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1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縱觀李一諾的前半生,從科研到商業,從慈善到教育,她並不是單純追求事業的成功,更多的是挑戰自己,挖掘自己的潛能。
作者 | 暖春魚
來源 | 李砍柴
2020年12月,在《財富》雜誌「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女性(未來榜)」的榜單上,一個華裔女性的名字,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她,就是美女科學家顏寧的閨蜜李一諾。
兩人都曾在清華大學就讀生物學,並先後到美國留學讀博。
但李一諾並沒有像顏寧那樣,走向科研道路,反而從科學界跑到商業界發展。
她在全新的領域如魚得水,就連比爾·蓋茨都主動花年薪50萬美金請她幫自己投資。
事業一路高歌的同時,李一諾還抽空在4年里連生3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也能一把抓。
這樣的女人,實在彪悍!
01
李一諾小時候的生活經歷,為她日後的成就埋下了伏筆。
李一諾是山東人,母親李蓮娜原先在一家國營化工廠當工人。
由於李蓮娜聰明能幹,在單位推薦下,她被山東大學錄取。
大學畢業沒幾年就當上工廠的車間主任。
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李蓮娜爭取到公派去德國進修的機會,憑藉手上的新技術,成為工廠里第二個女總工程師。
李蓮娜在工作上打拚的樣子,深深印在一諾的腦海里,這也成為李一諾長大後不斷努力追求成功的榜樣。
她後來的工作處事也有點媽媽在事業上的影子。
然而,李一諾的父親對妻子的耀眼光芒嗤之以鼻,時常和李蓮娜爭吵不休。
在李一諾12歲那年,感情不合的父母協議離婚,她跟著母親生活。
此時,原本在化工廠身居要職的李蓮娜,因工作理念與工廠有所衝突憤而離職,並帶著女兒一諾搬離了工廠分配的房子。
家庭和事業的挫敗,沒有讓李蓮娜意志消沉。
為了生存,她賣過服裝、搞過批發,能賺到錢的活她都干過。
雖然生活比較拮据,但李一諾真想買的,母親對她從不吝嗇。
這也讓李一諾懂得,關注自己的感受更重要,她也不那麼在意金錢的得失。
但李蓮娜不是所有事情都會遷就女兒,她對李一諾的學習要求不亞於對自己的標準。
在一次考試中,李一諾只考了80多分,相比平時下降不少分數。
當她帶著試卷回家讓母親在上面簽字時,李蓮娜直接拒絕在上面簽字。
在李蓮娜看來,以李一諾的真實水平不止考80分,這是女兒粗心導致的,所以她不能簽字。
她要讓李一諾記住,凡事都要做到最好,否則後果需要自負。
當時,李一諾還不明白母親的用意,只覺得母親對自己太過嚴苛。
直到多年以後,進入社會的李一諾才懂得母親的良苦用心。
也正是有了李蓮娜的言傳身教,讓李一諾從自幼懂得一個道理:
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首先想到的是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生活中沒有過不去的坎,向前看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李一諾自小就明白,對於普通家庭而言,讀書是通往成功的敲門磚。
自己需要足夠優秀,才夠得到想要的生活。
1996年,李一諾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生物系。
大學畢業之際,出色的李一諾又得到美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繼而開啟了留學之旅。
02
求學之初,李一諾有著跟好朋友顏寧一樣的人生目標,要做一名對國家、對社會、乃至對全人類做出貢獻的科學家。
可久而久之,李一諾發現,真正的科研之路跟自己預想的完全不一樣,而且短期內並不能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此時,恰逢世界500強麥肯錫諮詢公司正在招人,看著誘人的高薪條件,李一諾決定投簡歷試試看。
雖然李一諾擁有生物學博士學位,但在麥肯錫公司看來,專業不對口。
好在,麥肯錫並沒有因此否定李一諾。
經過深入背調發現,李一諾在生物領域是個很出色的人才,綜合素質非常高,於是給她發了面試通知的郵件。
面試時,李一諾憑藉優秀的履歷和自信滿滿的魅力,被麥肯錫破格錄取,年薪11萬美金。
然而,跨行業發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作為初入職場的小白,李一諾一度陷入自我懷疑當中。
在麥肯錫的美國辦公室,李一諾是唯一一個中國人,既沒有商業背景,也沒有職場經驗。
其他同事都是MBA畢業,能對項目進行深入討論,看著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交流,李一諾只能坐在一邊靜靜旁聽,不敢出聲。
為了讓自己能儘快融入其中,李一諾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
在工作中,她邊干邊學,不懂就問。
為了看懂一份報告,做好一套方案,她經常在辦公室加班至深夜。
有一次,李一諾負責為公司承接的項目做一個複雜的數據模型。
為了把項目做好,她拿出當初搞科研時的勁頭兒,沒日沒夜的泡在辦公室里找資料、查數據,終於順利完成了任務。
公司一位以挑剔而聞名的德國領導,在看完項目書後,極力誇讚她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
這件事給了李一諾很大的鼓舞,也讓她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之後幾年裡,她慢慢摸索出工作經驗,從一個職場新人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項目經理。
2011年,經過6年的不懈奮鬥,李一諾如願晉升到麥肯錫全球合伙人的位置。
在打拚事業的同時,李一諾還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小家庭,4年里接連生了3個非常可愛的寶寶。
在世人看來,李一諾的事業家庭,堪稱圓滿。
然而,在很多時候,李一諾的內心充滿了無力感。
事業上,她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工作職位也已經達到了天花板級別。
李一諾需要的,是一個真正能夠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簡單的拿一份高薪。
就在迷茫之際,有人向李一諾拋來了橄欖枝。
03
2015年,李一諾收到了來自比爾·蓋茨基金會的邀約,對方還誠懇邀請她前往西雅圖與比爾蓋茨面談。
原來,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想聘請李一諾加入自己旗下的基金會。
之所以選擇李一諾,是因為麥肯錫公司的主業,就是幫助企業進行管理和規劃,而李一諾的工作能力在業內有口皆碑。
再加上她是一名中國人,對於開展中國地區的項目非常有利。
作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人生目標早已不是怎麼賺錢,而是如何用錢改變世界。
世上有一種因蚊子而引起的疾病叫做瘧疾,在一些相對發達的地區,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瘧疾,而在非洲等許多落後國家,瘧疾帶走了很多人的性命。
據網上資料顯示,全世界大概有30億人會受到瘧疾的威脅,每年因瘧疾而死亡的人數在50萬左右,其中大部分是5歲以下的兒童。
而全球每年對瘧疾的研究投入只有5億,對男性禿頂問題的研究投入有20億,兩者對比懸殊。
當比爾·蓋茨關注到這個世界難題時,他通過了解得知,貧窮國家的能力非常有限,光靠世界衛生組織是沒辦法挽救更多生命的。
比爾·蓋茨成立了基金會,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儘可能幫助需要的人們。
現在,他需要一名專業人士來幫自己,把錢花在刀刃上。
這次面談,幫助李一諾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她不僅知道了世界是有參差的,同時也認識到瘧疾對全人類的危害。
會談結束,李一諾回紐約直接辭去自己在麥肯錫的職位。
她放棄了年薪百萬美金的職位,降薪跳槽,以年薪50萬美金進入比爾蓋茨基金會。
李一諾這一操作,令所有人大吃一驚,這意味著她放棄了自己奮鬥多年才得來的商業資源,一切從頭再來。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允許自己選擇不同的人生,也允許自己有試錯的機會。
進入比爾蓋茨基金會後,李一諾擔任該基金會的中國區首席代表,帶領團隊時常奔走在不同國家,並致力解決中國及全球的健康發展領域等問題。
李一諾的職責雖然是替首富花錢做慈善,但做慈善多少錢都是不夠用的,她通過之前的工作渠道,幫基金會的項目找來很多企業贊助資金。
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李一諾在2016年被評為當年的「全球青年領袖」。
她希望通過這份有意義的工作,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也希望能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04
在加入比爾蓋茨團隊的第二年,因為工作原因,李一諾帶著全家回到中國北京生活。
在美國多年的李一諾回國後發現,中國的教育理念依然還是應試教育,孩子們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
雖然李一諾本身就是應試教育塑造的成功者,但是對於教育,她有著更深的感悟,和獨特的見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李一諾希望能夠在應試教育和國際教育之間,找到一條更加適合中國孩子的道路。
讓學生們不止是學會書本上的知識,還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世界文化和思考全球的問題。
為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李一諾又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離開比爾·蓋茨基金會。
她說,自己已然找到了人生的目標,餘生為此付出努力就好。
縱觀李一諾的前半生,從科研到商業,從慈善到教育,她並不是單純追求事業的成功,更多的是挑戰自己,挖掘自己的潛能。
正因李一諾從不給自己設限,不斷淬鍊,不斷提升,這才造就了她一路開掛的人生。
而她的好閨蜜顏寧,也在另一條賽道走出了別樣的遼闊,在科學領域達到了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或許,普通的我們不管怎麼努力,都成為不了李一諾和顏寧,但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慢慢成為更加閃閃發光的自己。
— THE END —
作者:暖春魚,本文選自李砍柴。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訂婚蛋糕被親戚一整個拿走」上熱搜:別讓血緣,成為負擔
容易焦慮的人都有一個不太健康的習慣
熱搜上的「關曉彤落淚」事件,讓2.8億人狠狠共情了
《梁啟超家書》:一個家庭最大的問題,就是把教育的順序搞錯了
北大醫學博士關於「心臟猝死」震撼演講,聞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