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文藝為建設中華民族新文化而奮鬥的征途上,2014年10月15日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是一座繼往開來的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新時代文化建設和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綱領性文獻,閃耀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真理光輝。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十周年之際,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回顧總結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的基本經驗,廣大文藝工作者滿懷信心擔負起光榮的使命,必將邁向更巍峨的高峰、描繪更壯美的風光、書寫更恢弘的氣象。
- 1955年秋,47歲的周立波整理行裝,從北京一路南下,舉家搬回老家湖南益陽清溪村。67年後,在這裡,中國作家協會啟動了「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兩項重大文學行動。圖為2022年8月1日拍攝的湖南省益陽市清溪村清溪廣場。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 人民需要文藝,文藝更需要人民。作品只有真正走到人民中間,真正抵達讀者、觀眾和聽眾,文藝的功能和價值才能充分彰顯。在人民的共鳴、回應和參與中,一個時代的藝術可能性才能無窮無盡地敞開。從創作生產到傳播接受、評價評論,新時代文藝的基本經驗就是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來自人民、為了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積極推動下,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成為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自覺追求。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現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線,在深化改革最前沿,在普通勞動者的生產生活中,到處都活躍著文藝工作者的身影。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向人民和生活學習,傾心書寫人民,傾力反映人民心聲,與人民一道前進成為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自覺追求。從一滴水看出江河的奔涌,從奔涌的江河感受一滴水的心意,在具體生動的形象中反映時代的潮流和現實的總體結構,這是新時代文藝重要的思想和藝術經驗。
新時代文藝的主角是人民。在文學、影視、繪畫、攝影中,我們與無數的「人」相遇,那些戰鬥者、勞動者、建設者和創造者,那些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人們,那些捍衛著內心的信念、執著追求善好人生的人們,他們是匯聚了無數具體的人的典型人物,他們所反映、所體現的無數人,就是創造歷史的偉大力量,就是人民。
新時代文藝的發展動力來自人民。這是文藝創造力極大奔涌、文藝生命力蓬勃的十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於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產品的需要和期待更加凸顯。回應著人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嚮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推動攀登藝術高峰作為新時代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音樂金鐘獎等一系列全國性文藝評獎中,一大批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脫穎而出,標誌著新時代文藝在攀登高峰道路上的進展和成就。總結和發揚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組織和推動文藝生產的成功經驗,中國文聯及所屬各協會依據各藝術門類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探索引導、支持、鼓勵精品創作的新機制新方法。中國作協的「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在文學創作生產傳播的全流程上搭建平台、定向施策,為精品湧現營造良好生態。
新時代文藝的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文化產品極大豐富、公共文化欣欣向榮、人民文化獲得感進一步增強的十年。中國文聯持續完善文藝志願服務長效機制,通過「送歡樂下基層」、「到人民中去」等活動,數百支文藝志願者服務隊把文藝送到基層,同時培訓數萬名文藝骨幹,為數百萬中小學生提供藝術指導和美育教育。順應現代傳播格局的變化,中國作協舉辦「中國文學盛典」等活動,把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帶到廣大的人群面前。文學與影視及其他藝術門類之間的轉化延伸有效放大了文藝創造的能量和效應,這一切有力促進了全體人民在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擔負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光榮使命,新時代文藝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推動文藝創作和文藝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做時代的「書記員」,先要真正成為「同時代人」,廣大作家藝術家要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從人民生活中提煉主題、內容、形式和風格,塑造富有時代氣息、體現時代精神的新人形象,推出更多具有充沛藝術感染力、說服力的精品力作,在回應人民的精神文化期待中達到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藝術高度。
更多精彩,詳見《求是》2024年第10期鐵凝同志文章《歌以詠志 星漢燦爛》
(策劃:魏天舒 審核:閆玉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0dffc922c12d327f9e5c06fdd5fa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