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更積極地迎接氣候變化挑戰

2023-12-27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卷首語:更積極地迎接氣候變化挑戰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 《小康》雜誌社編輯部主任 劉彥華

全球氣溫上升幅度突破設定閾值正在加速到來。有科學家測算,要把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全世界的減排力度必須提高2倍,而要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則需要5倍的努力。

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於11月30日至12月13日在阿聯杜拜舉行。這場今年全球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國際氣候會議被寄予了厚望。

高溫熱浪、極寒速凍、暴雨颶風、旱澇急轉……近兩年,全球極端天氣災害多發,各項氣象紀錄頻頻被打破。尋找「元兇」,世界氣象組織將矛頭指向了氣候變化。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一致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2016年11月,《巴黎協定》正式生效,成為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

根據《巴黎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方式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然而,全球氣溫上升幅度突破設定閾值正在加速到來。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今年1月1日到9月30日,全球平均氣溫比迄今最溫暖年份(2016年)的同期氣溫高了0.05攝氏度;與工業化之前(1850至1900年)的平均氣溫相比,更是高出1.4攝氏度。其中,今年9月的高溫尤為反常。數據顯示,今年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1991至2020年的基準線高了0.93攝氏度,比工業化之前高了大約1.75攝氏度。也就是說,今年個別月份的氣溫上升幅度已經突破1.5攝氏度的閾值。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距離《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召開不到半個月的時候,全球平均氣溫還首次突破了另一個關鍵指標——11月17日,全球平均氣溫比1991年至2020年同期水平高出1.17攝氏度,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首次高出2攝氏度以上,升幅達2.06攝氏度。

雖說單個月份、單個日期的升溫變化,並不意味著我們將一直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界限,但這仍是一個需要警惕的跡象,採取大刀闊斧的氣候行動從未像現在這樣緊迫。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以「團結、行動、落實」為主題,圍繞全球盤點及減緩、適應、資金、損失損害、公正轉型等關鍵議題開展磋商與談判。最新消息顯示,本次峰會實現了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已有130個國家同意將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增加兩倍,將能源效率提高一倍,且50家石油公司同意到本世紀末減少甲烷排放量,將其甲烷強度降低約80-90%。與此同時,談判進展仍讓人擔憂,尤其在化石能源何去何從等關鍵議題上各方仍存在分歧。

有科學家測算,要把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全世界的減排力度必須提高2倍,而要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則需要5倍的努力。

任務繁重,時間緊迫,留給人們的時間已經不多。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3年12月下旬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e6bf2b785d9e79bd4f5373975fcbf3e.html