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磨一把斷劍
有這麼一把衝鋒鎗,它的研發時間長達15年,最終成品也是問題百出,但是它經受住了實戰的考研,它就是79式衝鋒鎗。1965年8月,軍方提出要研發一款叢林環境下使用的衝鋒鎗,可惜當年研發環境惡劣,而且研發人員技術也略有不足,最終造出來一支樣槍之後,就停止研發了。一直到1970年,軍方再次要求研發一款偵察兵、炮兵、空降兵等特殊作戰部隊,以及公安人員可攜式的武器。此時這個項目又被翻出來了。
1971年到1972年,新型衝鋒鎗的樣槍再次打響,但是這次試槍問題相當多,當時出現的問題是卡殼、卡彈、主要零部件強度不夠。1974年樣槍改進之後,再次試驗,這一次依舊沒有通過試驗,1975年第三次進入靶場,但是依舊存在問題。1978年,新型衝鋒鎗第四次前往國家靶場,進行補充設計定型試驗,這一次終於順利通過。1979年9月25日,這支衝鋒鎗被輕武器定型委員會批准設計定型,正式命名為「1979年式7.62mm輕型衝鋒鎗」。
79式衝鋒鎗使用了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擊迴轉式閉鎖結構,這種結構有著安全可靠,射擊平穩等優勢,這把槍和54式衝鋒鎗一樣,都發射51式7.62mm手槍彈,所不同的是,54式衝鋒鎗採用彎彈匣,79式衝鋒鎗則採用直彈匣。79式衝鋒鎗使用的是可摺疊槍托。
問題一大堆,卻有意外優勢
在研發初期,對於這把衝鋒鎗最初的想法是性能超越54式衝鋒鎗,當時54式衝鋒鎗也是發射51式手槍彈,有效射程200m,但重量卻有3kg多,已經接近現代的步槍了。當時提出要搞1.8kg左右與54式同等威力的輕型衝鋒鎗。既要減輕重量,又要保證武器堅固耐用、性能可靠,在設計中遇到不少難題,主要問題是:拉機柄易斷裂,抽殼鉤抽殼不利,以及易卡彈等。這些問題經過技術攻關後逐一得到了解決。
但事實上,79式的設計並不能算成功,在軍中中少量裝備之後,就被85式衝鋒鎗取代,不過雖然沒有在軍隊中展現自己,警察部隊倒是接手了不少79式衝鋒鎗。但是在實際使用中,79式不斷暴露自身的缺陷,在面對常有自動武器的毒販時,79式表現得非常糟糕。所以武裝警察目前已基本淘汰79式,改用95式突擊步槍和97式防暴槍。由於79式火力強於手槍,而突擊步槍侵徹力過強容易導致附帶傷害,因此79式一直成為各地警察部門的突擊隊和巡邏隊的主要自動武器。而此時79的優點開始顯現,在室內戰鬥時,79極高的射速能快速壓制和擊斃敵人,狹窄的空間也很利於79發揮火力和活動。
當然這槍也不是沒有在戰場上的戰績,在對越作戰中,曾經有偵察兵部隊在使用79式衝鋒鎗執行任務時,幾秒內掃清一個越軍的帳篷,這也是79式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這次戰鬥也將79式衝鋒鎗的定位完美展現出來,以高射速的優勢,在短時間內迅速消滅近距離的、大群有生作戰力量,這是其他槍械並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