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首發|《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集·清代編》,幾代學人的夢想

2023-10-21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重磅首發|《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集·清代編》,幾代學人的夢想

《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集·清代編》(全19卷)首發!

一部清代中俄關係的「百科全書」,全景式展現清代中俄交往歷史,百餘位專家,近三十年努力,校釋精良,來源全面。

前 言

《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集》第 1— 19 卷收集和編纂了清代 1653 年至 1911 年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這些文件反映了兩個相鄰大國在長達 259 年中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交往歷史。

……

代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基本上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文件,二是中國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藏文件。第 6— 18 卷,檔案的時間跨度為同治元年至宣統三年,由這兩個方面的檔案文件按時間先後混編而成。1949 年解放戰爭結束前夕,一部分明清和民國時期的歷史檔案,其中包括一部分中俄關係歷史檔案,被運到了台灣。本書彙集了兩岸所藏有關中俄關係方面的檔案,將其重新融合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實現了海峽兩岸學術遺產的珠聯璧合,必將惠及各方和後代。

本書第 19 卷檔案的時間跨度為 1907— 1911 年,與第 17 、18 卷檔案的時間是重疊的。第 19 卷與前 18 卷的不同在於:其一,前 18 卷完全是中國館藏的檔案文件,而第 19 卷主要是來自日本和俄羅斯的館藏文件;其二,如果說,前 18 卷基本上反映的是中俄兩國雙邊往來的歷史,那麼第 19 卷主要反映的是俄羅斯帝國內部的對華決策以及與第三國日本和英國在侵略中國方面又勾結又爭鬥的歷史。所以把這部分檔案文件單獨列為一卷,對讀者也許更為方便。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文件的編選工作(包括原材料的搜集、選擇、抄錄成稿,按照一定的體例進行編排,增加標題、標點、分段、注釋等,以及對滿文、蒙古文、俄文、拉丁文檔案的翻譯,目錄的制定,前言的撰寫,全稿的審訂等工作和工序)由該館編研部承擔,朱金甫總負其責,主要參加編纂的人員有:朱金甫、薛瑞錄、宋秀元、傅克東、俞炳坤、鞠德源、呂堅等。其中滿文文件的翻譯工作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部承擔,主要翻譯人員有任世鐸、安雙成、栗振復、屈六生、關孝廉、劉景憲等,任世鐸審訂。此外,韓毓虎、單士魁、張書才、方裕謹也參加了編選工作,羅明審閱了全部文件,陳輝校對全書列印稿。中國人民大學俄語教研室的老師、內蒙古自治區語言文學歷史研究所的研究員們翻譯了俄文、蒙古文及拉丁文文件。李明在解決疑難字詞方面提供了幫助。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原館長邢永福對以上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

中國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對外開放,對完成本書和豐富清代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條件。參加這部分台灣所藏檔案文件搜集工作的有沈影、張曉慧、呂靜;對檔案圖片進行數據化的有聶茹萍等;參加列印稿校對工作的有王永鶴、張聰明、張紅俠、呂靜;對文件進行校點、注釋和審訂工作的有薛銜天、李書源、吳錫山、陳開科、王海明、王明偉、吳彤、朱一丹等。其他參與者還將在各卷說明中分別列出。

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中國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所藏的兩部分清代中俄關係檔案史料混合統編為一體(本書第 6— 18 卷)的編輯工作由李靜傑負責主持。

在此,我們對上述所有做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和其他默默奉獻者,對各卷的主編和副主編,表示敬意和衷心感謝!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我國現存清代中俄關係歷史檔案卷帙浩繁,在文件搜集整理中,難免有不少遺漏,期待後來者予以彌補。此外,清代檔案文件為文言文,這增加了編纂工作的複雜性和難度。由於水平所限,再加上有些卷編纂時間倉促,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李靜傑

2016 年 12 月 6 日

以上整理自《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集·清代編》前言

內容簡介

中俄關係,逶迤曲折,以史為鏡,鑑往知來。《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集·清代編》共19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靜傑主編。本書收集和編纂了清代 1653 年至1911年中俄關係歷史檔案文件,反映了兩個相鄰大國長達 259 年間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歷史。本書以我國海峽兩岸檔案為主體,兼及外國檔案,文件質量高,來源全面;不是檔案文件的堆積,而是對大量文件的篩選、點校、注釋、翻譯和論述,為中俄關係史、清史、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資料和視角,堪稱一部清代中俄關係的百科全書

作者簡介

李靜傑,1941年生,江蘇邳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俄語專業,曾先後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大學、美國伯克利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進修和學習。1966-1981年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工作。1981年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蘇聯東歐研究所(現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工作,歷任副所長、所長。長期擔任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會長、中國中俄關係史研究會會長、中俄和平友好發展委員會學術分委會主席,2001年獲俄羅斯科學院名譽博士。曾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從事蘇聯和俄羅斯研究。合作撰寫和主編的著作有《俄羅斯與當代世界》、五卷本《葉爾欽時代的俄羅斯》、四卷本《十年巨變》,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及各類文章二百餘篇。

簡 目

每日一書

《雜草、玫瑰與土撥鼠:花園如何教育了我》

每日一詞

《新華成語大詞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3a11c558f812cdd6fcce2ff92a99f67.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