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手記」反覆咳嗽,要當心這種不一樣的支氣管炎

2022-05-23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醫生手記」反覆咳嗽,要當心這種不一樣的支氣管炎

近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吳紅梅醫生收到患者朱先生髮來的信息,他說自己太高興了,折磨了幾個月的咳嗽完全沒有了,複查肺CT也明顯好轉了,感謝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他會堅持用藥,定期複查。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朱先生本是警務工作者,咳嗽好幾個月了,因工作太忙一直未當回事,後因為新冠疫情發生,又耽擱了一段時間。最近覺得咳嗽實在難受,忍不了才來醫院就診的。CT檢查結果讓朱先生自己嚇一跳:這不,兩肺全是瀰漫性小結節影!首診醫生以可疑肺結核把朱先生轉診至感染科門診,經查血結核感染T細胞、痰塗片檢查均陰性,遂收住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病房。

吳醫生接診時,明顯感覺到朱先生非常焦慮:擔心結核傳染同事及家人;擔心不是結核又會是其他什麼病呢?……憑藉經驗,吳醫生告知他目前沒有結核的依據,並立即將朱先生情況彙報了科主任關鍵和主診組朱明訓副主任,積極安排了肺功能、支氣管鏡、鼻竇CT等一系列檢查後,診斷為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按照指南給予了口服紅黴素治療後出院了。隨訪中,朱先生說,自己回家後嚴格遵醫囑服藥,治療效果非常好。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呼吸科與危重症醫學科關鍵主任介紹說,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是一種區別於其他細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的獨特疾病,原因未明。臨床上通常在40-50歲起病,男性稍多於女性,起病隱匿,初期表現為慢性咳嗽、大量痰液,後期表現為活動後呼吸困難,並呈進行性加重,通常合併有慢性鼻竇炎,在胸部CT上常可看到特徵性的小結節影。

目前,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主要是紅黴素長程治療,每天400-600mg,6個月後反應良好,建議繼續用至兩年。在引入紅黴素治療前,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的預後很差,患者常常死於呼吸衰竭,紅黴素治療後預後大有改善。紅黴素的治療機制不是抗感染作用,而是其對氣道上皮細胞和炎症細胞的作用。

正因為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不一樣的治療和預後,關鍵主任再次強調說:慢性咳嗽,一定要及時至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門診專科診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吳紅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0236c2b6842db1197e9a5693e6f69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