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發現夜郎國遺物,二千年前的「小丑」,原來說唱祖師爺是這樣

2023-09-17     樂玩日誌

原標題:貴州發現夜郎國遺物,二千年前的「小丑」,原來說唱祖師爺是這樣

「夜郎自大」這句成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

這最早是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上面的記載,「漢孰與我大?」漢使日:「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這就是「夜郎自大」成語典故的起源。

貴州是「夜郎故地」,是荊楚、南越、巴蜀和滇文化的碰撞之地,世居家美"耕田邑聚」的家園。

這次來到黔西南州的首府興義市,特意去了黔西南博物館,這裡面收藏了當地挖掘出土的夜郎國遺物。

其中東漢俳優俑,它是二千年前的「小丑」,原來說唱祖師爺是這樣,這個泥俑現在被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

它是東漢時期製造的(25年~220年)

泥俑文物高22厘米,寬14厘米

當時出土的地址是貴州興仁縣雨樟鎮交樂19號墓

俳優俑的身世

俳優俑又稱諧戲俑,其原型為古代「小丑」們的祖師爺。

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俳,戲也」:「優,饒也。」

清代段玉裁註解:「以其戲言之,謂之俳;以其樂言之,亦謂之優。

先泰時期,「徘」和「優」還是咯有區別,《徘2多在鄉野,「優」多在廟堂。

戰國時期,《俳優」合二為一,指演滑稽戲的藝人,表演風格詼諧,同時也展示樂舞說唱,供人取樂,故俗稱說唱俑。

可以看到,這個泥俑為泥質灰陶,男性,俑身粗矮,上長下短。

魋結束頂,頭園巾幘。

額上三道皺紋,擠眼挺鼻,

歪嘴吐舌,笑容豐滿,詼諧生動。

陶俑赤膊上身,年肩縮頸,雙乳、肚臍刻畫格外誇張。

右腿向後曲跪,褲腿飾園紋,光腳赤足。

不知為何動作,分析屬空手滑稽表演類。

同期展出的,還有東漢撫琴俑等等,都是非常生動的陶俑。作者正在演奏古箏。

可以看到夜郎國以前的古人,死後還是很重視的,會將生前自己珍愛的,像狗、雞、豬、牛等一些自家養的愛寵等,製作成陶俑,跟自己埋到一起。

這個就是墓主人生著的愛狗吧,看項子上還戴有項圈。

這個母雞背上,還有一隻小雞。

夜郎國時期的公雞,看它的雞冠都是挺高的。

還有這個看起來很惡的狗狗

這些夜郎國出土文物中,除了上面的雞、狗,豬,還有這種獨具東方特色的方形「魚稻共生田」陶模型。

從這裡可以看到,在二千多年前的夜郎國,已經有人種植水稻了,厲害吧!

接下來,就是廚子,正在製作魚,不是有臘魚還是啥,

換個角度再看看這個東漢的廚師

為重慶萬州出土的一樣,都是這類的陶俑

看這個跪俑人物頭戴有帽子,看出它不是漢族的,是不是也能說明,夜郎國當時的商貿活動很繁榮呢?

陶牛

好了,這次就分享到這裡,關注樂玩君,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f8947bdecf901eeaaab794730a957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