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獨往,是一個人頂級的修行

2022-06-07     凌小麥

原標題:獨來獨往,是一個人頂級的修行

獨來獨往,是一個人頂級的修行

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

-01-

白落梅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雲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一個人獨處久了,就習慣了沉默;習慣了獨來獨往,就更加不願再去湊熱鬧。

歷經人情冷暖,不願再與旁人打交道,不理會外界的是是非非,不聽旁人的閒言碎語,獨處已經成為一種享受。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

人到中年,有一種人會漸漸退出各種圈子,遠離各種社交。因為他們明白維持無效社交,去融入無效社交的圈子,根本也沒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02-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時,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獨來獨往是一種性格,也是一種享受。能在獨處時將日子過得熠熠生輝的人,大抵有一個充盈而美滿的內心。

心若有了棲息的地方,哪裡都充滿陽光。

一個人不懂得獨處,往往說明不夠愛自己。因為真正愛自己的人,會去直面自己的內心。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不會刻意去迎合誰,和誰相處舒服就和誰處,怎麼開心就怎麼來。不需要考慮別人的人生,只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夠了。

就像周國平在書中寫的那樣: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也無需感到不安。

-03-

懂你的人,不需要你的解釋。大多數時刻,我們不必向別人解釋你自己。

作家馬德曾經說過:

「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我們在獨處中更能安心吸收知識,從而更好地修煉自己的內心,更高效快速地成長。」

古語有云:知我者謂我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曲高和寡無人能懂,不如沉默。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內心強大,不再逢人訴苦,既不想把自己的故事說給別人聽,也沒興趣了解別人的事情。

人生在世,冷暖自知。獨來獨往慣了,人也就變得不愛說話了,也習慣了沉默不語。

-04-

獨處,是一個人的強大,是一個人的清歡。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或許你感覺她不合群。但其實他們活得很真實,很清靜,很舒坦。這類人都比較安靜。表面看起來一個人很孤獨,其實內心很富足。

當人的狀態越簡單時,往往才會越幸福。獨來獨往,就是一個人的生活狀態,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喜歡獨來獨往,並非想保持與眾不同,而是在享受一個人的清歡。這樣的人能夠在喧囂的生活中聽取內心的聲音,始終保持一份清醒。

喜歡獨來獨往人,絕不會為了排解當下的寂寞和孤獨,去參加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和聚會。

你喜歡哪一類人,你就要去成為哪一類人。每個人都可以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若是相處舒服就在一起,相處不舒服就離得遠遠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08c24267c4f09c3aa368b730843ac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