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象海散文丨相約白雲湖

2023-08-22     真言貞語

原標題:劉象海散文丨相約白雲湖

相約白雲湖

文/劉象海

白雲湖,湖水清澈,岸柳成行,荷花飄香,魚肥鴨壯而盛名。清代大文人李開先先生就有「白雲棹罷歸來晚」的詩句,足以證明這裡早已成為遊客的盛地。

白雲湖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早以前這裡是一片沃土,民富安康。有一天王母娘娘的三女兒私自下凡來到此地迷了路,她正碰上位好心的青年書生,其人姓張,兩人一見鍾情,便結為夫婦。不幾年生了一男一女日子過得十分快活。

有一天,大街上來了一個挑著擔子的賣油郎,大聲喊叫。一葫蘆半斤,兩葫蘆四兩,滿街的人都買油。這個買兩葫蘆,那個買兩葫蘆,都來買便宜油。這時,只有一個漂亮的婦女只買了一葫蘆並付了半斤的錢,轉身就要家走。這個賣油郎可不是個凡人,他是受玉帝之命下凡來找三女兒,他一眼就認出這個婦女就是。賣油郎便和這個婦女說某月某日某時辰你一定從家裡跑出來跑得越遠越好。幾天後的中午,玉帝的三女兒忽然想起了那個賣油郎對她叮嚀的話。她立即從家中快步跑出來奔向南方。她剛跑出村子不遠時,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天搖地動。不長時間這幾個村落一下子全沒有影了,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一個湖。

三女兒被天兵天將捉拿歸天,她的丈夫和兒女十分想念親人,不幾日便小命歸西天了。三人死後變成了柳樹不停地搖動。三女兒十分想念丈夫兒女,她變作一朵白雲經常在湖上飄來飄去。好多知情人知道她們互相懷念傳為佳話,有人就給這個湖取名「白雲湖」。

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是,這裡的確很美,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這裡已建起一個萬畝濕地公園,已成為濟南的一個旅遊勝地。它就像是一顆耀眼的明珠。

這裡的紅蓮最為出名。一千多畝的紅蓮在我國實屬罕見,它有著極強的遺傳作用,原產於黑龍江。它的花開時間長,粉紅色的花像是少女含羞的臉頰,香氣誘人。它出自於污泥而不染,品質高雅。每到盛夏湖面荷花盛開時引來好多的遊客讚不絕口。

十多年來,我每到荷花盛開時,都來此地觀湖賞荷。心中感到無限的快樂。今年盛夏我約了十幾位戰友要來白雲湖共做一個荷花夢。

盛夏的一天上午,我們這十幾位「69」式沂蒙派的老戰友共同約定在白雲湖一起相聚。上午不到十點,我第一個到達了目的地,並在荷花亭等候各位戰友的到來。這些戰友現在都已近七十來歲的老年人。歲月的時光,把我們這些人的臉上都刻上了年輪。頭髮都已斑白,當年生龍活虎的身影都已改變了模樣。我們這一代老兵唱著「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的歌走進了軍營,又走出了軍營。從軍營這所大學校走出來的人個個都是好樣的人。

回到農村,又有不少的戰友奔向新的崗位。在不同的工作崗位拼搏,都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克服了艱難困苦,建家立業,子孫滿堂。

我站在荷花亭上遠望著這裡風光心情激盪,又想起好多的軍營往事,想起老連長,指導員,排長,一個個模糊的身影也不知他們身在何方。哦!我在想有的老首長身體可能很好還健在,也有的已經已去見馬克思了吧……

我正在思索,一聲汽車的長笛聲打斷了我的思路,咔的一聲一輛轎車停下來。這是當年連隊的司號員小丁,他第一個來到這裡。下車後和我握手打招呼問好,其女兒倒車返回說定下午再來接他的爸爸。

當過兵的人時間都把得很準,不一會又有幾輛小轎車來到此地。嗬!我的約定戰友都按時到達了。一個個精神振奮喜氣洋洋互相握手、問好、交談。休息片刻,我們一起登上遊船向湖心游去,又返回原地。遊船激起浪花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怒放的紅蓮向我們這些老兵含笑點頭。綠油油茂密的蘆葦在微風的吹動下不斷地向我們打招呼,歡迎我們的到來。水中的魚打著挺,濺起的浪花飛到我們的身上感到很涼爽,一群在蘆葦中的飛鳥被遊船的馬達聲驚飛扑打著翅膀飛向空中,我們在船上好像是走進夢幻般的神奇,這裡是江南?不是!它又勝似江南!我們的心都醉了。

中午,我們十幾位戰友一起走進一個酒店。這裡客人很多,我們找了個單間。裡面的空調使人感到涼爽,服務員熱情地送來茶水倒上,拿出菜譜讓我們點菜。

不長時間一道道鮮美可口的菜擺滿了大圓桌。我拿出兩瓶地方產名酒「百脈泉豪情」,又拿出青島啤酒。我說「今天我們這些69式的老戰友聚一次真不易,咱們今天來個一醉方休」。大家共同舉杯,隨之開始打開了話匣子。

過去在軍營都喊小張小李的,如今都這麼大歲數了都開口叫老張老李了。

老丁站起來給大家敬酒,並介紹個人的經歷,他說我回鄉後任過村支部書記,後又去縣城經商,現在我們門頭房已有兩處,收入還不錯。

老羅說:「我復員回來沒想到我在部隊學的衛生員又有了進步,我經過高校的培訓已成為一個內科專家醫生,我退休後又在一個診所為民服務。」

老韓說,我回家後還是沾了改革開放的光,我三個兒子都買了車跑運輸,後來建起了一個運輸公司,年收入也不少。

老吳說我回農村後當了幾年的生產隊隊長,還在村委兼職,後來我承包了近百畝地,建起了十幾個大棚,又種了果樹,年收入也不少。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掏心窩子的話都感慨萬分。

酒過數句,我吟詩一首,題為《夢沂蒙》:歲月匆匆四十載,夢去沂蒙又歸來。岱崮山下是營盤,戰歌軍號盪心懷。沂蒙人民情似火,戰友五湖和四海。夕陽紅遍千秋照,壯志未酬更豪邁。小單間立刻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大家都說此詩真好,寫出了當年軍營的生活和當地老百姓的熱情。

酒足飯飽,我們走進了一個農業觀光園,這裡面的先進農業模式大家還是第一次見到。各種農作物生長擺脫了過去的農田模式,這裡有立體和地面交錯合理地利用空間。這對中國發展農業開闢了新的道路。

養鴨場裡的鴨子很多,一個個像是小精靈一般,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很是可愛,它們一旦跳入水中可真是游泳健將。我們爭先恐後地搶購鴨蛋,有的掏錢買得很多,當場送給戰友,也有帶回家去送親朋好友。

時間真快,夕陽西斜,一朵朵的白雲被染成了胭脂色,熾熱的陽光透過柳蔭不再那麼炎熱。傍晚的白雲湖更加美麗。

老丁掏出數位相機說:「大家排好咱來個合影。」叭叭叭連拍了好幾張。都知道即將分手各自回家的時間到了,遠處的汽車喇叭聲,越來越近,兒女們先後開車來接回自己的父親。我一個個拉著他們的手告訴他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我們明年這時再來相聚。熱淚送別了戰友,望著已遠去的汽車,心中還在念叨再見吧親愛的戰友!我們明年一定再來這裡相聚。

西邊的彩雲由胭脂紅變成了淡藍色,我才開著我的小寶馬三輪車說了聲:再見吧美麗的白雲湖。

(作於2016年8月)

【作者簡介】劉象海(男),筆名(網名):天馬。生於1947年7月5日,濟南市章丘區相公街道辦鳳林村民。初中文化,中共黨員,退伍軍人。1969年3月入伍,1973年3月退伍回原籍務農至今,在農村奮鬥後半生。本人自2014年秋,因腳部受傷,在病床上開始寫作,走進文學大門。2015年加入《清照文化》協會,同年月加入了山東散文學會。2019年初成為陽光國際文學社的一員。小說、散文、詩歌作品多次獲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f698464d7b7b02c6dd9e33cce8b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