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乍暖還寒。在「停課不停學」空中課堂進行階段,西安經開第一學校(西安經發學校)中小學藝術組網課教學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微課」作為空中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藝術課程的教學設計與信息技術融合,如何將音樂、美術與其它課程整合,讓和諧的視覺、聽覺感受提升學生對藝術課程學習的興趣與效果,3月18日,經開一校藝術組教師藉助線上教研,一起分享交流、共同探討微課製作的思路與技巧。
教研長主題分享
藝術組組長王永鋒老師主持教研活動。他從美術、音樂藝術特點引入,明確視覺和聽覺是兩個藝術學科的審美視角,強調藝術教學要傳遞「真、善、美」,落實立德樹人,以音美課程標準做為教學設計、微課製作、活動實施的依託,以美育人,凝聚全組智慧,用藝術點亮孩子生命。
備課長總結經驗
音美備課長瀋海濤、王亞靜、雲樂、王丹老師對近期網課教學及組內教師的教研活動進行了總結分享——課前備課組內積極研討統一教學內容,合理分工人人參與微課製作;課中指導學生有效完成藝術實踐活動;課後及時反饋學生成果,讓學生在有限的網絡授課時間內感受藝術的無限之美。備課組針對微課開展了反思研討活動,群策群力優化微課,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老師們除了課堂上的專注投入,還積極參與線上教學優秀案例的徵集活動,用實際行動追求個人專業成長。
微課作品分享
音樂學科
張欣娜老師分享了《西洋樂器之弓弦樂器》的製作思路與流程——從對搜索到的資料進行篩選和提煉,用格式工廠這個軟體將其演奏的視頻進行剪裁和截選並且轉換了視頻格式,以便於插入到ppt當中去。通過這節短小精悍的微課,讓學生明確地分辨了弓弦樂器的音色和模樣,了解他們在弦樂組中的重要地位。
張璐璐老師分享了微課《紅旗頌》的製作流程,從準備工作錄屏電影片段、圖片等素材,分段截取音樂、製作PPT、編寫解說詞、到最終利用有限的軟體完成錄製,上課期間所用教具有電腦和鋼琴本課通過演唱和欣賞,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體會、表達愛國之情。
美術學科
李佩老師的微課《我們身邊的痕跡》使用快剪輯,EV錄屏這兩種軟體製作,將生活中的不同肌理形象展示,微課版式精美,演示直觀到位,讓微型課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段勝美老師介紹了自己的微課《大嘴怪》的課程的四個階段——準備階段、創作階段、完成階段以及作品賞析,通過統一的版式,清晰的流程,首尾呼應的設計理念,展示了一節完整的微課作品。
音美教師代表交流研討
雲樂老師:四節完整的教學微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配上教師紮實的示範視頻,微課製作精細,層層深入,從文字、音樂到圖片素材,做到了和諧統一。
陳璽老師:四位老師的微課製作完整,語言規範,語言表述清晰,條理清楚,使我受益匪淺。
高敏老師:微課中的視頻、圖片和配樂效果搭配統一和諧,富有美感和意境,微課作品最終呈現效果清晰、完整、美觀,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授課內容。
屈紅軍老師:音美微課製作,能夠關注學情,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教師講解細緻,示範流程簡潔明了,層層引導,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藝術課程的樂趣。
「對話音美微課,探究網課教學」教研活動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應運而生,善於反思的經開一校藝術組團隊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精神,珍惜學校提供的平台,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在一次次教研活動中不斷成長,不斷超越。
在平凡的教研之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