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冬天,有位老師寫信鼓勵我:要成器先要沉住氣
原創作者|褚朝新
又是一年教師節之際,祝老師們健康平安,特別是十多年求學生涯里所有教過、關心過、幫助過我的老師們,節日快樂。今天推送舊文一篇,與一位老師有關。
1994年12月,復讀初三的上學期。當時,我屬於差生,100分的化學只能考10多分,因此1994年夏天沒參加中考,暑假後開始了復讀。張老師,在我剛開始復讀的時候短暫代了一段時間的物理課。
有一天,在課堂上被張老師點起來回答問題。當時,我的自行車剛剛被偷,情緒低落。那輛自行車是二哥給我的,八成新,對家境異常困難的我們來說,車被偷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得知此事後,張老師給我寫了一封信,還隨信給了我10塊錢。
信保留至今,字跡模糊但可辨認。
信的全文如下——
褚X:
看了你的信,我很難過,也能理解你的心情,更同情你的處境。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苦衷,我對這些深有體會。因為我本人讀書時家中的條件也很差,也經歷了多種困難和挫折。
我讀初中、高中是靠家裡借錢,上師專讀書時一部分靠家裡向親戚借,另一部分主要靠學校的助學金和自己搞家教,還有假期在外賺點錢。讀書的艱辛酸甜苦辣,我都嘗到了。
我現在就我切身體會告訴你,目前你讀書主要靠家裡,以後主要靠自己。人要沉得住氣,不管家裡情況如何,你只要能讀書就要盡力用心讀下去。家裡的情況你現在想管想操心也是無能為力,心有餘力不足,所以你擔心也是那回事不擔心也是那回事,倒不如安下心來搞學習,等你考出來今後長大了自然就有能力有辦法幫家裡分憂解難了。你說是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很複雜的,家庭的社會的都如此。你目前不要管這些,長大了自然會體會到、明白的
至於丟車一事,我問了校領導及其他班主任,他們說原來學生統一交了錢,所以丟車的學生可以有30元賠償,但現在均未賠償。所以你不必再等學校答覆,只能自己認命了。本想本周六同你一起去你家裡同你父親談談此事,讓家裡不要怪罪於你,無奈事先同別人約好有事走不開,所以我先給你10元錢,你周六不敢回家就不要回家,等下周三我再同你一起去你家了結此事,好嗎?若錢不夠用,可再找我。
記住:要成器必須先沉得住氣,不管遇到什麼挫折和打擊一定不要動搖讀書的決心和信心。
僅此,祝學習進步
2020年秋天,回鄉與同學聚會。中途出門上廁所,在大廳里遇到當年的校長和副校長,兩位老師都已經退休,在一起小酌。我認出了他們,過去敬酒並向他們打聽張老師的下落。結果他們都對這位張老師沒有印象,經過反覆回憶,他們一致認為張老師是當時在學校實習的師範生,在學校代課的時間很短,故大家都不記得。
尋找張老師這件事,還得繼續。
來源|衣者褚,版權歸原創作者褚朝新所有。
延伸閱讀:
【教育故事】
學生經常犯錯有啥好辦法
原創作者|郭龍飛(山西介休十中 )
有位班主任碰到本班兩名同學吵架,經常違紀,問我看是否有啥好辦法來解決學生問題?我想了想,我說其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能是幫助孩子們學會反思,然後靜待花開。
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反省可以讓我們找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反省可以讓我們找出自己的錯誤,從容的應對人生的挑戰和困難。我們今天教育一些問題比較多的學生,我覺得首先需要讓他們學會冷靜,他們一旦冷靜下來自然就會反思。我們切忌在學生衝動的時候讓他立馬就接受我們認為對的道理。有時候,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時間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還有的問題學生有時會來主動找我,他一直為自己的錯誤辯解,對此,我的處理方式就是耐心傾聽,並予以理解和同情。有的老師說,那個孩子明顯是在狡辯,為何你還相信他?說真的,如果放在以前,我肯定會批評他。但是現在,我覺得他們來找我,說明他們渴望變得更好,至少他還在乎老師對他的看法,所以即使他屢教不改,我依然不能給他判刑和定性,因為一旦我說出他「死豬不怕開水燙」之類的話,我覺得我也就關上了他進步和成長的大門。
面對問題學生經常犯錯,我以前慣於用教師權威壓制,但今年我開始丟掉戒尺,學著從孩子們成長的視角來看待教育。當然,我並非覺得我以前的壓制方式是應該譴責的。以前我用這種方式教育過的孩子現在幾乎都和我關係很好,對我非常感激,我也看到了他們長大後優秀的模樣。這些孩子他們都承認當初不理解我,罵我,現在終於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
我放棄採用教師權威壓制的方式並非由於它的育人方式效果不佳,而是從長遠來看,我們始終沒有讓孩子們心服口服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們只是迫於權威學會了暫時的忍讓。我相信未來的某一天他們可能會意識到老師說的是對的,但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們可能會一直憤憤不平,這其實不利於他們認識錯誤,迅速成長。
讓孩子反思也是有時間成本的。有的孩子一年內就幡然醒悟了,有的孩子畢業了才醒悟。但無論如何,我教會了我的學生成為一個愛反思的孩子,就像宋老師教給我寫反思一樣,我越寫反思越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越懂得以謙卑之心看人情世故。所以,就寫反思這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其實就足以影響他們的一生。
2023年9月10日
延伸閱讀:
請善待每位嚴厲的老師!善待老師,就是善待孩子的未來!
送給老師最好的禮物其實是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感動!張桂梅教師節致信青年教師,評論區留言讓人淚目
殷娟|教育故事:因垃圾袋而引發的心理問題事件
張桂梅:燃燈人生 | 聽,黨代表講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以目標為燈塔,用愛護航!
教育故事:我和學生二三事
教育故事:用寬容的心靜待花開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