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川鮮為人知秘道 白龍江進大草原出 超酷炫

2019-09-15     樂途旅遊網

一頓午餐 意外獲得秘道路徑

萬萬沒想到,甘南迭部與阿壩若爾蓋如此親密——兩家隔壁鄰居的界限就在扎尕那省道S313(迭部—若爾蓋)旁的白龍江。江北屬於迭部益哇鄉,迭山系,江南屬若爾蓋凍列鄉,岷山系。迭部縣政府所在的電尕鎮與若爾蓋縣熱爾鄉,隔江相望,距離也僅僅19公里。

去年9月,曾從隴南經迭部自駕走S313到若爾蓋降扎鄉—紅星鎮到花湖。當時S313在修路,到處坑窪,大車駛過,灰塵隱天蔽日。此次欲經阿壩境內到郎木寺,走蘭磨線到合作,按傳統經驗也只能硬著頭皮走S313「被折磨」。在舟曲巴寨溝景區內的雲澗冰泉廠里食堂吃午飯時,聽到我們翌日行程打算時,廠長「呵呵」一笑:「我是若爾蓋凍列鄉的。聽我的,降扎那邊全程開挖,路太爛,走我的家鄉凍列,路平而且風景非常好看,遊客不可能知道這條路,只有我們當地人曉得,幸好你們遇到了我……」廠長見我們一臉懵逼的樣子,馬上拿來筆和紙,畫給我們看——

過扎尕那景區後,走S313幾公里,看見一座橫跨白龍江的公路小橋立即左轉,過橋就是凍列鄉,然後順在這條獨一無二的鄉道,10公里後就到熱爾鄉,然後翻山越嶺30公里,就可直達花湖遊客中心!只是,這鄉道是單車道,路很窄,偶爾會車有點惱火……

雄闊壯觀的岷山一點點消失變身大草原

按照這位廠長的指點,我們駛入了隱匿於岷山、所有導航都沒有的這條秘道。這條路絕大部分是水泥路面,部分路段碎石,轎車均能通過,在熱爾鄉熱蓋村(鄉中心區),路邊有警示牌:嚴禁車輛進入——那個廠長曾提及過看到「嚴禁車輛進入」警示牌,別心虛,那是「豁」外地車的,可以過(豁,四川話,騙人的意思)。

迭部——若爾高S313(左邊)路過扎尕那景區分路口。

S313省道。過了「非洲豬瘟」檢查站,就是四川境內。

前面拐彎處不遠就是白龍江橋,左拐,進入凍列鄉。

從熱爾鄉熱蓋村起,幾十公里的山路,的確山高谷深,地勢陡峭,從海拔2400米穀底一直翻到海拔4200米的開闊草甸,竟把秦嶺西部的迭山余脈和岷山北部尾端的山脈一網打盡,到了海拔最高處,再往前走,隨著海拔慢慢降低,所有的山從視野中消失,眼前就是廣袤無垠的熱爾大草原。

若爾蓋凍列鄉——熱爾鄉鄉道,單行道,會車很困難。

若爾蓋熱爾鄉熱蓋村,也是熱爾鄉鄉政府所在地。

熱爾鄉鄉道路旁,有很多當地藏民石刻的藏地密碼。

鄉道路隔離墩上,堆滿當地藏民精神寄託的尼瑪堆。

熱爾鄉——若爾蓋縣鄉道車上隨手拍。

熱爾—若爾蓋。岷山最後余脈一瞥(車上隨手拍)。

熱爾—若爾蓋。岷山最後余脈一瞥(車上隨手拍)。

熱爾—若爾蓋。岷山最後余脈形成的峽谷一瞥(車上隨手拍)。

熱爾—若爾蓋。岷山最後余脈形成的峽谷一瞥(車上隨手拍)。

自駕這條鄉村路之所以銷魂,不是像川藏線318國道某段有多麼險峻雄奇的大山令人嘆為觀止,也不是像登高黃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人心曠神怡,甚至因為是單車道不能隨意停車拍攝令人激動的風光,而是身體明明在大山中逶迤盤旋,而眼睛看到的卻是「更喜岷山千里雪」的背影一點點消失,進而逐步被起伏不斷的高山草甸替代,然後過渡到廣袤無垠的大草原——這種地形地貌短時間大切換的畫風,觀感非常奇妙,完全就像觀賞3D版的「discovery」風光紀錄片!

隨著海拔不斷升高,岷山最後的余脈,山勢逐漸孤峰卓立。

岷山最後余脈,孤峰間經幡飄飄,頗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意境。

岷山與高山草甸結合部,高原氂牛成群出現(車上隨手拍)。

岷山與高山草甸結合部,高原氂牛成群出現(車上隨手拍)。

從這裡開始,岷山逐漸被高山草甸替代……(車上隨手拍)

熱爾鄉—若爾蓋縣鄉道海拔最高處:4200米。

熱爾大草原,即四川人習慣稱的熱爾大壩。熱爾,安多藏語中,「熱」指一種名為「熱」的經,「爾」指部隊。因當年吐蕃征服此地時,部隊出兵前念了一種名為「熱」的經,故此地被吐蕃取名為「熱爾」。這裡,不僅擁有僅次於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全國第二大草場、像花湖一樣美麗的許多海子,而且還有數不盡的天鵝、黑頸鶴、丹頂鶴、藏鴛鴦、紅嘴鷗、禿鷲、老鷹、旱獺、臭釉、狐狸、野兔……

岷山余脈與若爾蓋高山草甸結合部一瞥。

岷山余脈與若爾蓋高山草甸結合部一瞥。

岷山余脈與若爾蓋高山草甸結合部一瞥。

熱爾大壩對我而言,是那種左手摸右手的熟悉。這種無感蓋源於早些年在四川省地礦局工作,常從成都經紅原經熱爾大壩去若爾蓋降扎,因為那裡曾經駐紮了一支局屬探礦隊,幾十年在那裡奮戰,為國家勘探某戰略礦藏。

岷山余脈與若爾蓋高山草甸結合部一瞥。

那時的熱爾大壩,非常原始,除了牧民的氈房和氂牛&羊群,沒有任何人工痕跡。草原和天空,隨便你走到哪裡,沒有任何參照物,貌似都是複製粘貼,幾乎沒變化。草原上最獨特的,就是有一條90公里筆直的土質公路,貌似連在天邊,路上車輛罕見。偶爾有一輛車駛過,塵土飛揚,貌似蒸汽火車頭馱著濃煙奔跑,只是煙霧是黃褐色,遠遠望去,在寧靜廣袤的草原上,不啻為非常動感的景觀。

岷山余脈與若爾蓋高山草甸結合部一瞥。

工作之餘,常開著車到熱爾大壩大小海子(即現在的花湖)以及周邊縱橫交錯的小河裡釣魚。這哪是什麼釣魚——只有釣魚的動作,沒有釣魚的根本:魚鉤上沒有誘餌,魚竿一甩,魚鉤入水,瞬間魚竿就傳來力量感,魚竿用力一揚,至少半斤以上的一條魚就上岸,顧不得抽煙,草帽被風刮掉顧不得撿起來戴上,因為上魚的速度太快了!小半天,我們三人竟釣了200多斤魚!除單位上做菜用了一半,剩下的,開腸破肚串在一根鐵絲上晾曬,就兩天時間,就成為金黃的魚乾……

熱爾大草原一瞥。

熱爾大草原一瞥。

熱爾大草原一瞥。

熱爾大草原一瞥。

這次從迭部直接跨過白龍江經凍列翻山越嶺到熱爾,是第一次看到熱爾大草原的B面——階地與谷地相連,饅頭狀山丘與谷地相間排列,山丘丘頂渾圓,河流蛇曲發育。巍巍逶迤約500公里的岷山,在阿壩州松潘縣巋然矗立著海拔5588米的主峰雪寶頂,在阿壩州茂縣屹立著風景秀麗的九頂山,在都江堰更是越眾而出國家級AAAAA風景名勝青城山,但在這裡,卻成為孤立殘山和斷續隴崗,最後悲壯地與青藏高原廣袤谷地揮別,消失於熱當大壩以北……

岷山最後的孤立殘山和斷續隴崗一瞥(車上隨手拍)

岷山最後的孤立殘山和斷續隴崗一瞥(車上隨手拍)

甘川鮮為人知秘道 白龍江進大草原出 超酷炫

岷山最後的孤立殘山和斷續隴崗一瞥(車上隨手拍)

岷山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熱當大壩!

熱當大壩一瞥。

花湖變臉的速度也忒快了讓人驚愕

在若爾蓋取道G213蘭磨線到合作市,途徑若爾蓋花湖時,其變化著實讓我大吃一驚——去年9月底我才去過的花湖,其周邊已經完全徹底「滄海桑田」了——花湖旅遊區,去年9月前沒有「遊客中心」,只有G213旁一個略破爛的小房子作為售票處,售票處旁,是一枚僅能停幾十輛的停車場,小房子的門口有一欄杆,專人看守,禁止私家車進入,遊客只能從欄杆旁進入,坐景區的交通車到5公里外的花湖景區下車,然後圍繞棧道步行參觀遊覽;現在,在更遠離花湖景區的草原上,建起了偌大的遊客中心以及超大停車場;與遊客中心毗鄰的建築有兩個。一是剛冒出來的若爾蓋花湖大千世界——由310頂蒙古包組成的帳篷式酒店群,二是遊客集散廣場,購物和美食長廊相互交錯,很是氣派。草原腹地上,腳手架吊車林立,正在建設一個跨G213蘭磨線的人行天橋……

剛離開高山草甸進入草原,遠遠地就看見規模宏大的蒙古包建築

若爾蓋花湖新開張的遊客中心一角。

國道G213蘭磨線上正在建設中的人行天橋。

上網一查若爾蓋官網,原來過去的8個月期間,原本還算寧靜的熱爾大壩,動靜非常之大,煥然一新的花湖景區,今年5月中旬才對遊客開放。這個動靜就是若爾蓋去年10月起啟動了花湖申創國家4A級景區工程,花湖旅遊等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7910萬元。其中四川德陽市援建了1000萬,用於遊客接待中心、遊客集散廣場、人行天橋、公共廁所、停車場等設施建設。

國道213線路旁,各種民間藏家樂也建設了不少。

若爾蓋大草原,昔日的原始、寧靜的氛圍已經成為歷史……

若爾蓋大草原,昔日的原始、寧靜的氛圍已經成為歷史……

花湖屬於黃河水系,景區地處平坦狀高原,最高海拔3697米,最低海拔3422米。雖然景區變化幅度驚人,但對全國景區遊客中心遠離景區必須高價坐所謂觀光車套路的習慣性牴觸,導致興趣驟減,只在距離花湖上空大約三四公里的公路邊,放飛無人機瞄了幾眼花湖及其周邊。此間能看到熱爾大壩上三個相鄰的海子,最小的叫錯爾干,最大的叫錯熱哈,花湖是居中的那個。

空中鳥瞰若爾蓋花湖。

空中鳥瞰若爾蓋花湖。

雖然熱爾大壩當日看上去風和日麗,但也沒敢讓無人機飛太遠飛低點看得更真切,因為系統已經警告:風速太大,儘快返航——不敢飛低了,因為害怕被景區發現惹麻煩,你懂得。好吧,美麗的花湖,就此別過!

若爾蓋花湖遊客中心(右)和花湖大千世界(左)一瞥。

若爾蓋花湖大千世界一瞥。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若爾蓋草原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勒克兒 發布:2019.09.14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rAWN20BJleJMoPMnI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