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香港回歸25周年,導演羅啟銳、作家倪匡相繼逝世……進入7月以來,不斷有事件勾動人們腦海中關於港片的回憶。
港片的黃金時代,當得起一句群星閃耀,佳作頻出。而在所有類型之中,又屬動作片最為突出。不僅製造出成龍、李連杰這樣的國際級功夫巨星,更在攝製技法上獨樹一幟,向全球電影工業輸出過經驗與人才。
進入21世紀,雖港片略有式微,但動作片仍是港片續航最久的類型,尤其是多次成為內地影市的暑期檔黑馬——2018年的《無雙》、2019年的《掃毒2》,以及2021年的《怒火·重案》。
這個暑期檔也不例外。既有韋家輝、劉青雲再搭檔,未映先熱的《神探大戰》,又有一部金像獎級班底的新片《烈探》網絡首發,登陸優酷「超級首映」獨播。影片片如其名,風格暴烈,令人夢回港式打戲的黃金時代。
港片靠什麼打得好看?在群眾對新武俠劇打戲牢騷滿腹的今天,解決這個問題顯得格外迫切。而許多人關心的港式動作片傳承問題,在《烈探》中或許也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港味從何而來
《烈探》是由唐人影視、優酷電影出品,香港新銳導演陳大利執導,鄧力奇擔任總監製及編劇,國際頂級動作指導谷垣健治擔任動作導演,任賢齊、陳瑤領銜主演,講述東南亞某國華人幹探張荼孤身追擊千里救子,最終與神秘女子欽貌蘇一同搗毀國際人販集團的故事。
仿若打不死的孤膽英雄,略帶官僚氣又不失人情味的上司(《烈探》中由李子雄飾演),守在大boss關前的冷麵高手,拳拳到肉的打鬥以及形形色色的冷兵器……都令網友直呼「一下子把我拉回小時候看香港動作電影的感覺」。
港味兒源自它的創造者。《烈探》的主創們雖然不是杜琪峰、甄子丹這種非影迷也多半聽過的港片人物,但與他們的一些經典警匪片、動作片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任賢齊作為人氣歌手,轉型演員的早期作品更多是金古武俠劇或者浪漫愛情片。自2004年的《大事件》起,他開始在警匪片中挑戰更複雜的角色,到2017年憑藉《樹大招風》得到金像獎提名。
而在任賢齊與銀河映像合作的5部影片中,鄧力奇參與了《意外》《逃出生天》2部,並憑藉《意外》榮獲亞太影展「最佳電影劇本」。陳大利在轉型嘗試導演之前,則作為編劇參與了整個《葉問》系列。他在早期的編劇生涯中便與鄧力奇相識,這次也是應鄧力奇之邀加入《烈探》項目。
「我們都想拿一些香港電影比較突出的類型——動作片、警匪片來嘗試發揮一下。」陳大利告訴硬糖君,而最終選擇任賢齊出演,也是基於想要「港片里出現過的一些演員」的考慮。此外,他們相信,《烈探》打戲之多、之硬核,於任賢齊也是前所未有的,能夠給他帶來一個全新的銀幕形象。
任賢齊居然在知天命之年轉型「打星」,硬糖君看片時也是全程拍大腿。而這份底氣一方面來自陳鄧二人在故事層面的默契,更來自影片的動作班底。
《烈探》的動作演員有許多來自袁家班、甄家班,動作導演谷垣健治與片中飾演反派坎代的喻亢更是甄家班元老,他們為影片注入了《殺破狼》《導火線》式的真實格鬥風格,也帶來了豐富的專業經驗。
在這一點上,任賢齊的感受更加直觀。拍攝前的訓練,讓動作「很深刻地變成身體記憶」,拍攝中動作組的精準配合,則確保他能夠在影片中呈現出令人叫絕的厲害身手。在片場與喻亢的接觸,更令任賢齊記憶猶新。
「他非常熱情,到劇組報道的時候,都還沒有他的戲,就到現場來看我們的動作,作為前輩,非常細心地去指導和示範。我一看他(身體)直接砸下去,就知道我遇到一個『硬茬』了。」任賢齊將那場戲形容為「打得天昏地暗,鼻青臉腫」,又像「對手之間的那種致敬」,所有人的全力以赴換來了精彩的動作場面。
當然,動作片想要好看,除了打戲做足,還有更多門道。比如說,與文戲的配合。「一場戲要打得『好看』,必須要從文戲去推動。」陳大利分享道,要讓觀眾對主角產生代入感,情緒隨之一路走高,到頂點的時候通過打鬥爆發出來,觀眾才會覺得很痛快。這是他在《葉問》系列中,從葉偉信導演身上學到的。
再比如,變化。類型要求一部動作片大概需要三場大打,兩到三場小打,《烈探》也不例外。而陳大利與谷垣健治在設計的時候,希望每場動作戲都有主題、有記憶點,讓觀眾記住一些動作或者道具,像是開場倉庫打戲的榴槤,中段酒吧打戲的酒瓶。
從情懷到創新
隨著歲月的流逝,觀眾對於港片的喜愛逐漸發酵為情懷。不過在陳大利看來,情懷雖好,但不可當作長期的依賴。
「觀眾對港片的情懷肯定是有幫助的,幫助在於給我們機會可以拍動作片。但如果我們拍的時候沒有想怎樣去進步,就浪費了這些機會。(所以)如果可以,在還有機會拍的時候要儘量多做一些嘗試,創作一些新的東西出來。」
事實上,港式動作片之所以在上個世紀長紅數十年,在世界範圍內打出名堂,不僅因為人才輩出、敬業搏命,更在於創作者們的變通。
上世紀70年代初,李小龍回港發展,帶來了戲曲舞台化打鬥之外的一套全新的風格理念。失去李小龍之後,袁和平、洪金寶、成龍探索出了「功夫喜劇」。再往後,徐克與程小東頻頻聯手,拍攝出一系列天馬行空的武俠片。
目前港式動作片流行的這種偏真實的打鬥風格,則是進入21世紀之後,在特效大片泛濫的背景下的一次突破。在《殺破狼》《導火線》等影片中,甄子丹全面融入了國際流行的混合格鬥潮流,應用了巴西柔術、拳擊、泰拳、摔跤等搏擊技術,摒棄老式武俠對飄逸、華麗的講究,以充分的實戰感令觀眾久違地感受到驚險刺激。
這一點也被《烈探》忠實繼承。「《烈探》剪出來很精彩,但實際上在拍攝現場,或者只看原素材的話,你們可能會覺得打得很狼狽。」陳大利笑道,「這種狼狽感就是真實感,不是強調哪一拳哪一腳,而是一個整體的混亂的感覺。」
那麼,《烈探》在新時代對於新意的追求又體現在何處?
首先,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是,任賢齊並非專業打星,「他不停地挨打,可能會好看過他不停地攻擊。」陳大利與谷垣健治將設計重點放在了防守上,為他加入了一個「擺架」的動作——雙手護頭,再伺機反擊,這可能是以往動作片里比較少見的。
其次,隨著港片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以及市場的變化,港式動作片人才早就進入了全球電影工業,或者以招收培育外國學員的方式,延續著這份影響力。《王牌特工》系列的動作指導布拉德利·詹姆斯·艾倫就是成家班的第四代成員。
谷垣健治在跟隨甄子丹多年後,回到日本通過《浪客劍心》系列成名,也探索出了自己的動作風格,比方說,充滿速度感的追逐。《烈探》里也有這樣一場戲,正反兩派分了四撥人在熱帶叢林中互相追逐尋找,情節與畫面呈現均是張力十足。
此外,陳大利在採訪中對首次出演警匪動作題材的陳瑤大加讚賞。她在片中飾演一名身世坎坷的女子,有許多逃亡、被打、糾結、哭泣的戲份。同時她也是男主尋子之路上的同伴,在男主陷入頹廢暴躁時,負責將他喚醒與安撫。
「我們不希望把女主角邊做一個花瓶,她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陳大利談到,「我們希望《烈探》不只是男性觀眾看的那種打鬥片。男女老少都會覺得這個戲好看,這是我期待看到的。」
流媒體,動作片新土壤?
放眼影史,動作片是類型電影中的一個大類,在減壓娛樂、宣洩情緒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華語電影中,動作片不僅有時裝動作片,還發展出了民族性、文化性極強的民國功夫片與古裝武俠片,對內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對外是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
優酷電影經典港片高清修復
不管從哪個角度講,觀眾都不會拋棄動作片。但這幾年,每出一部標榜武俠的劇集,慢鏡頭、轉圈圈的打戲就成為一次話題。再看大銀幕,超級英雄片在失去人氣角色與大銀幕加成之後,以特效堆砌的動作場面越來越難挑動觀眾神經。反而是《疾速追殺》這樣低成本起家,故事極簡、動作極致的系列得到了全球影迷的喜愛。
國內國外、大屏小屏,都體現出觀眾對於高質量動作戲的訴求、在動作戲審美上的復古,以及對真功夫的懷念與推崇。那麼,華語動作片復興的機會究竟在哪裡?
院線遭遇疫情衝擊,劇集市場女性觀眾占比更高,流量IP模式依然在運行,兩邊留給動作題材的空間都有限。越來越多動作片開始通過流媒體首發。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電影觀眾的性別比更加均衡,也是因為流媒體平台的內容需要精準匹配觀眾,快速吸引眼球,而動作片是比較符合這些要求的。
會員土壤的穩定,用戶對於精品化、專業化內容的強烈訴求,令流媒體首發內容的「配置」越來越高。優酷的「超級首映」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推出,致力於從視聽品質、主創陣容、題材特色、主題表達、文本創新等維度出發,為用戶甄選海內外精品內容,從內容創新和商業模式層面對電影業務第三增長點進行全新探索,讓創新、類型化、特色精品內容更順利地通往觀眾。
《烈探》強大的製作陣容、真實生猛的實戰打戲、濃厚的港片氣質,以及千里追擊救子的動作警匪類型,與「超級首映」對新精品的探索不謀而合,主創們也希望以這短短90分鐘帶給觀眾豐富的體驗。
凡是曾風靡一時之物,必不會真正沉寂,而只是在等待被喚醒。而那些把過去深受歡迎的東西在新技術、新媒介下重新干一遍的人,往往能收穫巨大紅利。這條內容法則屢試不爽,港式動作片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