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和孟羽童,傲慢的資本家急了

2023-12-17     金牌輿情官

原標題:董宇輝和孟羽童,傲慢的資本家急了

:2023年接近尾聲了,萬萬沒想到,打工人自年中被李佳琦質問「有沒有努力」之後,年末又被資本家給教訓了,還是2次!

一次是董宇輝小作文歸屬事件後,東方甄選CEO孫東旭在直播間開會批評網友用「飯圈文化」裹挾董宇輝,隔著螢幕都感到窒息。

不過就在今日,東方甄選發了聲明免去了他的CEO職務,教育消費者的人終於也被「教育」了。

另一次是董明珠又給孟羽童送流量了,她在格力電器2023屆大學生入職儀式上怒斥孟羽童只想用格力平台當網紅,這才將她開除,還說「只想掙更多錢和行屍走肉沒區別」。

廣大網友:2023年12月,在網際網路被確診為「行屍走肉」。

雖然被罵挺不爽的,但在這兩場打工人與資本家的較量中,觀眾竟隱隱有種出氣的感覺,因為董宇輝和孟羽童的事件讓大家看到了打工人的強大影響力:一個98年的孟羽童,竟讓董明珠耿耿於懷到多次提及多次將其送上熱搜;而董宇輝小作文引發的東方甄選內訌事件,竟讓新東方市值蒸發超過60億港幣。

微博甚至有個話題,#網紅員工們給CEO上了一課#。不妨分析一下,為什麼現在打工人好像「站」起來了。

第一個原因是定位誤差。

明面上看,董明珠孟羽童、東方甄選董宇輝的矛盾是利益分配的問題,但產生這個矛盾的本質是公司對他們的身份定位有誤差。

說白了,孟羽童和董宇輝其實並不是普通的打工人,而是所謂的「網紅員工」。

孟羽童被董明珠選中當秘書後,一度被冠以「董明珠接班人」的稱號,董明珠為她造勢,帶著她上直播,孟羽童的名字也被在多個類目上註冊成了商標。

明眼人都知道,董明珠選擇孟羽童不僅僅是讓她當秘書,而是有將她打造成格力線上銷售的IP之一的意思。

(圖源遠川研究所)

幹著秘書+網紅主播的活,然而格力卻只給了她格力應屆大學生的工資(據說是5000)。當她的名氣和熱度足以讓她離開格力後獲得更豐厚的收入時,離開確實是早晚的事,這點李國慶也早就說過。

而董宇輝的情況有所不同,格力造就了孟羽童,但董宇輝卻是讓新東方重獲新生的引子。2022年6月9日,董宇輝播著播著忽然就火了,單日銷售額超過1500萬,是之前的7倍有餘。

董宇輝的出圈讓觀眾看到了還有這樣獨特的賣貨風格,此後東方甄選也接住了這潑天的富貴,但一直以來,董宇輝都可以說是東方甄選最重要的一個IP。

所以孟羽童和董宇輝能夠硬氣的本質原因是,他們自己已經是IP,獨立出來也能混的很好。如果公司認識到這一點,就會知道作為頭部網紅主播,拿高額收入是正常的,甚至很多公司就靠頭部主播吃飯,比如李佳琦、薇婭、小楊哥、辛巴等。

但顯然公司給孟羽童和董宇輝的定位還是普通打工人。所以格力沒給到孟羽童吸引人的薪資,即使孟羽童的火是格力平台一手造就的,那人家也不可能就拿著5000的月薪出賣自己的肖像、姓名,還一個人干2份活吧。

而董宇輝呢,正是因為東方甄選從上到下都沒有認識到,公司與董宇輝不是普通公司和普通員工的關係,而更像是MCN公司和頭部主播的關係。前者正是東方甄選的其他員工背刺董宇輝的原因,同樣都是打工人憑什麼董宇輝名利雙收,但認真想想董宇輝為東方甄選創造的價值與其收入根本不成正比。

羅永浩曾說很多公司其實是20%的人創造80%的利潤,但往往出來鬧事的也是那剩下的80%的人。這也就要求公司的管理層能夠在其中溝通調和,一方面要對網紅員工與普通員工做出區分,給到合理的報酬,另一方面也要平衡網紅員工與普通員工的關係,才不至於被自己人背刺。

第二個原因則是大眾的心態變了。

經濟下行,這已經不是一個努力就能成功的時代,與其關注遙遠的理想,大家更想過好眼前的生活。所以大家對於孟羽童和董宇輝,非常能共情,在工作中拒絕老闆的大餅,希望獲得切實的回報。在輿論的支持下,他們終於擁有了足夠與公司對抗的力量。

董宇輝的人氣和對東方甄選的作用毋庸置疑,有業內人士稱,董宇輝創造的銷售額占東方甄選的50%。

在此前,很多名人大咖如易中天、倪萍、馮唐去東方甄選直播間都明里暗裡地講故事告誡董宇輝,不要被資本利用,切忌功高蓋主,謹防公司卸磨殺驢。

所有人都看得清董宇輝的價值,客觀上董宇輝也確實重要。大家喜歡董宇輝,一方面是喜歡他的才華,另一方面是喜歡他的樸實與成名後的通透。私以為董宇輝其實不想離開東方甄選,只是環境好像逼著他走,羅永浩也多次力挺他,說他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

但公司出於長期發展的考慮,不敢過於依賴頭部主播,「去董宇輝化」這件事從去年就一直在說了,昨晚東方甄選打折賣貨然後說銷售額創新高,無非也是想表達:沒有董宇輝東方甄選依舊行。但董宇輝沒做錯什麼,他的每一次不爭,都讓他的形象更加高大。

這也是為什么小作文事件後,董宇輝可以回老家休息,但東方小孫卻需要出面道歉。風波發生後,東方甄選抖音帳號持續掉粉,董宇輝抖音粉絲不斷上漲。在消費者的「教育」下,東方甄選終於知道誰更重要了

孟羽童恰恰是董宇輝的反面,大功臣面對著被資本「卸磨殺驢」的危機,而孟羽童卻是擺了資本一道。不能說她的做法一定對,但她是一個典型職場人不被資本pua、反而利用資本讓自己越來越好的典型例子。

離職後,她利用在格力積累的流量成為了自媒體博主,小紅書內容質量也不錯,據傳年收入超過400萬。

離職後,她也沒有說格力什麼不是,而是去留學充實自己,面對董明珠的怒斥也只是說自己不方便回應。此後董明珠每一次再提到她,都會是為她增加流量,並且大公司與一個小小的女生對抗也顯得非常沒有格局,難以獲得群眾的支持。

董明珠為什麼對孟羽童耿耿於懷,無非就是覺得自己培養的人擺了自己一道,她想要王自如那樣「不看工資條」一心奉獻的員工,但孟羽童偏偏不是這樣的人,小姑娘清醒著呢,她還在小紅書教大家如何向上管理,不被領導PUA。

從孟羽童目前的狀態來看,別的不說,就顏值都比在格力時提升了好幾個度,看來不打工真的讓人神清氣爽。這也告訴了廣大打工人,其實得罪領導沒那麼可怕,只要心理足夠強大,得罪如董明珠這樣的大佬不也照樣能自在生活。

儘管孟羽童和董宇輝讓傲慢的資本家碰壁了,但這些事情鬧到最後,影響還是會落回到打工人身上。比如,如今直播平台「去頭部化」已成為共識,不將公司的聲譽與某一個員工綁定在一起。而其他公司再想捧紅某一個網紅員工的時候,必將會賦予更加嚴格的限制,簽署種種協議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資本不會學會對員工好一點,只會採取更加嚴格的手段控制,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董宇輝看似在「二選一」中獲得了短暫的成功,但這只是東方甄選向市場和輿論低頭的權宜之計,他的強大會讓資本更加忌憚他。這場風波後,他的路或許會更難走。是跟李佳琦一樣成為資本本身,還是成為下一個「孟羽童」,我們不得而知,且祝福他們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e84335245b3f9d37329b2f627a0b6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