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8點:讓我看看是誰還沒下班?

2023-09-22     果殼網

打工人,你是被哪句話「逼瘋」的?

「這個活動比較急,方案明天一早就要。」

「方向你自己把握,先給我出6稿方案。」

「我總覺得目前這版feel不太對,但我說不出來,你懂我的意思吧?」

「排版上錯落開的同時,再緊湊一點。」

「還是用第一版吧。」

源自網絡

「天選廣告人」室友小張下班回家,招呼還沒打,翻出電腦就開始敲敲打打。喘口氣的功夫告訴我:「客戶新車要上市,要請一些汽車博主,KOL做試駕活動。」可他剛轉組,對行業和公司產品都沒有那麼熟悉,這可把他愁壞了。

我建議他用「AI武裝自己試試」。他說,「聽過用AI寫文章,用AI作圖,那我要交的是個PPT,這得怎麼辦?」這期間他要完成,拆解客戶brief—構思創意—搭建框架—逐堆兒查資料—完善方案等流程。就拿查資料來說,可能就得花上個一天。然而看著那張疲憊的臉,我便知道他連個創意思路都還沒有。

眼下,一個能提高效率、砍掉重複性勞動,但又能幫助發散思路的辦公軟體十分必要。我向他推薦「百度文庫」,朋友起初還不解,印象里,百度文庫還是那個傳統的文獻檢索和學習的軟體。

一查才知道,在接入文心大模型之後,百度文庫已經上線了多項AI新功能。開放首日,就有超200萬人次體驗,而每一項新功能,都好似為「打工人而生」。

多虧它,

打工人也當一回「抽象的「甲方

更為驚喜的是,上手幾乎沒有門檻。進入百度文庫的頁面,右下角的「文檔助手「就會引導用戶「發問」。

右側增加文檔助手丨源自作者

小張在文檔助手中輸入「幫我寫一份新能源車試駕活動的PPT」,不一會兒,它就把大綱搭了出來。不用問,它寫得比人快嗎?就這麼說吧,我在旁邊一目十行,都跟不上它生成的速度。

回車後,自動列出大綱丨源自作者

基於學習到的文庫資源,它生成框架的邏輯完善,詳盡到囊括了執行一場活動需要的所有環節、要素。看起來,用戶因事制宜地拿來增、刪、改就行。小張手動修改了「客戶溝通」環節,刪去了「活動講解「等瑣碎介紹。

生成的大綱可以手動編輯丨源自作者

接著,文檔助手按照修改過的大綱來「生成PPT」,這一過程大概也只用了40秒。

點擊生成PPT後,選擇顏色丨源自作者

生成中丨源自作者

生成完畢,自動配圖丨源自作者

如果要說未來可以完善的地方,它目前為你搭好的是基礎框架,但在你毫無思路的狀態下,能靠工具啟發一下,也還不錯。

後面要做的事情,就是怎麼給PPT完善一番。

最讓他頭疼的是寫新能源汽車市場調研,在過去,檢索資料、學習、理解消化這一套下來,怎麼都得花上一天。

現在好了,擺在他面前的是現成的文庫。除了直接搜索,還能「使喚」文檔助手,讓它「生成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

AI給出一段它總結歸納出的回答,除此之外,還提供了文庫里更多相關資料

隨手打開一篇——「好長不想看」,小張抱怨道。我安慰他不如試試文檔助手,還能幫著做點啥?當在文檔助手裡輸入「/」,就能看到「總結文檔」的快捷指令。小張快速篩選了幾篇出來,作為參考。除了庫內的Word文檔,PDF文件同樣也可以進行歸納和總結。

長文檔提煉丨源自作者

PDF文件同樣可以提煉總結丨源自作者

也許你會說,「總結歸納」本來就是AI擅長的,市面上一些「搜索/文字編輯」類工具也能做到。那他和AI接下來的操作,可以說又把打工人從一項「機械勞動」中徹底解放了。

還在剛剛打開的文檔里,他選中了一段滿是數據的段落——介紹了某車企在2023年上半年每月的交付成績,文檔助手「溫馨提示」它能把該段文字生成圖表。

這一段涉及的數據信息少,所以用折線圖就能直觀展現,單一類型數據的走向變化。

右邊是生成的折線圖丨源自作者

當想對比不同車企的交付成績時,柱形圖就更為合適。

自動生成柱狀圖丨源自作者

文檔助手抓取到文字後,先去分析其中的數據信息,再生成一種合適的圖表並呈現。果然,這「二次編輯「後的資料,更快且更易讀了。

小張說,想試試業內公司和產品的橫向對比。於是他直接讓文檔助手「生成XX公司2022財年分析的PPT」,並把三家「新勢力」拉出來同步對比。讓他意外的是,生成的PPT不僅條理精簡清晰,配圖對應品牌精準,還根據內容直接生成了圖表,附在各自位置上。

自動生成的PPT及圖表丨源自作者

這樣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用修改,直接作為案例分析,他要做的就只是複製,粘貼。

忙忙叨叨一陣,我看他的PPT也越來越像樣。我問他,這不挺簡單的?他說,沒錯,但以往這些要手動一張張輸入內容,再對每一張美化。留給創意的時間被大大壓縮了。而現在,他終於能好好想想試駕主題,視頻腳本等等真正需要費神的東西。

說著說著,領導電話來了。「喂,小張啊,我這有一份文檔,我覺得內容不錯,你把它融進PPT里。」

「哦對了,你不得不處理很多類似的臨時需求,也很牽扯精力。」小張放下電話。

要是放以前,他的工作流程大概是,把這篇文檔內容拆解,提煉一下,再手動敲到對應頁上。但他用了文檔助手裡的「Word生成PPT功能」,上傳本地Word文件後的幾十秒內,一份PPT就做好了。任何Word都可以,但是分階段Word的呈現效果相對更好。

用戶自行導入的Word可直接生成大綱和PPT丨源自作者

這是一篇「解釋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降價原因,並為消費者提供購買建議「的文章。這次生成的PPT並不「發散」,它依舊保持很結構化拆解的做法,根據原文檔解析內容,提煉出大綱,再擴充大綱下的每一個小標題。

它將文章中比較重要的點,比如「價格戰原因,來自排放新規,車企經營狀況,新能源對燃油車的競爭、購車關注平台切換「等都提煉了出來,可以說改改就能用。

正在我倆驚訝於「AI生成PPT「能做到如此的同時,我也測試了國外另一款工具 Gamma。Gamma給出來PPT「成品」,邏輯沒問題,但是拆解和提煉的能力遠不如百度文庫,例如,它幾乎每一頁問題下的回答,都是大段式的。我仍然要花很多時間去讀,所以相比之下,它能帶來的效率提升並不高。

Gamma習慣性生成大段文字丨源自作者

試想一下,「PPT生成圖表」和「Word生成PPT」兩個功能未來結合在一起,有多」王炸「。再多的臨時需求拋過來,AI都能幫接住。小張試了一下,PPT內的圖表還可直接編輯,數據不小心搞錯了,也不用返工重來。

最後一步,就是對PPT的風格,字體,格式等統一調整和美化。

但讓我倆驚訝的都不止於此。

第二天下班,小張一改昨日疲憊。他滔滔不絕講述起來,趕地鐵時,領導又打電話過來了,說把PPT再改一下,「馬上就要!」

早高峰我哪裡能把電腦掏出來?但我靈機一動,給手機里當即下載了百度文庫App。然後他發現,手機也同步上線了這些AI功能。讓他沒想到的是,用手機做PPT居然更方便,可以語音交互,「動動嘴」就能生成一個PPT。

手機還可以語音操作丨源自作者

「腦」好用了,「手腳」才協調

百度文庫的這一套操作下來,我覺得與傳統辦公軟體的最大不同是,不用切換平台,且實現了檢索資料/本地資料上傳,資料看完就能拿來生成PPT,看不完AI也能幫你看,順帶省了配圖,美化,排版,糾錯那些費功夫事兒。

可以說百度文庫將傳統辦公軟體中「呼聲」最高的功能,都重新「AI化」一遍,並銜接起來。要我說,稱之為「一站式智能文檔平台」不為過。而且這些功能並不是一攬子拋給你的,它們將你的前後需求銜接得很順暢。

比如文字/創意工作者,在開始寫作之前,往往需要參考大量資料獲得靈感,思路。作為一個「文檔檢索庫」,百度文庫過去主要承擔了這一功能。然而之後呢?檢索是為了學習,和內容創作,甚至更後一步的交流,分享。

現在,「劃知識點」(總結/你問它答)讓學習高效了起來,生產力工具呢?在提升創作效率的同時,也更好用了。好用是個寬泛的形容詞。舉個例子,在百度文庫的文檔里隨機選中一個段落,它會判斷內容後,給出「生成圖表」或是「總結概要「的快捷指令,以及給到能啟發用戶的更多其他精選文檔。在學習或辦公毫無頭緒的時候,思緒也許能從這樣一個小的知識點啟發開始,源源不斷地滾動下去。

比起AI代替人的「恐慌」,更多人認為,不具備AI工具思維的人,更容易落後於這個時代。但前提是,AI工具不僅高效好用,還得易用,人人皆可用。

當然上述這些功能背後,是基於文心一言大模型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發散的、收窄的,有想像力的、格式化的......創作這一需求本身,就無法被前置地預測。它考驗AI的「理解力」,好比當我說出,「試著寫一份XXX方案「,此時的我就像一個希望能被猜中的甲方,沒啥區別。

總的來說,大模型給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和驚喜。先是輔助編輯,「包圓」了累活,慢慢地,留給人用來創作的時間變多,再後來,它還能時不時給出一些好點子。大模型不斷進化,讓產品功得以越來越快的周期疊代。

當然,一種更好的情況,就是疊代中過往的優勢被保留了下來。百度文庫中大量優質的文庫資源得以利用起來,通過更新的技術,讓模型構建更精準、更細節、更智慧。當「脫胎」成為「一站式智能文檔平台」後,百度文庫重構了自己,也革新了「內容生產力」行業。

-廣告-

果殼商業科技傳播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399db413068c2a1a7b96a30c7fd88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