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停運20年,超聲速客機的夢想是否還有望重現?

2023-03-29   看航空

原標題:「協和」停運20年,超聲速客機的夢想是否還有望重現?

自從54年前「協和」客機首飛成功後,對超聲速旅行的暢想,一直沒有真正離開民航運輸市場——儘管「協和」已經被珍藏在博物館,但只要全球經濟和政治條件允許,民航產業處於蓬勃發展階段,人們就永遠對「更快」飛行有著無盡的渴望。

「協和」飛機原型機

「協和」飛機的駕駛艙

1969年3月,「協和」飛機首飛,1970年,其最大速度突破馬赫數2。自此,紐約到巴黎的飛行時間被縮短至3.5小時,從巴黎至東京的飛行時間僅需7小時。

「協和」飛機在2000年7月25日發生墜毀事故。

從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到2003年退出民航市場,「協和」飛機商業運營的時間只維持了短短的28年。

從技術上來看,「協和」飛機的S型前緣結合雙三角翼設計,由計算機控制的可變發動機與電傳操縱發動機,再加上4台羅羅研發的奧林匹斯593型大推力渦噴發動機……出色的結構和 強勁的動力保障了其超聲速巡航能力。

但明星機型的聲譽,要以安全運行作為基礎。「協和」飛機先後發生了幾次重大事故,尤其是2000年7月25日、造成了113人死亡的墜機事故,極大 打擊了民眾對超聲速客機的信任度。

雖然事後調查表示,這起事故可能與另外一架DC-10客機在機場跑道掉落零件,扎破「協和」飛機的輪胎有關,但是「協和」自身也存在超載和輪胎設計缺陷等問題。

不論最終調查結果如何,市場已經對其喪失信心,2003年「協和」客機被永久停飛。

停放在博物館中的「協和」飛機

一些人認為,「協和」客機的停飛對於航空產業來說是一種倒退。在2003年,一些新聞評價稱:

「我們不再能夠以兩倍的聲速穿越大西洋,我們可能再也不會了。」

如今,全球各大民航製造商,在客機的設計上也日趨相似——現在,除了一些資深航空迷外,普通人眼中的客機幾乎都長得「一模一樣」。20年來,全球再也沒有「協和」飛機那樣別致而令人血脈僨張的大型客機出現了。

Overture飛機概念圖

不過近年來,有很多初創企業正致力於重現超聲速客機的輝煌,希望能夠在本世紀下半葉,讓乘客乘坐超聲速客機重返天空。

布姆超聲速

目前這款還在研發中的超聲速客機最大飛行速度 馬赫數1.7,低於當年「協和」飛機達到的2.04馬赫,不過據稱, 「序曲」一旦投入商業運營,其 票價將與目前客機商務艙票價持平。

但是2022年,布姆超聲速遇到了麻煩:此前答應為其提供發動機的羅羅公司拒絕續約:「已確定超聲速客機市場目前不是我們的優先事項」。

在經過多方尋求後,布姆超聲速開始聯合GE等多家發動機供應商重新研發航空發動機。

斯派克空天

而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的斯派克空天(Spike Aerospace)則專注於超聲速公務機的研發。

這款研發中的超聲速公務機採用無窗設計,但提供擁有全景視野的寬闊高清螢幕。其速度預計將達到1.6馬赫,其飛行噪聲要比「協和」飛機更低。

斯派克空天公司超聲速公務機內飾效果圖

噪聲問題作為民航飛機設計與運行中權重較高的因素,也是超聲速客機領域的重要指標之一。

只有更低的噪聲,才能在商業長途飛行中為乘客提供更舒適的環境。噪聲問題也涉及突破超聲速而帶來的聲爆。在20世紀60年代,由於「協和」飛機在試飛中震碎了居民家的玻璃窗,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均發布禁令,禁止商業航空器在陸地上空進行超聲速飛行——這一禁令至今都有效,「協和」客機也只能飛越海洋上空時進行超聲速巡航飛行。

布姆超聲速公司表示,其研發中的新型航空發動機,主要使用清潔能源。

此外,超聲速客機要重返天空,還會遇到新的阻力——環保問題。

根據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2022年的一項研究,乘坐超聲速噴氣式客機的每名乘客,平均消耗燃料是亞聲速飛機的7倍至9倍。

雖然布姆超聲速公司此前承諾使用清潔能源,但是目前清潔能源的成本是化石燃料的2倍到5倍。即使不考慮氣候變化問題,僅從成本上看,航空公司使用超聲速客機也要承擔巨額燃料費用。

當然,如果把目光放長遠,環保也好、噪聲也罷,這些都是能夠在技術上改進並解決的問題。對於航空業界而言,超聲速客機是否能夠回歸的根本原因在於市場心態和國際政經局勢。

相比「協和」客機出現的時代,雖然現在二戰的硝煙已經遠去很久,但國際上單邊主義盛行,抵制全球交流、科技進步的保守思想仍在蔓延,這樣的市場環境顯然不利於超聲速科技的運營。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或許很多人已經不在乎是否能選擇更快的飛機出行了。

排版:藍風

策劃 | 文案:積羽沉舟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羅羅退出後,失去發動機廠商支持的超聲速客機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