼠,但養頭羊卻沒什麼作用,它除了會「咩咩」的叫個不停外,什麼都不會幹,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是處。
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家羊的聲音實在太難聽了,而且它們見到人會叫、見到雞鴨會叫、看到狗也會叫,總之見到一切都要「咩咩」叫幾聲,如果長時間接觸,一般人根本無法忍受。
此外,家羊和貓狗不一樣,它們的眼睛是橫瞳孔,看起來很可怕,完全沒有漂亮和靈動的感覺,僅憑這一點就打消了很多人,想要將羊當成寵物的念頭。
2.家羊脾氣爆發,經常攻擊人類
農村的老人常說:牛憨羊狠,意思是牛很憨厚,和人類很親近,而羊則不知輕重,和人類不親近,因為家羊脾氣很暴躁,一旦發怒了,無論是家畜還是人類,都會不留餘地的發起攻擊,性格極其狠辣。
要知道,家羊的衝撞力是十分強悍的,它們堅硬的犄角,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而且家羊的高度,正好對上了成年男性最脆弱的部位,被撞一下還是很危險的,嚴重的甚至直接重傷。
家羊的好奇心也很重要,它們一旦遇到不認識的東西,就會用牙齒啃一下,無論是樹皮還是家具,都逃不過它們的魔掌,可以說在「拆家」方面,與哈士奇難分伯仲。
如此暴躁的脾氣,讓家羊很難被徹底馴服,無法成為人類的寵物,只能成為圈養動物,並提供羊肉,成為人類的美食。
3.羊很不衛生,沒有寵物的自覺性
作為反芻動物,家羊每天吃飯的時間非常長,食量也非常大,但問題是家羊沒有定點排便的習慣,喜歡邊走邊拉,而且還喜歡在食料上方便,連豬都不如。
最關鍵的是,想要把家羊馴化成寵物,就必須訓練它們定點排便,但是家羊根本不具備服從性,只會聽從自己的意見,所以想要「制服」它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家羊糞便的味道也很難聞,甚至可以說是熏腦子,一般人根本無法忍受,由於消化系統的緣故,家羊每天都會釋放出大量的氣體,這讓一些小型農村充滿了臭烘烘的味道,而且這些氣體中還含有大量的甲烷,對環境也有一定的危害。
不僅如此,羊是有膻味的,尤其長毛羊,3米之內就能聞到它們的膻味,而且家羊的膻味揮發性極差,一旦沾上了,短時間根本無法去除。
4.家羊的智商很低
其實家羊不僅脾氣暴躁,智商也很低,甚至達到了被豬、牛碾壓的地步,畢竟牛能幫助夠人類耕地,聽從人類的指揮、服從人類的命令,而豬雖然不會耕地,但它們智商很高,甚至還被培養出了很多職業技能。
與之相比,家羊的智商實在太低了,除了吃肉,就沒有其他功能了,而且家羊還容易「喪失自我」,比如把羊和一群家犬都養在一起,時間長了,羊就會認為自己也是同類,並把自己當做族群的「頭羊」。
除此之外,家羊的抗病能力也很差,它們對疾病的抵抗力遠遠弱於其他「六畜」,一旦缺乏專業人員的照顧,就會生病甚至直接死亡,普通人很難養活。
總之:
家羊雖然是雜食動物,但青草更符合它們的進食需要,而且青草分布也很廣泛,比較容易獲取,家羊的消化能力也很強,就算是乾草也能輕鬆吸收,因此羊比較喜歡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