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知道沙漠的那邊是什麼,其實沙漠的那邊是另一個沙漠。
—— 張國榮
「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2021年12月30日紀錄片《零點零一公分的距離》上映,影片中我們接收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黎耀輝和何寶榮互換了身份,何寶榮變成了黎耀輝,而真正的黎耀輝最終選擇了永遠的離開了何寶榮。
影片的後半部分,帶血的蘋果鏡頭以及真正的何寶榮一個人坐在黎耀輝曾經打工的酒吧門口,一個年輕人說:我知道你姓黎。何寶榮哭著說:那你錯了,我叫何寶榮。這也解釋了為什麼1997年版本的《春光乍泄》正片里,何寶榮抱著兩人的被褥失聲痛哭。
其實真正的結局並不僅僅如此,大家都知道《春光乍泄》是1997年上映的,所有演員在1996年抵達阿根廷開始進行拍攝,但1997年哥哥在香港有演唱會,所以提早的離開了劇組。王家衛想了很多結局:黎耀輝獨自一人去看了瀑布,生死不明,但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直到1999年發行的紀錄片《攝氏零度·春光再現》完全的解釋了一些我們困惑的故事線。
故事的發展有多個,一個是黎耀輝真的去世了,互換身份的何寶榮得知後傷心欲絕;一個是演員張震的出現,更像是年輕版的何寶榮,這也和正片《春光乍泄》有了呼應;還有一個結局就是,哥哥在離開劇組之後,王家衛想發展更多的故事線,也因此出現了關淑怡這個角色,並與黎耀輝有一段感情戲,只是這些到最後的正片里都剪掉了。
王家衛更像是做一個減法,這樣才有了我們看到的《春光乍泄》。但如果真想看懂這個故事,還要有《攝氏零度·春光再現》和《零點零一公分的距離》才能完全看懂。
「 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是哥哥在電影中經常說的一句台詞,如果我們讀懂這句話真的意義,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有很多可能性,我們的愛情、我們的生活、我們遇到的人與事,其實都有很多可能性。當你真的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後,你會發現,其實哥哥一直都是這樣的人。
「
不瘋魔不成活
哥哥一向都是人生入戲,戲如人生。在電影《金枝玉葉》里,他追求的只是愛情,不論性別,重要的是這個人是他深深愛著的,也正因此,當然他對毛舜筠說「如果你當年嫁給我,可能會改變我的一生。」 之後哥哥也當著毛舜筠對唐先生的八字評價的評價是:「我喜歡他,因為他好。」
電影《霸王別姬》上映之後,哥哥將這種『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表現的更為明顯。他曾經這麼評價虞姬:「我想虞姬即使自刎於劍下,那一刻,她亦是幸福的,對望的眸中,她看到生死相許的來世。所以無怨,也無遲疑。」 自打這之後,哥哥的每部電影就像專門為他量身定製一樣,他活成了電影里的人物,角色與他本人之間,很難分辨抽離。可以說哥哥就是程蝶衣,程蝶衣就是哥哥,也因此陳凱歌導演在知道哥哥去世的消息時說到:「難道他真的活成了程蝶衣……」
哥哥的一生都追求了極致的人生,他把極致做到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地步。很多人都知道哥哥的最後一部電影是《異度空間》,電影結局總是與現實如此的相似。十九年前的今天,他的終身一躍,留給了至今的我們太多不舍與遺憾。
「
求你在心中記住我
《明星》里歌詞的最後一句就是這句:求你在心中記住我。而哥哥作為明星的這一生,帶給我們的更多的像是一座人生的燈塔亦或是人生的座右銘般的存在,也正因此,過了十九年今天仍然有人守住了這份承諾,真的記住了他。
哥哥一生對於藝術領域的貢獻、對於提攜演藝界後輩、對於身邊摯友的關愛、對於愛情的從一而終,都讓我們無法不得不記住這位「明星」。他也對很多人說:「這個世界無論怎麼變,周圍的人,不管怎樣看我們,我們都要做最真實的自己。」 這個時代需要真實,更需要勇氣去真實,哥哥的一生告訴我們,無論生活還是愛情或是工作,真實兩個字到最後是最受用的。
十九年的思念,已經不像之前那樣無法自己,更多的是更希望自己好,希望愛的人好,希望你在天堂微笑的看著我們,我們一直都彼此承諾,要過好自己,這樣才能讓身邊的人過的更好。當自己過得很好的時候,遇到愛情要緊緊抓牢,因為可能這一抓就是一輩子……
畢竟你說過:「生命實在太短暫,所以一定要活得正面,積極。」
在今天,最好的方式去紀念哥哥就是聽著他的音樂,看著他的電影,追憶哥哥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哥哥,我們答應你,我們會像你唱的那樣:「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可會想起我。可會記得當年我的臉,曾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當你記起當年往事,你又會會如何,可會輕輕悽然嘆喟,懷念我在你心中,照耀過。我像那銀河星星,讓你默默愛過,更讓那柔柔光輝,為你解痛楚。當你見到光明星星,請你想,想起我,當你見到星河燦爛,求你在心中記住我……」
本文部分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如 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