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凶、煞、麻,喝起來特別霸道,這就是岩茶里的大桂皮肉桂?

2023-11-08     小陳茶事

原標題:濃、凶、煞、麻,喝起來特別霸道,這就是岩茶里的大桂皮肉桂?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桌之上,「大桂」、「大桂皮」、「絕對大桂風格」等形容詞。

在喝肉桂時,經常從眾人口中蹦出。

大桂皮肉桂,並非肉桂的新品種。

若是小葉肉桂、黃葉肉桂之類,從肉桂茶樹品種里自然栽培變異的品種,獨立區分出來,那就算了。

但大桂皮,遠遠談不上是什麼新品種,而是肉桂的一種風格。

尤指那些桂皮香辛銳突出,在一泡肉桂的蓋香、水香牢牢占據主打香型地位的岩茶肉桂。

桂味極顯,極具風格表現力。

喝岩茶時,喝多了那些桂皮香掩映在花香、果香之後的「小桂皮」後。

無意間,喝到一泡桂皮香轟轟烈烈,香氣極為辛銳突出的大桂皮,能讓人耳目一新,喝起來特別暢快過癮!

憑藉超強個性,大桂皮肉桂在茶桌上,天然就具有成為網紅岩茶的熱度。

每年還在試毛茶階段,茶農們碰到一、兩款「大桂皮」初露頭角的肉桂時,那可是打心底的高興。

因為,後期在賣茶時,不愁沒有賣點了。

《2》

做出一款大桂皮肉桂,是有前提的。

硬性前提之一,是看山場。

光照充足,日照時間稍長的一些的地方,岩茶肉桂「出香」。

不論桂皮香,還是花香,都會更彰顯一些。

因為,充足的日光浴,天然利好茶葉內部的芳香物質生成。

只要避免過分暴曬、灼曬,光照強弱適中,日照充足,能利於茶樹的光合作用積累。

開足馬力進行光合作用生產後,茶香肯定不用愁。

不論什麼品種,青葉生長期只要能多接觸柔和陽光,多曬一曬,對促進香氣生成都是有益的。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向陽」地帶的岩茶品種,也更能出香。

所以,種在岩上山場的肉桂,譬如,開山坪肉桂、貓兒石肉桂、霞濱岩肉桂、觀音岩肉桂、天心岩肉桂等,桂皮本香都能更彰顯。

此外,其他品種也一樣。

像鐵羅漢、梅占、瑞香、金牡丹等,概不例外。

種植山場地形相對開闊些的正岩鐵羅漢,自身品種與生而來的「當歸藥香」,犀利馥郁,持久不弱!

《3》

不過,哪怕是同一家做的肉桂。

山場料子相同,都是同一片地方采的。

做茶工藝水平也接近,都是自家制茶師傅做出來的,並且做茶技術還一年比一年熟練。

但很多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怪事。

明明今年試新茶,這批肉桂青葉原料,能做出特別純粹清晰的大桂皮風格。

來年繼續原班人馬,原樣操作,結果卻事與願違。

做出來的同款新茶,桂皮香與花香都有,甚至還微帶一些蜜味,但就是達不到「大桂皮」的程度,充其量只能算是「小桂皮」。

話說,這期間的差距,到底是什麼造成的?

排除制茶技術影響,根源還是因為光照與日曬時長。

只不過,這一回與山場環境無關。

而是受到了當年天氣影響。

產茶制茶,本身就是一項看天吃飯的農活。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茶不同。

2023、2022、2021、2020、2019等,每一年的天氣情況都不同。

是否有冬旱?早春是否多低溫寒潮?新梢生長期是晴天多還是雨天多?

這一系列的天氣因素,每一年都是不可控的。

所以,哪怕是同一款茶,每年做出來的細膩香氣、滋味不同,也不難理解。

如果說,一片肉桂恰好種植在地勢開闊,環境適宜的地方。

並且,進入四月後,在新梢生長期,一直是晴多雨少。

最關鍵的是,在這批茶採摘、攤晾、做青加工的那些天,也是多晴朗乾燥的好天氣,風向多北風與西風,空氣不潮濕。

那麼,在加工順利下,才能確保純純的「大桂皮」成型。

某種意義上,在這背後,既要做茶技術,也要天氣給力。

天時地利與人和,缺一不可。

《4》

鋪墊了這麼久,想必很多茶友開始心生嚮往。

照這麼看,大桂皮肉桂算是一種高檔茶?賣得比其它肉桂都要好?

岩茶肉桂的加工,能做到最好的程度,是不是就是這個「大桂皮」?

且慢,不能這麼想。

大桂皮也好,小桂皮也罷,還是曾經火過幾年的蜜桃香肉桂,它們都是勝在茶香足夠有個性。

落實到茶湯實力,還得看正岩坑澗茶。

按照武夷岩茶「重水求香」的傳統審美,湯感在前,香氣在後。

選茶評茶,茶味表現、湯感厚度、水香狀態才是重頭戲。

特色茶香個性在茶味實力面前,沒有競爭力。

談論起zui高端、有檔次的岩茶肉桂,最常被人舉例的不是大桂皮,而是牛欄坑肉桂。

「牛肉」,產自三坑兩澗頂級山場裡的牛欄坑。

作為典型坑澗類山場,牛欄坑的地形環境很具代表性。

兩旁是風化岩,坑底中間略寬,種在兩側岩壁下方的茶樹,能享受到潺潺的澗流水汽滋潤。

同時,長年累月不斷從風化岩上剝落下來的粉塵碎屑物,能讓茶地土壤保持疏鬆、透氣、富含養分的好狀態,奠定「岩韻」的生成。

最後,依據天然的坑澗地勢,牛欄坑內的環境是出了名的「半陰半曬」,日照時間不會太長。

種在坑內的茶樹,也不用擔心從早到晚一直被曬到,更符合茶樹喜陰、喜濕的生長天性。

體現在最終茶味上,牛欄坑肉桂作為坑澗肉桂的頂級代表,茶湯滋味無比醇厚稠滑。

論湯感厚度,能媲美正岩高叢水仙。

而茶香方面,雖然不像大桂皮肉桂那樣,桂皮香極度辛銳。

但勝在香氣表現力豐富,茶香清幽細長。

花香清雅、果香清晰、桂皮香在湯中更顯,此外還有包括蜜桃香、奶油香等個性香型的生成機會。

憑藉超強的茶味實力,以及茶香層次,才是促使「牛肉」在一眾岩茶肉桂里實力遙遙領先的關鍵!

《5》

對待大桂皮肉桂,要儘量公允來評價。

它只能代表一種制茶風格,並且是茶香風格。

這些年,大桂皮肉桂順勢走紅後,圈內也能看到不少亂象。

比如,虛名頂替。

將各種風味表現亂七八糟的劣質肉桂,定義成「大桂皮風格」,招搖過市。

最常見到的例子,就是將大桂皮肉桂的概念,解釋成喝起來茶味濃苦刺激,煞口明顯的的肉桂。

然後,順勢在做茶時,故意走水不走透,讓茶葉內部保留下「苦澀水」。

從而方便下一步的編故事,假冒充當。

但事實真相在一開始就解釋過了。

大桂皮風格的肉桂,不等於濃、凶、煞、麻等刺激性滋味。

而是側重桂皮香犀利,品種香凸顯的肉桂。

從茶香個性,到各式亂七八糟的負麵茶味,怎能隨意混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0c93a6725d30d4d6f458f250cce1b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