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麥黃苗,能挽救麼?怎麼救?什麼樣的麥田需要鎮壓?

2023-03-24     鋤禾園

原標題:春季小麥黃苗,能挽救麼?怎麼救?什麼樣的麥田需要鎮壓?

袁隆平院士曾說「糧食能帶動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說到糧食安全,就離不開增產增收。如何增產增收呢?擴大耕地面積不可取,已經不可能再憑空增加耕地面積了。那隻剩了另外一條路,就是提高畝產,提質增產這一條路了。

從50年代開始,通過化肥的運用、良種的推廣、保鮮劑和增長劑的使用,將主糧的產量大為提升。去年的秋季,一場罕見的秋汛就讓糧食豐收顯得異常來之不易。差不多3成的小麥,晚播種了15天。在耽誤一天就會影響一季的小麥生長期里,不但意味著將會迎來10年以來的最差苗情,還會因為推遲的半個月,而加大了種量和施肥量,如果再加人工以及其他成本的話,對種糧大戶來說,損失極大。

不過剛搶播沒有幾個月,在春節之後的山東河北河南等主麥區,很多農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地塊的小麥已經順利返青,綠油油的。可有些麥苗卻一片枯黃,這是咋回事呢?

主要是去年秋播時候,氣溫普遍偏高,這種偏高甚至一直持續到了11月,小麥長得挺旺。可11月底開始,氣溫突然下降,降溫幅度過大,讓小麥猝不及防,沒有經過充分抗寒鍛鍊的麥苗,降溫後的凍害就出現了。

那小麥出現黃苗,還能挽救麼?怎麼補救?

是能夠挽救的。首先需要查看土地中的麥苗情況,如果麥苗除了大片黃葉之外,還有綠葉,拔出一顆觀察麥苗根部,如果主根之外,還有新根,那麼麥苗的根系問題就不大。這樣的麥苗待天氣條件允許的時候,澆水和施肥後,是能夠恢復生長的。

那什麼樣的天氣條件是適合澆水的時機呢?

建議根據當地的天氣條件來決定澆水時機。一般不要早於3月20日。因為春季的天氣特點是,3月20日前,溫度高低起伏較大,在這時候澆水往往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如果遇到倒春寒,反而更加誘發麥苗的病蟲害和濕害,不利於春季分櫱。

春季的澆水和追肥時機相近,以施尿素為例,一畝地20斤就可以了。春季的麥苗施肥分兩次。一次施正在返青期,一次施在拔節期。在返青期以每畝20斤為標準,拔節期再追施尿素20斤就能夠滿足麥苗在整個從春季的生長需要了。當然,還要根據自己的土壤墒情、苗情,以及氣溫情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

另外,春季的麥田管理,還有一個要點是鎮壓。麥田的鎮壓,推薦參照「壓干不壓濕,壓虛不壓實」的做法。也就是經歷一個冬季,待地面完全解凍在之後,如果用腳使勁踩,地面很硬,那麼就不用鎮壓了。如果用腳踩,不用使勁就覺得地面很暄,就需要及時鎮壓了。

不論是及時澆水還是嚴格鎮壓,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土地減少跑墒,促進麥苗的根系恢復,讓麥苗早日返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0b24ded3dd385664c1cb3fa37412c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