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按計劃,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將於11月4日返回東風著陸場。11月1日凌晨,著陸場區組織所有搜救力量展開最後一次全系統綜合演練。目前,各項準備已就緒,靜候神舟回家。
這次合練按照全系統、全狀態、全流程組織,全面模擬空中搜救、地面處置以及測量、通信等設備技術狀態和工作流程。進一步檢驗著陸場系統搜救回收任務組織能力、指揮能力以及綜合保障能力。
10月31日晚9時30分,地面搜救力量指揮車、搜索車、醫監醫救車、處置車等近百台車輛裝備,分多路向待命點機動。
11月1日凌晨,在接到落點坐標通報後,空中分隊5架直升機快速抵達,按程序進行相關處置。
神舟十八號搜救回收任務空中分隊衛國介紹,他們前期進行了多個場次的自訓和分練,進行了全要素1:1的空地聯合搜救演練,通過演練驗證達到了預期效果。因為是夜間搜救,現在屬於暗夜,對搜救有一定難度。人員一個是前期進行夜視儀飛行,還有機上的設備以及機上加裝的光電吊艙,可以用這些設備輔助進行快速地尋找飛船返回的軌跡。
凌晨2時許,地面分隊陸續抵達現場。針對回收任務中,著陸場複雜地形地貌、暗夜條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地面搜救分隊對東風著陸場周邊所有地形進行了勘察,全面摸清了著陸場地形地貌,確保夜間搜索救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孫利文介紹,這次合練整體比較順利,特別是各個系統人員的協同非常到位,空地第一時間到達以後,相互配合也非常正常。他們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好搜救任務。
按計劃,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將採用5圈(7.5小時)快速返回方案,經歷制動離軌、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開傘著陸等4個階段,整個返回著陸過程將耗時約50分鐘。目前,東風著陸場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具備執行搜救任務的條件。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11月1日出征
11月1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出征,奔赴南極。本次考察將歷時近7個月。
本次南極考察將主要開展南極秦嶺站配套設施設備建設任務,完成秦嶺站主體建築結構安裝收尾和內部裝修,科研棟、室外管線、通信基礎設施、污水處理系統、海水淡化系統、新能源微電網系統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調試工作,並首次開展越冬考察任務。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領隊王金輝介紹,在科考的過程中,他們會應用一些新的技術,比如水體環境,包括水文環境的時候,會應用到一些長時間序列的潛標,來獲得一些長周期數據,用於分析南極的底層水對全球海洋的相關的一些影響。
本次考察將歷時近7個月,預計於2025年5月返回國內。考察隊由來自國內80餘家單位的500餘人組成。本次考察任務將繼續由三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船從廣州出發,主要執行科學考察、人員運送和後勤補給任務;「永盛」號貨輪從江蘇張家港出發,主要承擔秦嶺站配套設施建設物資運送任務。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