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折摺疊屏手機市場,在等一台「現象級產品」

2024-05-14     雷科技

2018年,柔宇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摺疊屏手機,開啟了手機形態的新時代。如今已是2024年,市面上各種配置、各種形態、各種價格的摺疊屏手機層出不窮,摺疊屏手機也逐漸成為整個手機市場的「重要成員」之一。

(圖片來源:柔宇官方)

不過比起堆料拉滿的橫折摺疊屏手機,小雷個人其實更喜歡豎折摺疊屏手機所帶來的新鮮感,小雷甚至認為豎折摺疊屏手機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要更大一些,在價格、實用性和顏值上都有較大的優勢。

(圖片來源:vivo官方)

但事實證明,市場似乎不怎麼認可豎折摺疊屏手機,早兩年做豎折摺疊屏手機做得最勤的vivo和OPPO先後暫停了該產品線的更新,一度讓小雷以為豎折摺疊屏手機市場是沒有未來的。

但是,就在近日有網友透露榮耀和小米都即將發布自家的首款豎折摺疊屏手機,華為也會繼續更新自家的Pocket系列。所以豎折摺疊屏手機,對於整個手機市場來說,到底是豐富產品線的好選手,還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呢?

豎折摺疊屏,不該被忽視

如今市面上存在的豎折摺疊屏手機都擁有普遍的優勢:它的重量比主流的直板旗艦要輕,在摺疊起來之後,還會變得更加的小巧,也更易於攜帶,十分適合女性和一些喜歡輕薄手感的用戶,可以說在重量控制這一塊,豎向摺疊屏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圖片來源:OPPO官方)

而且相比起橫折摺疊屏手機需要雙手打開使用,豎折摺疊屏開合的方式更符合人類自然的手指滑動方式,而且由於豎折摺疊屏在展開後的操作邏輯和主流直板手機完全一致,因此對於用戶來說幾乎沒有什麼上手門檻,不需要額外去適應和學習。

為了進一步方便用戶使用,很多廠商還會在其外屏上下功夫,不但將外屏的尺寸越做越大,而且還跟各種APP進行了聯動,例如在外屏上回微信、刷小紅書、養電子寵物等等。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製)

但作為普通消費者的小雷,其實對外屏越做越大,越做越誇張是有些難以理解的,原本豎折摺疊屏手機就是主打一個方便小巧,簡單易上手,而如今市面上大多數豎折摺疊屏手機卻越做越複雜,什麼3英寸外屏、圓形異形屏,有一種「強迫」用戶去使用外屏的感覺。

當然,小雷並不是說「外屏」有豐富的功能是一件壞事,比如在人流密集的地鐵上,你可以在「外屏」快速回復微信信息,也能刷一刷短視頻,或是看看小說,其實是非常舒服的使用體驗。

但這麼一來,豎折摺疊屏的意義就小了很多,原本這類產品的設計初衷就是集小巧易收納和直板手機於一體的新形態設備,但如果大多數場景都能通過外屏來完成的話,不如直接出一台螢幕只有三英寸大小的手機。

(圖片來源:OPPO官方)

這也是小雷認為近一年豎折摺疊屏市場沒能迎來多少新選手的原因之一,廠商也開始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在外屏上下功夫,用戶到底需不需要這麼一塊「實用性」拉滿的小螢幕。

摺疊屏手機之所以會有兩塊螢幕,是為了分擔內屏壓力並提升實用性,但如今外屏足夠豐富的功能,往往會讓人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非重點」上,這無疑是本末倒置。

豎折摺疊屏手機明明是更符合用戶使用習慣的新形態產品,對於廠商來說適配起來的難度也遠比橫折摺疊屏手機低不少,但為何突然就沒那麼火爆了呢?

除了當下豎折摺疊屏手機缺乏創新點外,小雷還認為其較低的定位和定價讓它相比橫折摺疊屏手機先天就缺少一定競爭力。

簡單舉個例子,華為的第一款摺疊屏手機Mate X,18000元的售價和比較「一般」的品控率並沒有影響它大賣,當時甚至還有不少黃牛將其的價格炒到三四萬元,但依舊擋不住消費者的熱情,可以說早期買摺疊屏手機的用戶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為了「面子」。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

可能有讀者會反駁,一台手機而已,還能自己漲臉不成?當然會有人為了面子買手機,或者說摺疊屏手機相比起主流的直板手機就是擁有額外的社交屬性,當你和朋友出門吃飯時,他看到你的摺疊屏手機時,都會十分好奇地詢問它好不好用,貴不貴,值不值得購買等等。

顯然對於摺疊屏手機來說,社交屬性才是最重要的。

而豎折摺疊屏手機正是吃了這個虧,由於產品形態沒有橫折摺疊屏手機那麼「高端大氣」,價格也比較「大眾化」,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裝不了X」。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

但這就意味著豎折摺疊屏手機真的沒有市場了嗎?當然不是,比起橫折摺疊屏手機,豎折摺疊屏手機最重要的任務是將摺疊屏手機的價格打下去,讓更多的用戶接觸並習慣使用摺疊屏手機。

因此在小雷看來,之後的豎折摺疊屏手機可能不會再像去年那樣,在配置和創新性上瘋狂內卷,而是考慮如何將豎折摺疊屏手機的價格做得更加親民,哪怕周邊配置有些許縮水,但能夠給消費者帶來足夠新穎的體驗,便足夠了。

摺疊屏手機正處在爆發的起點上,如果說前幾年摺疊屏主要的任務還是技術秀肌肉,那麼現在,就已經到了真刀真槍搶用戶的時候了。

豎折摺疊屏市場,還能迎來「現象級產品」嗎?

前文也曾提到,隨著OPPO和vivo都「停止」豎折摺疊屏手機產品線的更新,如今的豎折摺疊屏手機市場僅有華為和三星兩家,但也能明顯感覺到其熱度相比前兩年下降了不少,一方面是用戶對它的新鮮感下降了不少,另一方面則是豎折摺疊屏手機市場缺少一款「現象級產品」。

那麼,豎折摺疊屏手機的「現象級產品」應該符合哪些要求呢?在小雷看來,主要有三點。

第一,價格必須足夠親民,其實簡單掃視一下如今的豎折摺疊屏手機市場,不難發現絕多數的售價都在6000元左右,這個價格基本都能買一台頂級的直板旗艦,在配置和使用體驗上不會有絲毫的妥協。

(圖片來源:OPPO京東官方自營旗艦店)

而像努比亞和摩托羅拉這種將價格打到三四千元價位的是少之又少,而且受限於其在供應鏈上的話語權,這兩家廠商推出的幾款「親民」摺疊屏手機,在配置上是有些辣眼睛的,可以說是遠不如同價位的直板手機。因此推出一台配置合理且價格親民的豎折摺疊屏手機的重任,就落在了米OV華榮這幾家大廠商的身上;

第二,當今摺疊屏手機的幾項關鍵技術依舊算不上成熟,就以最重要的鉸鏈技術為例,各家廠商都推出了所謂的「自研鉸鏈」技術,但基本都是「有舍有得」的妥協技術,三星的U型鉸鏈雖然能降低手機的重量和厚度,但進灰的問題卻得不到解決、華為的水滴型鉸鏈能夠帶來更淺的摺痕,但可靠性相比U型鉸鏈又會下降不少,不夠的成熟的技術自然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誰也不希望自己大幾千上萬買回來的摺疊屏手機,使用壽命還沒有之前三四千買的普通手機長;

最後則是維修價格,OPPO Find N3 Flip光是更換一塊內屏的成本價就是2600元,哪怕是在保修期內也要支付1900元的更換費用。技術的可靠性與高售價相關聯之後,摺疊屏售後的隱性成本讓很多用戶踩坑之後就難以回坑。當一次維修就要付出幾乎一台新手機的價格時,很多用戶也就對摺疊屏也就望而卻步了。

(圖片來源:OPPO官方)

因此,不只是豎折摺疊屏手機,整個摺疊屏手機市場都在未能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前,都很難重現摺疊屏手機早期的輝煌,而這款現象級產品,在未來將由誰來推出,就得看廠商們的研發實力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0d383b0105eeb746446d56dcc8056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