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那個春節,我在商場裡慎重地挑選了一款羽絨服,儘管要600元,但是這件衣服它的厚重與溫暖深深吸引了我。雖然價格略高,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它。
七年來,無論嚴寒如何肆虐,這一件羽絨服始終如一地為我抵禦著寒風的侵襲,成為我冬日裡最貼心的守護者。
今年,寒風如舊,我又將它從衣櫃中取出,期待著它再次為我帶來溫暖。然而,當我穿著它走進辦公室時,卻遭遇了同事的嘲笑。
馮茹,我的同事,她新購入了一件乳白色的羽絨服,款式普通但價格不菲。她自豪地拍打著衣上的LOGO,問我認不認識這牌子。我搖了搖頭,真的不知道這個品牌是什麼。馮茹十分得意地告訴我,土老冒,這是國際大牌「大鵝」。
我驚訝地問及國際大牌「大鵝」的價格,恐怕要花兩三千元錢吧?她大笑著說:「兩三千?這只能買一個袖子!」
馮茹表示自己新購的大鵝原價一萬二三,但她以八千的高價購得。她說每當與老公去品牌折扣店時,總是能找到合適的價位。儘管價格高昂,但她並不在乎,因為她和家人都愛穿新衣,尤其是品牌貨。
看到馮茹穿著大鵝,在公司里十分得意地各處轉悠,我陷入了深思。事實上,她和丈夫的工資也並不算高,為了購買這些昂貴的品牌服飾,有時還需要刷信用卡。
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和馮茹的消費觀念有著天壤之別。對我來說,我不會盲目跟風購買昂貴的奢侈品。
看著自己身上的羽絨服時,我知道我已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這件羽絨服雖然不是什麼大牌,但它卻能為我帶來溫暖和舒適。
我會珍惜它,並且會繼續堅持自己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態度。對於那些普通人來說,為了追求品牌而打腫臉充胖子實在是沒有必要。
每個人的消費觀念不同,正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而我能接受的羽絨服價位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