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小瞧二寶媽,這是她的「戰場」

2022-05-27     故事會

原標題:不能小瞧二寶媽,這是她的「戰場」

上海的一個小鎮這樣抗疫

新場抗疫先鋒榜(12)

這位自嘲「幹活絕對沒問題、死記死背學習啥可不行」的姑娘,說起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的整個經歷,幾乎很精準地記得每個時間點。

王雷,1987年出生,「二寶」媽媽,新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保科勞務派遣人員,2017年以來負責石筍居民區公共衛生相關工作。

疫情發生後,王雷迅速成為石筍居委會青年志願者隊伍的一員,「我幾乎沒有任何反應時間,就是大家常說的不加思索吧,覺得肯定必須上呀!我從2014年開始就和防保工作打交道,志願者可不分『編內』還是『編外』,這就是我的『戰場』。」

每根管子都需要耗費個把小時

3月29日,整個白天我就忙著帶領採樣醫生把28日在鎮成人學校採樣點上10人混檢出現異常的那幾個「管」,逐個完成單人單管復檢。

對於異常管,必須一個個對照身份信息,查清門牌號和聯繫方式,打電話,聯繫上門採樣。

因為當時全鎮都還沒有封控,不是按小區組織採樣的,所以1個異常管少則涉及分布在兩三個不同居村的人,多則涉及四五個居村。

醫生不是本鎮的,我必須帶路一家家找上門,平時我只對口石筍居委,仗著自己娘家住在新西村,對老新場地區的街巷還算熟,手裡揣著一把地址,馬不停蹄地趕路。

那天晚上六點多,剛回坦直社區的家,準備吃晚飯,接到電話了,還有異常混采管子需複查,我匆忙整理洗漱用品和換洗衣服,立刻趕回居委會。

那天之後就沒有回過坦直自己家了。

兩個孩子,兒子上兩年級,女兒上初二,只能由他(她)爸爸和奶奶照顧。我自己呢,過段時間就把髒衣服扔娘家,辛苦媽媽幫忙洗乾淨,再拿回居委會駐地替換。

40多天裡

總共協助了20多批次核酸採樣

從3月28日至今,40多天裡,我總共協助了20多批次的核酸採樣,有做全員的,有做重點人群的。

每次全員核酸篩查的具體開採時間,無法提前確定。因為要等著支援採樣的醫護到位,有時候是市裡調配的、有時候是外省增援的,他們非常辛苦,我們點位志願者儘量做好充分準備,幫助減少現場採樣時間,也降低居民風險。

即便這樣,有時候還會出狀況。

印象最深的是4月9日,傍晚四點半開採,半夜十一點還結束不了。那天晚上我又困又睡不好,第二天再繼續作戰。

而且每次「大白服」穿上身就必須堅持四五個小時、甚至六七個小時連續作戰,以致後來看到『大白服』就發怵,實在太悶熱了。

畢竟我對專業防保太清楚了,出沒在高風險環境,「大白服」就是自己標配防護裝備。

最感動的是居民「老爺叔」幫著一起喊樓

因為3月30日出現陽性病例,王雷和搭檔妹妹負責石筍一村主片區49個樓棟。

在長達10多天的時間裡按照「居民不動、『大白』動」的原則,由志願者設立戶外臨時採樣點,逐棟把居民叫出樓棟口就近採樣。

「我們發明的詞叫『喊樓』,一圈喊下來,到後來真的是喊破嗓子了。特別感動小區里有位『老爺叔』志願者,主動幫我們喊,一問他是1954年出生的,年紀不輕了,還這麼給力。男的中氣足,吼上一嗓子,效果好多了。」

而王雷自己的任務,則由「喊樓」升級到「跑樓」,她還負責協助對居民區範圍內封控樓棟、出院出艙人員單獨上門採樣。

「上門時除了協助掃碼,還要協助做好嚴格的環境消毒。」石筍居民區石筍二村、新藝路(雙號)別墅區等封控範圍的居民戶,也都由王雷負責協助採樣人員上門。

「有次從新藝路出來,路燈很暗,有隻黑狗叫得特別凶。我們加快速度『逃』出來,非常狼狽。」

疫情真是考驗人

逼著成功解鎖新技能

用王雷的話來說,核酸抗原檢測和物資接運發放,那就是志願者最基本的功課。

有時候上午剛忙完一場全員核酸檢測大戰,沒顧上吃飯就接到通知,物資來了!

最不敢耽擱的是蔬菜類,天氣熱,接運分發必須速戰速決。

一般先用大車運到小區門口,接下來就靠我們自己想辦法用三輪車一趟趟運到各個樓棟口。我和搭檔妹妹聯絡的這片每個樓棟少則10戶、多則18戶,遇到發放體積大的「泡貨」,來來回回要跑好幾趟。

我居然無師自通學會了騎三輪車,現在已經是熟練工。

到現在,王雷和搭檔妹妹不僅圓滿完成了分管片區政府下撥物資的發放,還把社會慈善捐贈的禮包為高齡孤寡獨居老人一一送上門。

志願者小夥伴說王雷還真能「逼」出來,為了帶著醫生趕時間上門做封控戶核酸採樣,當時只有輛手排檔「五菱」可就地利用,平時開慣自動檔小車的她居然迅速「溫習」手勢,妥妥帶著醫生出門完成任務。

我們是個彼此溫暖關心的戰鬥團隊

王雷始終「強調」,在石筍居委會,和她這樣每天一度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的青年志願者還有很多。

鎮「河長辦」下沉支持的志願者潘照君、陸偉強、唐克強、姜偉、陳思圓他們五人小組,每天四、五點要從單位辦公室趕來,大家都必須為了當天清晨的全員核酸篩查提前準備。

最初十幾天他們根本沒有熱水洗漱,據說男同胞為了把唯一的辦公室留給女同胞,乾脆蜷在自己的車后座將就睡覺。至少我們幾個還在居委會會議室擠住下來了。

大家還彼此切磋共享各種可以指引現場提速、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能,徐菊芬姐姐擅長設計表格,她自告奮勇負責各類制表,便於我們記錄匯總抗原發放、物資發放的數據。

最令王雷覺得「歡樂」的是,「那天實在覺得太累,嘆口氣說要靠『吃人參』才能撐下來了,沒想到第二天神奇地出現了人參粉,原來是徐立力書記翻出了『私藏』給大家加油。

「王雷」們,

吹響守滬者的集結號

而在石筍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徐立力看來,「像王雷這樣拿著編外人員有限的收入,非常時期以責無旁貸的勇氣參與抗疫服務的編內志願者,是我們一致認同的正能量。」

據他介紹,隨著疫情蔓延,社區提級管理後,主要採取硬隔離方式實施管控。王雷和石筍居民區這支由市、區、鎮不同單位下沉幹部和黨員志願者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共有170人左右,他們投身於居民區抗疫工作的各個關鍵崗位:設卡截源,居民保供,防疫科普,心理疏導等等。

尤其是在打響大上海保衛戰鬥的當下,圍繞進一步加強社會面管控和居民生活保障的新要求。

他們積極探尋網格化治理新模式「三不漏」,即:針對社區租房戶多、外來人口多的實際情況,通過電話溝通、入戶了解、動態管理、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確保排查管控「不漏一樓、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他們還堅持對居家隔離人員落實「三到位」制度,即:每天電話回訪,掌握動態信息;提供針對性貼心服務,解決生活所需。

王雷和她的志願者夥伴們,在上海疫情防控決戰決勝的最關鍵時刻,用青春熱血和樸素情懷吹響了守滬者集結號。

做好個人防護

疫情終會結束

加油上海

來源:浦東新區新場鎮疫情防控下沉幹部臨時黨委工作動態(編者:唐瓊 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f9b7105c62861371ba709f6af9e7f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