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社交兩不誤 年輕人也有自己的「廣場舞」

2024-09-27   甬派

打匹克球的年輕人。

近幾年,從飛盤、徒步到騎行,小眾運動輪番掀起新的流行熱潮。他們追求個性化、碎片化的運動方式,以適應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節奏。正如老少咸宜且兼具社交屬性的「廣場舞」流行於民間,這些小眾運動方式,正成為這屆年輕人自己的「廣場舞」。

迷上新興運動年輕人健身方式多元化

球拍揮舞,塑料球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年輕的身影在網前來回穿梭,發球、接球,每一次擊球都伴隨著歡呼……

近段時間,在江北團區委舉辦的「青年夜校『浙青年·愛運動』專場」系列活動上,匹克球格外受歡迎。

這一「出圈」的小眾球類運動,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是一種典型的手持球拍的體育項目,簡單易學「門檻低」是匹克球的最大特點。

匹克球有效結合了網球、羽毛球、桌球等項目的特點,球既可落地,也能凌空擊打,節奏變化大、技術花樣多,趣味性強。

「第一次打匹克球,就感覺有點像是拿著一個大號的桌球拍在羽毛球場打網球,感覺這項運動比較容易上手。」剛剛接觸匹克球的寧波大學學生小馬表示,匹克球運動對「體育小白」特別友好,「我感覺這既能保證參與者獲得快樂的運動體驗,又提高了參與者的運動能力。」

輕器材、重體驗、高社交、低門檻。

近年來,年輕人的運動場景正悄然發生變化,越來越多像匹克球一樣具備多元化屬性的小眾項目走入大眾視野。

飛盤,率先「敲開」市場的大門。飛盤玩法多樣,也融合了多種運動的特色——

像籃球一樣不能「走步」,像足球一樣全場奔跑追逐,像橄欖球一樣衝擊得分區取分。

一場團隊飛盤較量,隊員要通過密切配合,完成跑位和傳接盤動作,既鍛鍊個人綜合運動素質,又考驗團隊配合能力。

溫女士接觸飛盤一年多,每周只要有空,都會和朋友們一起玩。在她看來,飛盤就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她說:「我是個很不愛運動的人,並且上學的時候體育成績也很差,但飛盤給我的感覺是沒有很高的門檻,玩飛盤也不限人數場地,一傳一接就能完成一次基本操作,對抗性低但趣味性強,所以我們都很喜歡。」

與此同時,年輕人健身的方式早已不局限於空間。

戴上VR眼鏡,以第一視角駕馭滑雪板,伴隨奇幻的寒風、音效,體驗飛越崇山峻岭的暢快;坐在划船機上,看著眼前虛擬仿真技術模擬出的大海、湖泊、河流場景,體會暢劃大江大河的樂趣……近年來,虛擬運動在國內方興未艾,把傳統體育的內容用虛擬的人機互動形式以及人工智慧等高科技手段呈現,打破了時間、場地和環境等因素的限制。

運動社交兩不誤

年輕人也有自己的「廣場舞」

參與者在不同的社群里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在他們看來,正如老少咸宜且兼具社交屬性的「廣場舞」,參與這些運動給大家帶來的情緒價值和社交價值,已經高於其運動價值。

「我是從海口來到寧波工作的,以前下班了基本上就躺在家裡點外賣、刷手機,有一次在社交平台上看了滑板班,就報名了,沒想到結交了一群好朋友。」今年26歲的姚女士是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老師,一直感覺滑板很酷的她,鼓起勇氣報了滑板班,每周會挑一兩天去練習。

「滑板這項運動需要從入門動作抓板、上板、轉向學起,剛開始不需要在專業的滑板場地練習,只要是塊空地就可以。等有一定的基礎,就可以練習炫酷的動作。」玩滑板兩三年來,除了感受這項街頭運動帶來「又燃又酷」的放鬆體驗,更重要的是,姚女士還結交了不少「板友」。

「我們有一個微信群,事先約定好玩滑板的地方,有空的人自行前往。每次玩滑板結束,我們還會一起找地方吃夜宵。」姚女士表示。

與姚女士類似,今年研究生畢業的小施就是衝著飛盤的「強社交」屬性而參與了這項運動。

「對於每天兩點一線的上班族來說,打一場飛盤就能認識不少新朋友,而且它不太會出現肢體衝撞,也有利於發展起良好的友誼。」小施表示,飛盤還能與「潮玩」掛鉤,「我玩飛盤的時候熱衷分享飛盤穿搭,飛盤盤面可以印上各種圖案,然後在社交平台上和大家分享。」

記者朱琳袁先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