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東淄博
一位白血病患兒的媽媽買了一條棉被
回家發現裡面裹著7400元錢
她隨後做出的決定
成就了一場「雙向奔赴」
感動了眾多網友
劉曉敏來自河南商丘
開著一家棉被工廠
12月19日,她帶著兩名業務員
在山東淄博擺攤賣棉被
21日,一位女士買了棉被不久後
帶著警察找過來,問她是否丟了東西
「這時我才知道
我放在棉被上的7400元貨款
被業務員不小心疊進了被裡
王女士從我這裡買走棉被
回家發現後主動報警給送回來了
我很感激
拿出一部分貨款要答謝她
但她不收
她說能送回來就不會要
如果要的話就不送回來了」
劉曉敏當天翻看王女士的朋友圈發現
王女士8歲的兒子患有白血病
目前正在治療,也急需用錢
「在這種情況下她還把錢給我送回來了
這種愛值得我傳遞下去
我就跟我老公商量
想把車上的棉被捐給她
老公也很支持」
捐了這些棉被如何變現是個問題
「淄博的愛心市民給了我信心
我決定進行棉被義賣
給王女士的孩子籌醫療費」
劉曉敏說,最近這幾天
當地一家公益機構為他們
提供了免費住宿
有志願者幫忙義賣
還有愛心市民送來吃的用的
「就連看門的大爺
也一大早起來幫我們點火暖車」
「我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劉曉敏說,截至目前
愛心棉被已賣出500多條
共賣了近6萬元
她已經把錢都給王女士轉過去了
王女士目前正在濟南
28日下午
她的孩子開始第十次化療
預計要住院半個月
說起自己拾金不昧的事情
王女士說
我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沒想到劉姐(劉曉敏)
能這樣幫助我和孩子
「劉姐已經幫助我們很多了
真的特別感謝
但我們擔心這件事給她帶來壓力
也不想過多去消費大家的愛心
希望這件事
能慢慢回歸平靜,順其自然」
劉曉敏說
她到淄博賣棉被
本是一次寒冬遠行
但感受到了很多溫暖
最後成了心甘情願的義賣
「雖然賣棉被的錢帶不回去
但帶回了滿滿的愛
我也想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寒冬雖冷,愛卻暖心
為這場「雙向奔赴」點贊
— 連結 —
商丘巾幗淄博街頭的善舉
冒著嚴寒,千里做生意,誰不為掙錢;孩子患重病,籌錢救命,誰能不要錢。面對從天而降的7000多元,急用錢的她不為所動,主動找到失主,物歸原主。挨餓受凍做生意的她,毅然決定義賣,將銷售所得的3萬多元全部捐獻……
睢陽區郭村鎮開被服廠的劉曉敏來到山東淄博做生意,員工不慎將裝有7000多元貨款的包卷進被子裡賣了出去。當地市民王女士買回被子後發現裡面藏了一個包,包里有著數千元現金,她立即撥打110報警,並和警察一起前來歸還錢包。劉曉敏十分感激,和王女士加了微信,才得知她的孩子身患重病,急需救命錢。劉曉敏決定進行義賣,把賣被子的錢全部捐獻給王女士的孩子治病。寒冬里一次遠行,成了一場跨越千里、連接豫魯的愛的雙向奔赴。
失而復得的錢包
12月25日,記者輾轉聯繫上了正在淄博打拚的劉曉敏,她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經過。12月19日,劉曉敏帶領兩名業務員拉著一車被子,來到淄博市張店區人民醫院附近街頭售賣。12月21日中午,業務員不小心將裝有貨款的包卷進被子裡一起出售了。不到一個小時,淄博市民王女士帶著兩名民警來到攤位前。直到民警上前詢問,劉曉敏才發現包不見了,包里裝有7000多元現金,還有一個帳本。
看到失而復得的錢包,劉曉敏感動之餘,當即拿出2000元錢以示感謝。但王女士堅決不收,並一再表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劉曉敏覺得過意不去,就加了王女士的微信,希望再找機會向她表示感謝。
加上微信後,劉曉敏通過王女士的朋友圈,發現她的孩子生了重病,正在接受治療,急需用錢,就更加被王女士拾金不昧的精神打動。她當即作出決定:一定竭盡全力幫王女士渡過難關。「等剩下的幾百床被子賣完,就將所有的銷售收入捐贈給王女士,或者直接將收款碼換成王女士的。」她說。隨後她將這一決定與王女士商量,但被謝絕了。無奈之下,劉曉敏到「掌中淄博」微信公眾號留言,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發聲,感謝王女士,也感謝淄博這座城市的真誠與熱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到王女士。
碰到別人有困難都要管
「感謝淄博給我的愛,感謝淄博給我一次代表河南商丘獻出愛的機會,我要為淄博做點事情,讓這個冬天充滿溫暖。在愛的路上,我不會缺席,祝孩子早日康復。」12月24日,劉曉敏在朋友圈裡這樣寫道。
記者了解到,劉曉敏能這樣做並非一時激動、感情用事,生活中的她就是一位有愛心、熱心公益的人,在辦好企業的同時,這些年來她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極為家鄉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捐款捐物。2021年7月,鄭州遭受特大暴雨災害,她及時捐款捐物。親朋好友以及員工等有需要幫助的,她總能挺身而出。劉曉敏說:「不管在哪兒,只要看到別人有困難,就忍不住關心和幫助。這事,就是放到商丘,我也不會袖手旁觀的。」
目前,王女士正帶著孩子在山東省立醫院接受第九次化療。12月25日,記者對她進行了電話採訪。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王女士家住張店區,她的家是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自從孩子生病後,她就辭掉了工作。最近天冷,她想去看看父母,順便買床被子送去,就發生了暖心的一幕。王女士的兒子小驛今年8歲,2022年10月份被確診為白血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情已經穩定。不幸的是,今年12月去醫院檢查又復發了。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已經借了30多萬元,據醫生估算,後續的治療大約還需要40萬元。
「儘管現在給孩子治病非常需要錢,需要幫助,但不是咱的東西咱肯定不能拿,這是做人的原則。」談到拾金不昧的事,王女士說。她告訴記者,其實這很微不足道,換了誰都會這麼做的。「劉姐這個人挺仗義的,非常感謝她。」談到劉曉敏,王女士非常感動。王女士說,這件事讓他們全家都很感動,也更有信心,一定會積極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劉曉敏的善舉也感動、溫暖著淄博這座城。淄博日報記者許洋和同事持續對此事進行了採訪報道。12月25日下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許洋說,商丘劉曉敏大姐的善舉這幾天一直吸引大家的關注。在淄博,正是她的善心才引發了一系列的暖心效應,並由此串起了一場全城愛心接力,真實演繹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真情故事。「我們都被劉大姐的這種大愛感動了,為她點贊,感謝她把商丘的愛帶到淄博,魯豫一家親。」他說。
一場愛的雙向奔赴
「一直都聽說淄博的燒烤很有名,城市很溫暖,淄博人特別好,前幾天我就帶著業務員過來了,沒想到真碰上了好人,淄博的確是一座特別有愛的城市。」劉曉敏說。她在家鄉開了一家被服加工廠,以往都是業務員跑銷售,由於今年市場不景氣,她就開車帶著業務員全國各地擺攤賣被子。
劉曉敏告訴記者,在淄博的這幾天裡,雖然天寒地凍,但她時時刻刻都被感動著、溫暖著。由於持續嚴寒低溫,她的柴油車打不著火了。12月22日,淄博日報記者來到劉曉敏賣被子的地方採訪了解到她遇到難題後,就熱心地幫她聯繫了修車師傅。「來我們山東都是客,放心吧,不幫你打著車我不走。」修車師傅的話讓困境中的劉曉敏倍感溫暖。得知了劉曉敏熱心助人的事跡,修車師傅費了一個小時修好車後,不但不收修車費,還買走了她兩床被子。王女士的丈夫得知劉曉敏的車打不著火後,為她送來了熱乎乎的飯菜。由於不熟悉當地情況,劉曉敏所選的位置客流量不大,銷售情況並不理想。王女士的丈夫就帶著劉曉敏和業務員到附近人流量相對多一些的商家新村附近售賣。
12月24日,在一位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淄博的義烏小商品城工作人員在一期南廣場給劉曉敏預留了位置,於是她就從商家新村附近轉移到義烏小商品城。在這場愛心接力活動中,得到了當地愛心人士、公益組織的參與和支持。12月23日晚,淄博微愛火種愛心公益團隊負責人王偉從朋友圈了解到這個情況後,第一時間組織公益團隊成員發起了認捐,共認捐了40條棉被。除了購買棉被,微愛火種愛心公益團隊的一名成員還將自己在張店區的一套閒置房子無償提供給劉曉敏和業務員居住。「房子是新的,還有暖氣,他們還細心地為我們準備了一次性用品,還有速凍食品、蔬菜、水果等。」12月25日下午,劉曉敏說。
因為怕夜裡汽車再次上凍,小區的保安大叔主動幫忙,冒著嚴寒,夜裡四次起來幫忙打車熱車。「早上我起來時,車已經發動著了,正在熱車,我特別感動。」劉曉敏說。
劉曉敏告訴記者,25日中午12點前,在愛心人士及當地媒體特別是淄博日報記者的幫助下,剩下的187床被子被一家愛心企業的負責人柳曉先生包圓了。「這些錢全部直接打到了王女士的收款碼上,一共有3萬多元。」劉曉敏說。劉曉敏告訴記者,她真沒想到,一次寒冬里的遠行,卻成了心甘情願的義賣,成了一次愛的雙向奔赴。「錢是不帶回去了,卻帶回了滿滿的愛。」談到這次淄博之行,談到這些天來的經歷與感受,她感動地說。
愛心義賣活動還在持續。12月26日上午,劉曉敏告訴記者,第一批愛心棉被已經賣完,考慮到孩子的治療費用還有很大缺口,她和家裡人商量一下,決定再次捐出600床被子,繼續義賣,幫助孩子籌集治療費用。第二批愛心被子已於12月26日中午送到淄博,愛心義賣繼續進行中。
豫魯人民一家親,寒冬無情人有情。商丘是好人之城,淄博是溫暖之城。劉曉敏和王女士愛的「雙向奔赴」,不僅溫暖了兩座城市,也讓這個冬天更有人情味兒。(《京九晚報》12月27日4版報道,商丘日報融媒體記者 吳海良)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